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娇,杨炳荣
(常熟理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常熟 215500)
2007年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朝阳公园宣布“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阳光体育运动”以国家意志形式确立。至今,“阳光体育运动”已经持续了三年多时间,然而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的回顾文章及探讨如何持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文章甚少。卢元镇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曾提醒我们,学校体育这种文化形态和所有文化形态一样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外层是“物”的部分,即技术方法层面;中层是“心物”结合部分,即社会组织制度部分;内层是“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状态,含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古今中外每一场真正意义的改革,都是以核心层的彻底改革而最终实现。[1]53
本文运用“文化形态三层次理论”,考察正在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企盼“阳光体育运动”能在三个层面上不断深化推进,更希望“阳光体育运动”能给学校教育者带来体育观念上的改变。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实施工程,具体的要求、做法是非常清晰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5月7日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就有几十项的具体要求及指导性意见,如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教育部的具体目标是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使85%以上的学生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
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大课间的跑操活动及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高校中,重新认识了坚持早锻炼制度在时空层面上的优越性。如东南大学对坚持三十多年的学生早操制度加以完善,要求学生每学期参加45次为合格。深圳大学在早锻炼时间内,体育场馆全部对学生免费开放。山东大学制定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启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即突出一个中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构建两个体系(制度管理体系、服务支持体系)、开辟三个渠道(学校组织、学院组织、学生体协)、实现四个目标(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两项运动技能、人人参加体协、人人体测合格)。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在2006年12月23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并相应成立了“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修改了2002年试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07年在全国全面实施。另外,还要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中央7号文件要求中小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2]20
各级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制度。如扬州市在2007年6月在省内率先提出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09年3月,备受关注的《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江苏省率先在全国以立法的形式增强学生体质。
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体育场地设施列入了各类考评的条例,各个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文件。
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党和政府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及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作出的决策,体现了国家的意志。这里内含着三个方面的理念:第一,健康第一的理念。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明显增加,这些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第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对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容易认同,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家长、社会都会支持。第三,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体现。党的十六大会议首次提出了“健康素质”概念,国民的健康素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价值,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相关部门、各类学校能积极行动,掀起一股股“阳光体育运动”浪潮,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冲击力。但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有相当一些部门、教师、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着一些担心与困惑。在技术方法方面,由于场地设施的缺乏、师资人力的不足,难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想到的办法就是多做操和跑步,但学生感觉枯燥。在中学,“体质压力敌不过考试压力”。“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遇上了两只“拦路虎”(硬件不足与应试压力)。在组织制度方面,出台的各种规章制度,除了起到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之外,后续的保障措施、督促检查都成问题。在价值观念方面,我们注意到基层的行政部门、学校往往把“阳光体育运动”仅仅看作一项实施工程,很少考虑“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学校体育价值观念方面的冲击,更少想到“阳光体育运动”对学校教育价值观念的启迪。
三年的“阳光体育运动”从外层到中层再到内层在逐步深入展开。然而针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存在着一些担心与困惑、保障措施的缺失、价值观念方面的滞后,我们认为,依据“文化形态三层次理论”,现在我们应该按从内层到中层再到外层的顺序持续有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首先做到观念领先促行动,然后再确立制度保障抓实施、措施扎实见成效。
根据2008年1月7日“中国教育报”对2007年专家评说的教育年度回顾报告,“各国学校兴起体育锻炼热潮”被列为““牵动世界的八个教育话题”中的第四个。2007年2月,欧盟一份报告提出,为应对儿童不爱运动而引发的肥胖、疾病等问题,成员国学校应全面更新体育课,并实行每周两小时强制锻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早已提出,体育、娱乐和游戏是学习价值观和课程的有趣方式,并且可以持续终生。各国在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实践中,相互鼓励、借鉴。而最好的活动方式则是将儿童从书桌、电脑、电视前解放出来,回归自然,回归童趣,在游戏中获得身心的发展。当中国的孩子开始享受“阳光体育”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教育者同样在想方设法刺激越来越“懒惰”的小家伙动起来。
针对“运动缺乏症”给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的健康带来的严重问题,在美国形成了两派观点。“个人行为决定论”认为,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追溯并归因于个人的生活习惯。强调个人权利和义务,个人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而“社会行为决定论”认为,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其根源在于社会安排的性质,而个人不过是社会环境的对象。[3]综合两派观点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运动缺乏等行为只局限少数人,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就可以视为个人问题;但如果运动缺乏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就成了一个公共问题,就需要我们超越个别事例,从个人无法控制的社会环境中寻找改善的办法。所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不仅切合中国的教育实际,也符合当今国际的潮流;不仅号召人们自觉进行体育运动,而且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试图解决这样一个社会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非常有责任感的决策。
世界健身大众体协主席、德国的帕尔姆在2002年5月北京“世界体育论坛”讲演中,从面对新千年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变化、日益延长的人均寿命、迅速增长的虚拟文化、如何克服暴力倾向等五个社会性问题讲述了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最后,他又用诗一般的语言告诉人们:“体育将重新成为学校的日常课程,间歇性锻炼将被引入工厂和办公室,医生将更多地从保持健康而非医疗的角度给病人看病,每日30分钟的体育锻炼将同每日30分钟的网上冲浪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天堂生活吗?不,这是具有更高生活质量的生活[4]114。
中国学者李力研更是从哲学层面发出了体育的哲学宣言:“人的自然化”[5]77。马克思曾说,文明及其历史就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过程,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适。这些不适的重要标志就是唯人类所出现的“文明病”,“文明病”就是“自然的人化”病。在“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辅之以“人的自然化”,体育运动积极而突出地恢复或维持着人类的“自然属性”,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
因此,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拣起灵肉,恢复感性,弘扬着另一种人性,维护着人类的力量与本能。
相应的组织与制度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措施。学校作为一个执行单位,要合理合情使用制度和不断推出相应的制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性制度。常熟理工学院体育部从2009年开始就在其网站开通了体质测试成绩查询系统,以方便广大学生及时查询测试成绩;各个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也可随时了解各院学生的达标情况;让体育任课教师掌握各自班级学生的达标等级分布状况,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我们对年度初次“达标”不及格的学生要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后补测。对毕业班“达标”成绩不满50分的学生组织专门的辅导活动。针对这部分肥胖、肌肉软、韧带硬的学生,我们还给他们增加了相应的选测项目,督促他们加强锻炼。通过这样一环接一环的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克服了“达标”一测了之的初级状态,促进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对“达标”的认可度也有了提高。
深圳大学试行的校内业余运动员等级制度,就是一个能有效促进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举措。校内业余运动员等级制度的实行,能激励一批运动高手,吸引一群运动爱好者,影响全班同学;能充实单项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增强其影响力;还能调动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积极性。江苏省教育厅在今年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中,进一步实行了同类学生比赛的规定:在本科组中,特招的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学生分别比赛。这极大地提高了一般高校和普通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以及比赛的公正性,也必将有力促进各校师生开展体育运动。
面对学生体质下降的状况,我国教育系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以打破竞赛项目为中心的教材编排体系为切入点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间经历了身体素质类别组合的教学,以加强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淡化竞技运动技术的课改,但最终走到了高等学校以运动项目为课型的教学设置形式,中学以运动专项选修课形式。二十多年的学校体育改革实践好像跟我们开了个玩笑。但正像原教育部体卫司负责人、曾主持制定近三次教育部新体育教学指导大纲的季克异先生所说,体育教学改革是螺旋式前进,否定之否定。我们期盼2012年出台的新体育教学指导大纲进一步强调运动技术既是课程目标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重视运动素质。
[1]卢元镇.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向深层发展[J].学校体育,1989(1).
[2]杨贵仁.教育部官员解读阳光体育运动[J].校长阅刊,2007(7-8).
[3]王正伦.运动锻炼的阻力—当代中国人“运动缺乏症”现象的社会学追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5):1-4.
[4]帕尔姆.体育运动全球化的第二次浪潮[J].新华文摘.2002(9).
[5]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6]杨炳荣.学校体育边界论及其实践意义[J].体育与科学,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