闫少华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文化多元化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已经成为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发展趋势。正如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所说:“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随着不同文化的多重交融与碰撞,各国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社会生活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在此大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研究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应对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文化”,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就总结了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有学者认为文化包含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的内容,并且将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大部分;有学者认为文化借助符号得以学习和传播,是知识和思想观念的形态,是人类精神生活、精神产品和精神制度的总和;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群体、社会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是在一定社会结构体系中的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它作为意识形态借助于意识和语言而存在,文化是人的对象化或对象的人化。
根据学者们对文化涵义的论述,可以把文化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由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等核心特质以及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内容所构成的领域。本文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上的文化,即与经济、政治相互关联,三者并立形成的,能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
学术界关于文化多元化的涵义也有多种理解。文化多元化意味着人们要用一种新的多元的思维方式去认识文化,要用宽容的心态来处理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文化多元化指的是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状态;有的学者认为文化多元化是指各民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多元文化对本民族的表层文化与核心文化影响作用并不相同,表层文化受的影响大,而核心文化受的影响较小;还有的学者认为,文化多元化是在坚持本社会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多种文化相互影响、包容、共同发展的态势。目前这一观点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同。
综上所述,文化多元化是在坚持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和互动,从而进行多层次并存、影响、交融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和趋势。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出于阶级统治需要必须以建立在其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文化为其主流文化。对此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流文化,资本主义国家以资产阶级文化为主流文化。在坚持主流文化前提下,允许包含不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多种文化相互接触、碰撞、比较、借鉴才能使自身文化适应世界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而外来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方文化,为此需要批判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正如邓小平所说:“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2]从西方优秀文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来说,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吸收和借鉴:
第一,科学活动过程中遵循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西方文化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因素。关于什么是科学精神,目前为止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人说科学精神就是科学家的素质,有人说是价值观念,也有人说是行为规范。总的来说,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关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实践和科学思想的价值理念。科学精神强调求真、求善、求美,这正是人类精神中最深层次的内在价值的体现。倡导科学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科学精神为指引,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类社会科学发展。
第二,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亦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是关于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思想或观念。西方人本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的中心,要尊重人的权利、关心人的需要,强调人权和人的社会平等地位。人本主义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不受外界侵犯,人的个性不应受压抑。人本主义尊重人的价值,认为人类创造历史,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都有自己的尊严与价值。人本主义还强调平等,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和权利。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对我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第三,在实践中奉行竞争精神。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不同主体进行矛盾斗争的一种活动形式,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中。西方人崇尚竞争,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海外扩张和资本掠夺一路走来。西方文化中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获得成功的竞争精神,对我们激励市场行为、发展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伴随西方的优秀文化而来的消极因素的冲击也不可轻视。正如龚书铎教授指出:“近代输入的西方文化并不都是精华,而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夹杂着大量腐朽性的糟粕,诸如弱肉强食的侵略理论、白人至上的种族论、欧洲中心论,以及西方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等等,传入我国有害无益。”[3]这些文化思潮中的消极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造成了冲击。
首先,消费主义思潮对人们消费观的影响。消费主义是一种将消费作为满足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是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追求无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消费主义思潮的观点包括:一是将消费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人生的意义就体现在消费带来的感官享受上;二是消费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即人们不应只满足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消费,而是更强调消费所蕴涵的符号价值;三是消费应超越理性思维的限制。认为消费行为不应受限于理性判断力和批判力,应当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自己的支付能力,通过借贷等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由上可知,消费主义是一种强调、追求和炫耀高消费,将消费与享乐视为人生最高目标和价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4]社会主义文化强调的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倡量入为出的消费观,而消费主义容易导致人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使人们过分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对社会利益的关注,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其次,个人主义思潮对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范畴和主流价值观。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与人会为自己的利益变成彼此都努力想毁灭或征服对方的仇敌。洛克、亚当·斯密等人提出了合理利己主义,也可称其为“合理个人主义”,它认为“利己主义是和那种纯粹的利己主义不同的,是一种宽厚的、自己克制的、只在对他人的爱中寻求满足的、健康的、与本性相协调的利己主义”。[5]后来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强调个人是目的,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严格限制,个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生活和处理财产,把个人主义发展成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在目的上主张个人本位,认为个人本身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国家只是个人实现价值的手段,法律和制度的存在意义是保障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上述西方个人主义的思想,虽然在追求个性发展和维护个人权利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对我们的意识形态、思想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文化都有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社会主流道德体系的冲击。极端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使个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忽视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容易导致人际关系冷漠、极端利己主义膨胀、个人主义盛行等伦理道德问题;二是使个人的社会价值理想失落。社会价值理想是个体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也是个体不断深化和完善自身存在方式的过程[6];而个人主义容易使人产生只追求个人发展的狭隘思想和行为,不能将社会价值理想与自我完善相结合,从而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后现代主义产生于对现代、现代性及现代主义的审视和反思,是一种西方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氛围。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反基础主义。西方传统哲学认为解释世界的工具就是具有真理性的“第一原理”。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哲学依靠某个“第一原理”来解释世界的方式和做法,而是用多元性反对统一性;第二,反本质主义。西方哲学认为事物存在着本质和现象的二元对立,本质是事物的内在属性,现象则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力求把握其本质;第三,反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表现出对理论主义的怀疑,在对理性主义的解构中表现出不确定性和多元化,认为理性思维方式不能使人的个性与创新性充分发挥,会压制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第四,反中心主义,即倡导摆脱事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人在实践过程中不再具备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主体地位,强调不存在所谓的认识主体,表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反主体反人类中心的无中心的态度。后现代主义在认识论上持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价值论上持多元主义、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容易使人政治立场模糊、政治信念缺乏和价值取向多元化,这不仅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了负面效应,而且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
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传统的价值体系正在消解,新的价值体系还未完全建立。文化多元化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的异质性、多样性、复杂性,这对我国传统的一元价值观产生了严重冲击。我们应该正视多元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文化交往与文化冲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恰当地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通过文化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文化多元化对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提出了挑战,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建设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选择。正如胡锦涛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昭示我们,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7]世界需要和谐,文化也不例外,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大力发展与杜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和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8]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存互补”,引入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化解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最佳方案之一。正因有文化的多样性才会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供借鉴,在相互渗透、参照中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
首先,建设和谐文化要反对文化多元化过程中的文化霸权和专制主义。在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交往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立自主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文化。
其次,建设和谐文化要注意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文化多元化实现了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不同文化之间既有相互交流、影响与合作,也存在冲突、摩擦与对立。要在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分的同时突出自己的个性。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要积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成分的侵蚀。在文化多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的腐朽因素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大量涌入其他弱势民族文化。如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色情暴力等。这些文化糟粕对弱势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对和谐文化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文化多元化过程中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消极文化积极地抵制和防范。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要以开放的全球意识对待文化多元化。罗伯森指出:“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也指对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强化。”[9]清醒的全球意识应该是全球化进程中每个个体所应该拥有的意识。参与文化多元化要防止排斥文化多元化,从而最终丧失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使各有特色和不同基础的文化和谐相处,从而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局面。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168.
[3]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7.8.
[4]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45.
[5]罗国杰.伦理学名词解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0.
[6]张慧敏.现代性境遇中个人主义与社会价值理想张力的哲学反思[J].济宁学院学报,2009,(4).
[7]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16.
[8]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N].人民日报,2006-10-24.
[9][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