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艳
(沈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1)
彭 艳 女,1963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已发表论文数篇。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第三版》(以下简称“《中图法(儿童版)第三版》”)于1991年修订出版。《中图法(儿童版)第三版》的出版与推广,为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及中小学图书馆的文献分类工作标准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分类法相对于出版事业的滞后性以及出版物品种的日益多样化,有些类目的设置已经无法反映文献信息的实际。因此,对《中图法》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调整、补充,是优化《中图法》检索功能,并使之更加完善,从而提高其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必要手段。
《中图法(儿童版)第三版》遵循了《中图法》的基本体系结构,但对部分已不适合于当前少儿图书馆出版物特点的某些二级类目,做了一定程度的改动;同时,增设了一些二级类目,以突出反映适合儿童特点的重点类目,如儿童教育、教学等类目。
根据实际需要,在坚持原类目结构体系不变的前提下,删除了部分使用频率低的类目,压缩了部分类目级别过深的类目。
某些类目下由于文献过于集中且类目反映深度不够,直接影响了文献的管理与利用。如:儿童文学类下的诗歌类,包容着大量古代儿童诗歌、歌谣、童话诗、寓言诗等;“小说”类下也是如此。在《中国法(少儿馆)第三版》中,对级别都进行了不同程度调整,使其更加方便读者检索。
对“哲学”类和“社会科学总论”的某些类目单独立类、使其自成系统。对“教育”类、“军事”类、“文学”类、“艺术”类,依据少年儿童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及其检索习惯,设置各类目的区分方法。
《中图法(儿童版)第三版》在《中图法》(四版)的基础上具备了个性化、科学化、实用化及简明化的特点。
《中图法(儿童版)第三版》对文学类目进行了整体调整,调整后的类目更加简明、易懂、易记,方便了儿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使用,但仍有不完善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2.1.1 类目设置详略不当
由于“I226”类目下的抒情诗、叙事诗与自由诗采用的不是同一标准,造成类目外延的交叉,如抒情诗与叙事诗的划分过于细化,从而使编目人员很难界定究竟什么是抒情诗、叙事诗和自由诗;而“I626散文(现代作品)”、“I627散文(当代作品)”也存在类似问题,如随笔、杂文、小品文等类目,这些文学体裁的作品不仅难以区分,且许多作品的内容都有交叉,从而导致分类员标引时的混淆。
2.1.2 类目设置需要增补
现代小说,由于其形式、题材、载体多样,而在类目的设置上却无法反映上述特点,建议增设反映上述特点的类目。
2.1.3 文学类按时代划分的问题
《中图法(儿童版)第三版》在文学类中将“建国后作品”全部改成“当代作品”。然而“当代”一词是时代名称,在中国时代表和国际时代表中均没有编列出来,应对“当代”进行时段界定。
2.1.4 类目级别繁简问题
在文学类目中,有些类目下藏书量很大,类目却没有进一步细分;有些类目下出版的文献很少,而类目划分却很详尽,造成类号的浪费。如“I422古代至近代作品”类目下的“I422.1古代笔记小说”和“I422.7古代短篇小说”等。
2.2.1 类目琐碎,内容陈旧
“J33”类目下的“J331古代故事”、“J331.1远古故事”、“J331.2奴隶、农民起义”、“J332革命斗争”、“J332.4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等几个类目涉及的内容过于陈旧,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现状,因此可以考虑合并、删减或压缩。
2.2.2 类目简单,作品集中
“J223中国画”类目是用来划分中国绘画作品的,而中国画大都是按花鸟、山水、竹木、人物等题材形式来划分的。因此将同一时代的作品都集中在一处,大量的、不同画科题材内容、不同开本的作品混杂在一起,造成文献资料查找的困难及书库排架的混乱,建议对该类进行细化,以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
2.2.3 扩充类目与注释
鉴于某些类名过于陈旧,建议在“J33连环图画作品”类目下增设反映新出版物特质的类目,如卡通连环画、动漫连环画、漫画连环画。动漫作为一个朝阳的产业,国家大力扶持,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形式和版本的连环画,有根据电影、电视动画片编制的连环画,有根据文学故事改编的连环画,还有漫画连环画,各种形式的连环画册数不胜数,在《中图法(儿版)第三版》却没有一个适当的类目来反映这类图书。建议增设反映该类文献的类目,达到书有其类的目的。
当今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领域,如用电子软件制作的艺术作品,在某些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传统绘画所不能及的艺术效果。三维动画作品《海底总动员》,在视觉领域上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上的完美体验。《中图法》(四版)在绘画类中专门增设了“J2-39电子绘画技术”,然而《中图法(儿童版)第三版》还没有设置此类。目前,各大美术院校均开设有数码媒体专业或学科。现在的电子绘画已经从二维空间拓展为三维空间,而且已经形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因此我们应该以前瞻性的眼光来考虑此类的设置。
在“J221绘画技法”类名下增补新的类目,建议新增“J221.98”类目,注释为“电子——绘画技法等入此”;在“连环画”类名下增补新的类目,建议新增“J374”类目,并增加注释“卡通连环画入此”;建议新增“J375”类目,并增加注释“漫画、连环画入此”。
随着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版,各种题材的图书日益增多,原有的专类复分表却无法反映这种变化。建议在“I42中国小说作品”下的专类复分表下增设题材复分。如“I427.57社会言情小说”类目下增加“农村题材小说”、“工业(或)都市题材小说”、“知青题材小说”、“女性题材小说”、“网络题材小说”等子目。
通过增加仿分,加深类目的细分程度的方法解决文献过于集中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类目的专指度,又不会增加《分类法》的篇幅。如:在“J223中国画”类目下增设仿分类目,即仿“J221.1”,那么不同时代、不同画科、不同题材内容的文献资料就不会集中在一个类目下,有利于读者的查找,方便工作人员的排架整理工作。
一些类目使用率较高,文献过于集中,而有一些类目使用率较低,基本上没有相关文献。如:“J232碑帖、各代书法作品”类目及其下位类,在儿童图书馆的图书收藏量极少;“J331古代故事(连环画作品)类目、”“I422古代至近代作品”类目下的“I422.1古代笔记小说”和“I422.7古代短篇小说”等类目也是如此。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该类的内容设置已经过于陈旧,此类图书已经退出了文化市场。因此,诸如此类的类目应尽快的采取注释说明、停用、压缩、合并或删除等处理,以体现文献分类中的文献保障原则。
近代、现代、当代的时间段界定在本分类法中不明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应考虑将有关中国时代名称统一用《中国时代表》上所列的名称、史实和朝代,使类分图书更具有专指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更方便读者的利用和检索。
《中图法(儿童版)第三版》作为少儿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专业人员使用的大型工具书,应体现时代特点,顺应文献出版和少儿读者检索的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对《中图法(儿童版)第三版》进行修订已是当务之急。
[1]李玉荣.浅析《中图法》第四版有关类目的设置问题.情报探索,2007(3):32-33.
[2]谢蕴.《中图法》第四版艺术类目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图书馆论坛,2009(2):105-107.
[3]施振宏.《中图法》J类共性类目设置问题探讨.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2):81-83.
[4]周白雁.关于控制《中图法》类目体系深度的分析.现代情报,2006(3):14-15.
[5]刘媛,赵科.关于《中图法》中消防科学文献集中列类的探讨.图书馆学刊,2009(3):89-91.
[6]田书格.新版UDC与我国三大分类法的通用复分体系比较研究.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4):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