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诠释学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010-03-20 17:32常富业王永炎
天津中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玄府中医学名师

常富业,王永炎

(1.煤炭总医院老年病科,北京 100028;2.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学的研究,进入了历史的快车道。无论是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还是方法学研究等,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新近“诠释学”方法的应用,也逐渐引起关注。现就诠释学方法与中医学研究进行浅识。

1 诠释学方法的浅识

诠释学(Hermeneutik)一词来源于赫尔默斯(Hermes),后者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一位信使的名字,专门向凡夫俗子迅速传递诸神的消息和指示。欲进行正确的传递,必须进行翻译和解释,要做到翻译和解释,则必须要理解诸神的语言和指示,因此,理解就成了翻译和解释的前提,也成为诠释行为的必然要求。

诠释学作为一门关于传达、翻译、解释和阐明的学科,在西方已有漫长的历史,在经历了作为圣经解释学、罗马法解释理论、一般文学批评理论,以及人文科学普遍方法论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诠释学进入了作为实践哲学的更深层次的发展阶段,已把自身从一种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标志着哲学诠释学的诞生。哲学诠释学所强调的是实践智慧德行,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所强调的理解与解释的与时俱进的品格、实践品格和创造品格,其影响迅速波及西方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1]。哲学诠释学的出现,标识着诠释学不在于如何去解释,而在于在解释中什么东西发生,发生了之后,用以指导实践。目前,对诠释学的理解至少要把握4个方面的意义,即理解、解释、应用和实践能力,前3个方面是统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解释就是理解,应用也是理解,理解的本质就是解释和应用;后一方面说明它不是一种语言科学或沉思理论,而是一种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决定了诠释学的哲学转向与多元论的转向并行。过去的传统诠释学主张文本只能有一种真正的意义,而哲学诠释学则完全拟接受单一文本能得到不同意义的多元论观点,从而使诠释学具有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种与时俱进性,决定了在进行诠释行为时,理解客体总是知道如何把这种客体的意义应用于现时的具体境遇和问题,应用决不是理解之后才开始的过程,决不是什么首先理解、然后才把所理解的东西应用于现实,而应当强调一切理解都包含应用,这鲜明地表现了诠释学经验的卓越实践能力。生活世界的实践视域指明了诠释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哲学诠释学成功地摈弃了那种脱离实践脉络而评价知识或理论的真理的素朴的客观主义[2]。

2 中医学的发展史堪称是东方诠释学发展史

诠释学虽然兴起于西方,但实际上,中国也有与之类似的诠释学传统,经学就是其代表,表现在医学上就是历代医家对经典中医文献的注解。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诠释思想传统尚未形成体系[3]。

走进中医学的文献宝库,不难发现,中医学的许多概念、学说,是基于诠释学方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

历代对中医古籍的研究,不外校勘、注释、语译、专题研究等几个方面,这种研究与现代诠释学有许多相同之处。从诠释学的角度而言,《内经》的学术研究史,也可以说就是《内经》的诠释史,只不过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论与方法[4]。

仔细回想一下,中医学的许多经典著作在历代都有所校勘、考证、注解和发挥,这些注解、注释、考证与发挥等,虽然水平不一,内容有丰羸,程度有深浅,但基本上符合今天所说的诠释过程,实际上就是历代医家对古代中医典籍的诠释。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华医典》所收录的近千部中医药古籍中,仅对《内经》进行诠释的书籍就有56部,对《伤寒论》进行诠释的书籍有68部,对《金匮要略》进行诠释的书籍有36部,对《神农本草经》进行诠释的书籍有84部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不断对前人的古籍、理论、概念、学说等进行诠释的历史。如果说《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勾勒出理论框架的话,那么,正是历代医家的不同的诠释,才使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丰满,才发展成有血有肉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空洞的、泛哲学式的空架子。从这个意义上,是否可以说,没有诠释,就没有中医学丰满的理论体系,没有诠释,就不能有今天的中医理论繁荣。

3 诠释学与中医学发展

诠释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所要诠释客体(文本)的框架上,注入时代的血肉,增添时代的灵魂,创新发展的翅膀。这些新生的血肉和灵魂,便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内容和标志。原则上说,诠释必须遵守其应有的边界。虽然诠释总是力图自出机杼,在当时的语境和心情的刺激下,发现原始文本未被发掘的意义,仿佛与原始文本产生着离心力。但是,被诠释的文本总有一定的指事范围,会对诠释者加以确定的外在限制,任何诠释总要受到那个存在的文本的制约,它成为诠释者不可逾越的边界,将诠释拉向自己,仿佛产生向心力,使得诠释行为不能越雷池一步而进行过度诠释。但同时,在开展诠释进行阅读过程中,既要尊重文本的存在、作者的存在,也必须看到读者的差异,这种差异广泛地表现在读者的经历、知识修养、个性特征、性别、情绪变化、文化背景、种族和年龄特征等方面,由此产生的读者与文本、作者的相互作用和对话,必然会产生认识层次的差别、角度的差别、兴奋点的差别,这些差别使得在诠释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围绕文本重心产生一种向外的离心力,激越起发散式思维,产生一些甚至是激烈的动荡,凭借着这种动荡,弹去其应当舍弃的尘埃。在经历了一番或几番的发散式思维之后,结合一切可能凭借的当代发展,寻找一种较为和谐的向心力,把这种向心力放大,勾勒出几根学说的绳索和理论的框架,填充上时代发展的内容,并用时代的语言进行表述,付诸实践之后进行总结、升华,便形成了新的观点和理论。因此,可以说,诠释学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手段,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诠释,换言之,没有诠释,就很难说中医理论有所发展。

4 中医学诠释的基本手段之一:读经典

诠释的步骤之一是理解,只有理解了诠释的对象,勾勒出诠释对象的框架,才能发现框架的软肋和所缺如的气血筋肉。就中医学来说,要对中医学的概念、学说或理论进行诠释,就必须对这些概念、学说和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要进行充分地理解,就必须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原文。只有读懂了、读熟了、读透了,才能深刻理解其主旨精髓。所谓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熟读精读的基础上,才能勾勒出文献的重心,发现并或许超越文献的边界,在重心与边界之间,柔和于聚内的向心力和向外的离心力和。当向心力足够大,或许能丰富原来体系框架的内容,当离心力足够大,或许能创新一种新思维,阐释出一种新观点、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此,可以说完成了一个完美的诠释动作。

王永炎院士十分重视读经典工作,强调“读经典做临床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所强调的,实质就是重视文献诠释工作。毛泽东主席早在1958年就提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进深分析毛主席的语录,不难看出,语录中的发掘,其实质也就是读经典,重诠释。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构成的。”仔细分析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也能发现,对概念的理解、概念与基本定律的逻辑推理,其实质也就是诠释工作。在诠释中发现,在诠释中创新,在诠释中发生,在诠释中发展。

5 中医学诠释的基本手段之二:做临床实践

与一般人文学科相比,经典中医文献一个显著特征,即强烈的实践性。经典中医文献的不少内容直接就是对古人当时临床实际的描述。就中医而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是在于实践的有效性,二是在于后人不断的诠释,丰富理论内涵与创新学说新端。因此,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既是诠释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之所在。

中医学之所以走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至今仍在传承与发展中,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临床实践,在于临床实践的业者,在于临床实践所取得的疗效。后者成为传承的基础,前者则成为传承的使者。通过临床,一方面,使得中医学理论得到实践的验证,另一方面,又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着中医学理论。任何理论失去实践的过程,都终将因为缺乏验证而失去发展和创新的机会,从而也就变成了一种死理论而被束之高阁,无异于自我毁灭。中医学理论或学说惟有通过临床的实践,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或许能萌生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方案。

中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历代涌现出来的著名医家。这些医家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实践家。一方面,他们熟识经典,通过经典的内容丰富了临床思维;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日益宽广的临床思维和临床知识,不断地对经典的概念、学说或理论等进行解析、勾勒与诠释。因此,历代著名医家,可以说大多都是经典理论诠释的医学大家,正是依靠他们精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赋予了睿智的诠释思维,推动着中医学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6 中医学诠释的基本手段之三:跟名师

王永炎院士强调“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所强调的最后一点,突出了“跟名师”在中医传承与学术创新中的巨大作用,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跟名师”是实现中医学诠释的重要环节。名师之所以名师,一方面,名师是中医理论的精通者,他们具有中医理论知识的宽广性,能高瞻学术的最高峰和远瞩其最前沿阵地,最能发端学术的新思维,最能从他们那里捕捉到学术前沿的走向脉搏,为诠释者最能提供阐释灵感,提供创新的思路和捷径。另一方面,名师具有系统而丰富的临床经验,最能从他们那里,丰富诠释内涵,也最能为诠释的目的——实践与应用提供最好的验证。笔者在做博士后工作期间,深受王永炎院士的教诲,在开展“玄府概念诠释”一课题时,正是聆听王老师的教诲,汲取王老师丰富的临床经验,才得以将玄府概念诠释这一个工作顺利地初步完成。另外,名师本身就是中医理论或观点的践行者,他们蕴积了中医学丰富的实践智慧,而且不同的名师,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流派,不同的学术流派,形成了对经典理解的多元性,正是这种对经典理解和阐释的多元性,恰与哲学诠释学的多元论观点不谋而合,为丰富经典之文本客体的内涵,提供多维的现实应用范围,提供了可能。

7 玄府概念诠释

7.1 玄府概念诠释的基本步骤 按照诠释学的思路与原则,在王永炎院士的指导下,对中医学的经典概念“玄府”进行了初步的诠释[5-8]。

按照诠释学的3个基本要素是理解、解释、应用以及哲学诠释学的实践智慧德行观念,确定了诠释的基本步骤,其技术路径是:检索→阅读→梳理→勾勒→诠析→实践→总结。

在检索方面,以《中华医典》及明清时期散在的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为蓝本,实行多主题词的文献检索和手工检索,建立相应的资料库。

按照读经典的原则,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全面的阅读,重点资料及其历代医家有差异认识的资料,实施重点阅读和反复阅读,以期加深理解,为诠释提供思路。

按照时间维的历史性原则,对肇基于《内经》的玄府认识和缘起于《素问玄机原病式》的玄府认识,以及对玄府的多个相关名词进行梳理,理清其演变轨迹和概念差异之所在。

在上述步骤和较为细致认识的基础上,对玄府的概念内涵进行分类认识,提出了狭义玄府说和广义玄府说。按照狭义与广义的分类认识,结合现代的时代特点,进行主题勾勒,对玄府的概念、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作用等,进行全面诠析。

在诠析阶段,提出了系列认识假说,为学术刊物刊登后,一方面,为同行所关注,另一方面,受到了中医学多专业同行的实践应用。目前,可以说,就玄府的概念诠释来说,仍处于实践阶段,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会对玄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以期为今后的总结取得更为丰富的资料,获得更为饱满的内容,从而取得对玄府的较为圆满的诠释。

7.2 玄府概念初步诠释结果 1)“玄府”是指结构上幽远深奥难见、至微至小,其内聚集、流通气液,渗灌血气,运转神机,功能上主于开阖通达畅利,作用至为玄妙的一种遍布机体各处的微观孔隙结构:①玄府之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②结构有宏观与微观之异。③功能有相对简单到绝对复杂之别。④功能上开阖自如,贵于通利,“一有怫郁,诸病生焉”。2)提出玄府-细胞间隙假说,认为两者有相似性。并就玄府-微循环说、玄府-离子通道说进行了探讨与述评。认为玄府毕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臆测成分。赋予众多功能于一体的玄府,其功能的全部内涵,远非细胞间隙、微循环和离子通道所能概括。3)运用玄府概念,提出4个相关假说。即玄府-津液微循环假说;玄府阻滞-神机运转障碍假说;水淫玄府与隐性水肿假说;玄府阻滞病机假说。4)探讨了开通玄府的基本方法。

总之,诠释学作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运用于中医学的研究,必须坚持中医学的主体理论观点,坚持中医研究的取向,坚持中医学系统整体观与辩证思维的特点,以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为基本手段,充分吸收现代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重视总结确有疗效的临床经验,运用时代语言,为中医经典充实和丰富新的解读,或许使经典的文本发生新的意义,推动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以实现中医的良性研究循环和自主性发展。

[1] 潘德荣.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57-58.

[2]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哲学史家文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8-79.

[3] 杨 峰,赵京生.中医经典文献研究的诠释学向度[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7):70-71.

[4] 邢玉瑞.诠释学与《黄帝内经》的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2):7-8.

[5] 常富业,王永炎,高 颖,等.水淫玄府与隐性水肿假说[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1):643-645.

[6] 常富业,王永炎,高 颖,等.玄府与细胞间隙的比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1-3.

[7] 常富业,王永炎,高 颖,等.玄府概念诠释(三)——玄府的历史演变轨迹与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5-6.

[8] 常富业,王永炎,高 颖,等.论开通玄府.中国临床康复,2005,39(9):128-132.

猜你喜欢
玄府中医学名师
刘完素玄府学说初探※
基于玄府理论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开通玄府法在缺血性脑白质病治疗中的应用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