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纯 周正平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凭借语言知识已经不足以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得体的交流。近些年,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及教师认识到了文化输入在英语,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文化能力作为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得到恰当的培养。
人们对文化学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期。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学者及教师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提倡把文化教学纳入外语教学的早期活动中,Sweet、Lado、Hall、Brooks 等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进入七十年代后,随着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兴起及应用,文化教学的地位逐渐被大多数外语工作者及学习者认可。在此期间,Nostrand 等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对今天的文化教学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如:Norstrand(1974)提出的文化分析模式“Emergent Model”,使外语教师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对文化内容理解得更清楚,把握得更细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得更加充分,同时,很多学者意识到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学者们对如何将文化融入外语教学都作了更深刻的探讨和研究。这一时期,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讲习班、实验课等活动在美国和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开展。人们对文化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且在英美等国家,文化教学已在教学大纲中得到明确的说明和规定。在中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很多外语工作者已经逐步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几十年来,众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文化与外语教学的研究,创造了丰硕的成果。例如:胡文仲(1998),邓炎昌、刘润清(邓&刘,1989)等所做的重要研究,推动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发展。
然而当下国内的文化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我们在学习外国文化时的态度过于小心谨慎,习惯于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对目的语文化片面地了解,无法窥其全貌。第二,与英美等国相比,我国的研究缺乏规模性和系统性,与教学实践脱节。第三,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更注重英美等国文化的导入,忽视了本国文化的学习。学生对本族文化了解的匮乏,同样不利于其进行交流。最后,尽管教学大纲中已经提出将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但是,文化教学的具体目标、内容、导入方法、测试等仍未做出明确规定。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及文化能力水平,笔者对山东某学院二年级非专业英语学习者进行了抽样测试。受试者共四十名,学习英语八年,来自不同的院系,均未参加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本次测试后,将参加该校的期末考试,因此,将其语言测试结果与此次社会文化能力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果:
1.被调查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水平明显低于语言能力水平(文化能力水平的平均成绩43.5,低于语言的平均成绩75.75,两相比较,t 值为-11.21)。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文化导入是很有必要的。
2.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水平与语言能力水平基本上是不相关的(相关系数r 值是0.002)。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文化能力和语言能力分别培养,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进行文化教学是很必要的。
3.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而语言能力的发展则相对均衡些(文化测试标准差是16.8781;语言测试标准差是9.4455)。其语言能力水平的差异明显弱于文化能力水平的差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笔者在这里强调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大纲中未能明确规定文化教学的具体目标,文化导入的内容,以及合适的教材等。这就导致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根据个人兴趣,随意地而非系统地进行文化导入,不利于学生对文化知识做全面系统的了解,阻碍了其文化能力的均衡发展。第二,合理地对学生文化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测试的体系仍需创建和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考试所涉及的内容,而文化内容在目前的各种英语测试中鲜有体现,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学习更多地依赖于其自觉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平均文化能力水平的提高。
4.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教学的必要及重要性,并且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学习文化的目的是开阔视野,了解世界。这些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学习抱有正确的态度。
5.同时,调查也反映了大多数学生对目前的文化教学并不十分满意,他们渴望教师导入更多的文化知识,使用蕴含丰富文化信息的教材,和开设更多的有关文化的课程。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渴望教师传授更多的文化知识,然而,由于大学英语的学习时间有限,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比较繁重,教师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的各种教学技巧和活动进行文化教学。
Gudykunst和Hammer 提出了两种教学方法:说教式的知识传授法(didactic approach)与体验探索式的教学方法(experiential approach)。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及应用能力。而这两种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1.说教式的知识传授法
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合于课文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们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对文化背景获得一个全面和直接的了解。这种直接的传授方法可以用于各种文化知识的讲解,如:政治特点、地理特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表现为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所谓的“文化旁白(cultural asides)”就是对文化信息的直接介绍。
2.体验探索式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使之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习文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文化的差异。这些活动包括:创造真实自由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体会英美学生的学习氛围、思考方式,在英语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课堂报告,报告内容可以限定为文化方面的,如餐桌礼仪、问候方式、赞美拒绝方式等,学生可以采用演讲、对话、微型剧等形式完成报告,通过不同内容,不同表现形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主动性,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文化内容;角色扮演,这一活动尤其适合听说课堂。教师可以在新生入学时举办一次中西文化知识竞赛,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注意将文化的学习融入到今后的语言学习中。大二时可以举办第二次,以督促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学英语结课时,举办第三次,评估学生们两年的学习成果,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终身文化意识。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得教师能够更方便,有效地进行文化教学。学生们通过广播节目,幻灯,电影等,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目的文化,能够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言语行为、日常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学功能,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能力。
[1]Nostrand,H.L.1974.Empathy for a second culture:Motivations and techniques.In G.A.Jarvis,ed.Responding to New Realities.Skokie,IL:National Textbook,pp.263-32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1.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1998.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见:胡文仲编.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475-477.
[6]王振亚.社会文化测试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