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晋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医院中医科,湖北 武汉 430014)
荨麻疹是以风团为主的瘙痒性皮肤病,一般病情持续发作超过 6周或间断发作超过 3个月以上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许多患者多方求医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4-12—2007-11,笔者应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 48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 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 88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8例,男 26例,女 22例;年龄 23~55岁,平均 35.2岁;病程 10个月 ~8年,平均 4年。对照组 40例,男 23例,女 17例;年龄 22~54岁,平均 33.8岁;病程 8个月 ~7年,平均 3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在 2周内未用过其他抗组胺药、镇静剂及激素,排除哺乳期和妊娠期患者,无其他内脏疾病。中医辨证属阳虚血弱,风冷相乘型[2]。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给予附子理中汤加味,药物组成:黑附子(先煎)10 g,干姜 10g,党参 12 g,黄芪 15g,当归 12 g,白术 10g,防风 10 g,蝉蜕 10 g,地肤子 10 g,大枣 3枚,炙甘草 10 g,山楂 15g。日 1剂,水煎 2次取汁 300mL,分早晚 2次温服。
1.3.2 对照组 给予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J20040019)10mg,每日 1次口服。
1.3.3 疗程及其他 2组均治疗 10 d为 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服药期间均停服其他相关治疗药物;调顺七情,忌烦恼焦虑;饮食以清淡为主,忌海鲜、辛辣刺激之品。
1.4 疗效标准 痊愈:风团消退,瘙痒消失,临床体征消失,6个月未发作;显效:风团消退 70%以上,瘙痒基本消失,停药后偶有风团发作;好转:风团消退 30%以上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减轻;无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或风团消退不足 30%[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 48例,痊愈 34例(70.8%),显效 8例(16.7%),好转 5例(10.4%),无效1例(2.1%),总有效率 97.9%。对照组 40例,痊愈 16例(40.0%),显效 9例(22.5%),好转 8例(20.0%),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 8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 组复发情况 治疗组痊愈 34例,复发 8例,复发率 23.5%;对照组痊愈 16例,复发 11例,复发率 68.8%。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2 组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 40例,出现困意、乏力 2例,头痛 1例,食欲增加并伴体质量增加 1例。
荨麻疹属中医学瘾疹范畴,总由禀赋不耐,可因食物、药物、生物制品、病灶感染、肠寄生虫病而发作,或因精神因素、外界寒冷刺激等因素诱发,为本虚标实之证。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多属阳虚、血虚,其起病仅表现出气虚或兼有湿热,通过治疗使气虚得以恢复,湿热清除后,阳虚本质才逐渐显现。经中医辨证属阳虚血弱,风寒外袭,凝滞经脉肌表,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可补肾阳生脾土,脾阳振则生化旺,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血行瘀散,血行风自灭,瘙痒自除。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疹是因对某种物质或某种刺激因素过敏,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或其他介质引起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4]。同时也提出自身免疫机制参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观点。
附子理中汤加味方中黑附子温肾助阳,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干姜温运中焦,并可降低附子毒性,附子、干姜同用温阳祛寒之功倍增,共为主药;辅以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扶正;当归、大枣、山楂养血活血祛风;佐以防风、蝉蜕、地肤子祛风止痒;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温阳益气、养血祛风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理中丸及其变化方附子理中丸具有调节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调整机体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2]。其中,甘草中最重要的有效成份之一甘草酸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为甘草酸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5]。黄芪具有促进免疫功能、促进干扰素产生和保护骨髓、肾上腺、肝脏功能等作用[6]。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7.
[2] 巩昌镇,刘一凡.理中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231,294.
[3] 陈园桃.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366.
[4] 常春霞.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 47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4):576-577.
[5] 郝飞.甘草酸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1,12(8):500-501.
[6] 刘宏胜.免疫增强剂 -贞芪扶正胶囊[J].中草药,1999,30(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