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庸之道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①

2010-04-05 18:06班晓娜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中庸劳动者

班晓娜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基于中庸之道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①

班晓娜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庸之道蕴涵的人生哲理博大精深,在企业劳动关系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把中庸之道应用到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符合当今中国企业发展的潮流。企业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最大限度的避免劳资纠纷,必须在实践中将中庸之道与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思想融会贯通。

中庸之道;企业劳动关系;儒家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劳动关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就业而结成的雇佣关系。企业劳动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利益关系,企业管理者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企业的劳动者追求个人福利最大化和工资待遇最大化。显而易见,企业的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和劳动者追求的目标未能一致,在一定意义上,两者因追求各自目标而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经常发生劳资纠纷也就在所难免,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影响,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同时,政府也应对企业劳动关系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立法和监督。

中国目前的企业劳动关系尚存在诸多问题,如劳动合同尚未能普遍签订,集体谈判机制未能普遍建立,部分企业管理者法律意识不强,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劳动关系的立法尚未完善等。在某资源产业企业的劳动关系调查中发现,有1/3的劳动者对 《劳动合同法》了解很少, 24.7%的职工工资有被拖欠的行为,有 61.3%的劳动者认为企业一旦解除劳动合同,将不能对劳动者补偿或者补偿很少,有 74.2%的劳动者认为本企业没有进行过工资的集体谈判制度,有20.4%的劳动者认为企业经常有劳动纠纷。另外,企业的管理者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容易钻法律和管理漏洞,违法成本过低,主观上容易倾向于违法。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性,独断专行和陈旧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劳动关系混乱,在对私人企业劳动关系的调查发现,有 53.10%的劳动者认为企业主有延长工作时间,不按法定甚至不支付员工加班费的行为,25.8%的劳动者认为企业主有体罚、侮辱员工等行为,29.3%的劳动者认为企业主不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有 13%的劳动者认为企业主禁止员工成立工会、老乡会等类似组织。

针对以上出现的劳动关系问题,中国在2008年 1月 1日出台了《劳动合同法》[1],进一步从法制上规范了企业的劳动关系。而后,《劳动合同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解决了企业与劳动者的部分纠纷,但仍未能从根本上化解双方的矛盾,在实际中侵害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及人身伤害的事件仍有发生。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劳动纠纷等劳动关系不和谐问题,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受到各方关注。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将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重要的课题,各种理论和思想被积极引入并诠释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理论最初是由西方已经成型的研究理论引入我国,我国在企业改革过程中确实也借鉴了西方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协调了企业劳动关系,并起到了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但是,中国的企业劳动关系根植于中国特殊的土壤中,更具有本国特色,因此,在进行探讨如何改进中国的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更应该深入挖掘中国本土文化的根源,用本土文化来重新诠释和构造新的劳动关系管理,可能更适合我们探讨中国本土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方法,这种本土文化的根源即是儒家文化及其核心思想“中庸之道”。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几千年,它蕴涵的哲学之道和为人处世之本,起到了规范社会风俗、促进人际关系和加深彼此信任的作用。中庸之道是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它作为历代圣贤相传的道统谱系,它的哲学思想,对人们处理各种关系具有导向作用,尤其是对处理现代企业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远在 2500年以前,孔子就强调了“礼”的重要性,“礼”创造和谐并使许多人能靠有限的资源在有限的区域内共同生活。可以想象,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协调各种劳动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有益于企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也有益于构建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模式。因此,企业应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思想,通过建立中庸之道的价值观,在实践中形成内外部都认同的企业管理文化,最终可以达到建立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目标。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更是传统文化的延伸与传承。以人为本、中庸之道这种和谐的思想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符合当今企业发展的潮流。企业中的劳动者要实现个人福利的最大化,企业中的个人要实现自身的进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目标的最大化,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使劳动者身心有所安,使劳动者的福利和企业的利益都能有所实现,必须要走中庸之道。如果企业能使中庸之道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很好地对接,或许对企业管理者及劳动者,甚至对企业自身长足进步与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

二、中庸之道的内涵及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启示

中庸一词来自于《中庸》一书,作者为孔子后裔,《中庸》第一章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此后,在宋代,《中庸》被提到突出地位上来,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 “四书”。[2]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宋元以后,中庸一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几千年来,中庸之道被历代儒家圣贤所传承,中庸之道也是历代圣贤追求的一种折中态度。《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中庸”一词:它是指“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3]

《中庸》是儒家追求内圣过程中集大成的著作,它的一些方法论如时中、忠恕、至诚和自律等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不过,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如果能把这三条原则适当地运用到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1.“慎独自修”原则起到约束作用

《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2]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平日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坚持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如果要提升自己,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它要求人们必须严格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监督,坚持这一原则,就可以做到做人不偏不倚,就可以做事适度折中。企业中的主体有管理者,同时也有诸多的劳动者,作为企业中的主体,要发挥劳动者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企业管理者要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做到以身作则,给予员工一个真正和谐的工作氛围。很多知名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坚持勤俭节约,坚持不断地终身自我学习和自我约束,为企业员工树立了典范,最终确立了企业自己的品牌和文化,也为企业赢得了市场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同样,企业的劳动者也要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真正了解到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要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要严格遵守生产经营管理各项规律,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自己约束,使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文化价值观逐渐达到一致。

2.“忠恕宽容”原则激发真诚仁爱之心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诚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2]《中庸》提出了 “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和感化人。因此,“忠恕宽容”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和忠恕宽容。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虽然围绕生产经营制定了诸多规章制度,甚至以国家法制为前提制定了规范企业劳动关系的法律,诸如《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但是法律的行为只能规范其身,而并不能规范其心。在解决劳动纠纷的过程中,如果能用中庸之道去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劳动者和企业管理者若能换位思考,若能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诸多的摩擦和纠纷也就迎刃而解,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关心下属,对于员工做出的成绩能够及时肯定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面对员工的错误,能够及时纠正和寻找原因并不容易。“已所不欲,勿施与人”,作为管理者,应做到忠恕宽容,而不是冲动地对员工的错误进行批评。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应该有博大的胸怀,体恤下属,并能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的领导者最受员工拥护,也能够最大程度团结员工,使企业上下形成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

3.“至诚尽性”最大程度发挥员工积极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2]坚持至诚原则就能充分发挥人善良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并且能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也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达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做到天人合一,这是中庸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企业管理中,虽然不能完全达到中庸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都坚持这一准则,做到最大诚信,它将会使企业成为一个大家庭,形成无比巨大的凝聚力。

在实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要尽可能地将一切管理制度告知劳动者,并能以最大诚信之心与劳动者订立合情、合理、合法的劳动合同,同时要如实告知企业劳动者的一切相关利益,包括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及相关福利待遇制度等,使劳动者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管理者若能够坚持至诚的原则,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继而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对于雇员来说,构建一个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他们能够拥有一个积极的工作心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实中庸之道也可以使雇员对企业增强归属感。人的喜怒哀乐是情感的自然体现,中庸之道认为为了追求天道和人性的合一,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这就体现了员工面对集体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抉择,若能达到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也就能够实现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中庸之道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儒家的中庸之道拥有千年的历史和实践,不仅对我国的文化传承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的重要文化根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虽然借鉴和运用了许多西方的管理模式,但是中国社会和人际关系仍然是由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氛围所支撑,因此中庸之道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有着深厚的施行基础。中庸之道中有着明确的可以适用于调节企业劳动关系的理论。中庸之道强调至诚、至善,强调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的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理想境界。中庸之道强调依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即仁、义、礼、智、信进行调节。中庸之道强调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百姓。可见中庸之道已经将整个调节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描绘出来,对于现代企业制度而言,完全遵守这样的规则对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修行。

1.中庸之道在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企业管理思想是企业在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本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的总和。中庸之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中庸之道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应用,即形成一种以中庸思想、中庸之道为指导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管理理念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具有约束与凝聚作用。当前我们国家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作为社会的组织细胞之一,企业和谐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企业的和谐关乎社会的和谐。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是现代劳动关系管理理论的核心,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的努力工作。可以说,没有企业中所有员工的努力工作,就不会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有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在利润下降的时候拖欠职工工资,拖欠社会保险费用,甚至在职工出现工伤事故时置若罔闻,推卸责任,这样的一些极端做法违背了中庸之道。按照中庸之道的思想,企业的管理者既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考虑劳动者的利益,如果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顾及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使劳动者利益受损,从而使劳动关系僵化,就会出现严重的纠纷和对抗。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走中庸之道。企业的管理者要善待劳动者,为劳动者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权益保障,比如合理的工资制度,严格的社会保险制度,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的劳动保护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宽松的职业发展空间,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关心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增加劳动者的工作乐趣等,以此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中庸之道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交互作用

(1)劳动者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原则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2]那些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人能取得成功,而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人,往往会遭到覆灭的下场。这告诉我们,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企业管理者不要独断专行,要适度授权,让有能力的劳动者担当一定的职权,让他们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在各自适合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在很多企业虽有人事等部门经理,但有职无权,其权力往往为董事长或总经理独揽,这严重挫伤了中层及基层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必将造成管理紊乱、人浮于事、决策失误,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企业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基层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能动性,要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建立良好的信息畅通渠道,使下层员工的意见能及时反馈到管理层,以便改进管理和生产经营。企业员工的话语权非常重要,有调查显示,部分企业员工认为,企业的决策都是由管理者说了算,员工没有话语权,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可见,这样的企业在竞争中会处于劣势。而那些经常能倾听下层员工意见并能使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企业,一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合理的情感激励原则

中庸之道所倡导的儒家思想沉淀了中国人以情感为主体的心理特点,人们的情感在维系中国伦理社会的和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必须注重情感激励。企业的各项激励政策要融情于理,“诚心诚意”,而且言行一致。那些恶意拖欠工人工资的企业,那些只顾追求利润而不考虑工人自身利益的企业,是无法打动工人的内心,也只有那些能关怀、尊重员工的企业,才能使员工把振兴企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只有那些真正关注员工利益的企业,才能使劳动者与企业真正结合成共同体,互利共荣。国内很多知名企业把员工发展列入企业的目标,定期对员工进行企业价值观的培训,并且严格按照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极大的尊重和维护了员工的权益,因此,员工自觉地把振兴企业作为自身的任务。今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随着儒家思想的广阔传播,越来越多的社会单位、企业重视情、义、利结合,着眼于人企和谐、人心和谐、劳资关系和谐。

(3)和而不同的沟通策略

沟通是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完成任务履行职责必备的能力,合作需要沟通,处理矛盾纠纷需要沟通,各方面都离不开沟通。儒家中庸思想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忠恕之道去感召人和感化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一些管理者采用强制高压的办法进行管理,使劳动者产生了妥协和退让的念头,造成了企业不和谐的劳动关系,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管理企业的方式。最理想的方式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借鉴的东西,中庸哲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强调“贵和”。“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是可以选择的最优的沟通策略,和而不同意味着求同存异,意味着时时处处持宽容的态度,合作才能产生双赢。

四、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运用中庸之道的进一步思考

中国的企业劳动关系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在解决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过程中,应该利用适合于自身的方式,中庸之道描述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的原则和理论,要求人们不偏不倚,公正适度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应在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中得到重视和运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践进行对接。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从他们成功的经验中,可以证明这种方法更适合当今世界的复杂性,这也告诉我们中庸之道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应用,自有其应用的价值所在。然而仅靠中庸思想、中庸之道是不能解决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所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庸之道以外寻求更多适合的管理思想与中庸之道相结合,共同为企业管理服务。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管理需要在过于非制度化的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调和其劳动关系的冲突之处,让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更有弹性,更富人情味;同时还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弊端,吸收现代优秀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思想,与中庸之道相结合,使之更适应现代社会与现代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OB/OL].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http://w1.mohrss.gov.cn/ gb/zt/2007-09/29/content_198892.htm.

[2] 子思 .中庸全书 [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8.1,10,218,193,245.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Labor Relations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Doctrine of the M ean

BAN Xiao-na
(School ofAdministratio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9,China)

Golden mean implies profound philosophy of life.Dealing with labor relations in the social enterprise has a strong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in reality.Golden mean as such a culture of labor relations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is in line with today'sworld development trend.Enterprises to competition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to avoid possible disputes,we must combine moderation with enterprise labor relations in practice.

golden mean,labor relations in the enterprises,Confucianis m

book=25,ebook=45

F272.93

:A

:1008-4096(2010)06-0025-05

(责任编辑:王秀中)

2010-09-01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 (2008JD11);大连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 (2004C1JC229)

班晓娜 (1976-),女,辽宁大石桥人,讲师,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研究。E-mail:bandsq@ 163.com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中庸劳动者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劳动者
中庸自明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