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君,向 阳
(解放军第210医院中医血液科,大连 116021)
慢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幼粒和/或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常干抽、脾显著肿大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为特征。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病程长,临床治疗难度大,中、西医治疗疗效反应差,多因感染、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白血病转化等原因而死亡,病死率极高,中数存活期约l~5 a,为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黄世林教授历经30 a潜心钻研和临床探索,运用中医药治疗的独特性,进行辨证治疗,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黄世林教授治疗慢性骨髓纤维化的理论及经验予以总结。
慢性骨髓纤维化系西医病名,在中医学古籍中,无“骨髓纤维化”一名,据其临床表现,现代中医各家命名不一,多集中于“积聚”、“癥瘕”、“血瘀”、“虚劳”等。如《景岳全书·积聚》曰:“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但曰积曰聚,当详辨也……是坚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积……诸有形者,或以饮食之滞,或以脓血之留,凡汁沫凝聚,旋成癥块者,皆积之类,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静也。”《诸病源候论·癥积病诸候》亦云:“癥瘕……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骨髓纤维化的肝脾肿大,形迹明显,部位不移与“癥”、“积”的描述相似。《圣济总录·虚劳门》中云:“虚劳之人,阴阳、气血涩滞,不能宣通,各随其脏腑之气而留结,故成积聚之病。”这种论述与骨髓纤维化伴有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虚弱的表现更为相似,故亦有“虚劳”之名。
黄世林教授综合骨髓纤维化患者临床表现、胁下痞块的典型体征及病理演变的病机特征,结合古训《素问·痿论》曰:“肾主一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认为本病病理特征为“骨枯髓虚”应命名为“骨痿”,而“肾主骨生髓”,病变在肾,亦称“肾痿”,系痿证之一。
骨痿之产生,多为外感毒热之邪,内蕴伤肾,日久阴精耗损,骨枯髓虚、热郁血瘀而致。
因古籍中无骨髓纤维化一名,故对其病因的描述多为现代医家总结“积聚”、“癥瘕”、“血瘀”、“虚劳”的病因而得,多归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及正气虚衰、邪气侵袭。《灵枢·百病始生》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传会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认为“积”的形成是由于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最终引起气血凝聚而致。《中脏经》中曾论及积聚的成因:“积聚癌瘤杀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认为正气虚衰、邪气侵袭是致病的原因所在。现代医学进而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及感受邪毒,气血瘀阻等因素有关。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衰,邪毒乘机侵袭,扰乱气血,扰乱气血,邪蕴血瘀,或气滞血行不畅而致血瘀,脾肾受损则水湿内停,湿聚成痰,痰瘀互结,邪毒痰瘀阻于经络脏腑之间,留而不去,日久发为“积聚”;上述病因更伤脏腑、气血、阴阳,更加血瘀于内,新血不生,脾肾益损,遂成“虚劳”、“血虚”。若先天脾肾不足,加之后天复感外邪则更易罹患本病。
肾为先天之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血气乃行。”可知气血之生成始于精,而“肾藏精”、“肾生骨髓”、“骨髓坚固,气血皆从”。说明精髓化生血液的造血作用,主要取决于肾。肾气充足,骨充髓满,精血旺盛,生化不息。肾气不足骨枯髓虚。患者多为素体不足,易于受其他诸多因素影响,若逢劳倦过度、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则致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衰,毒热乘机侵袭,若毒热伤肾,阴精耗损,日久必骨枯髓虚,精血失于化生,精亏血少。毒热内蕴日久,热郁血瘀,阻碍气血运行,积于腹中,致肝脾瘀滞,形成胁下积块,日久脾气必虚,运化无力,气血生化无源。最终形成脾肾两虚,阴血俱虚兼挟气虚的虚损证候。综上所述,毒热内蕴、精亏髓损为骨痿发病的病机,其本在肾虚,应辨证为热瘀阴亏。
骨痿临床常见疲乏少力,腹胀纳呆,头晕头疼,心烦易怒,可见鼻衄,齿龈出血,胁下癥块,常以左胁明显,面色暗黑,或苍白,舌暗红或红少苔,脉细数,尺脉弱。
患者多伴肝脾肿大,现代医学已认识到,为骨髓纤维组织增生,造血组织减少,肝脾代偿造血所致。病理学检查发现,本病患者脾脏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常有红髓扩张和髓外造血,淋巴细胞和粒、红、巨三系细胞均增生。肝脏亦有髓外造血,随病情进展,髓外造血进一步增加。可推断本病胁下痞块,即为肝脾肿大,肝、脾、骨髓中皆有纤维组织增生,乃为有形,且在血分,乃毒热瘀滞肝、脾所致。骨髓纤维化患者久病至后期,骨髓造血功能极度低下,三系减少,《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云:“精气夺则虚。”诸多虚损证候相继出现,此为毒热内蕴,肾虚阴精耗损,骨枯髓虚,精亏血少,不能濡养他脏,五脏六腑及周身组织长期失于精血濡养,脏腑功能日渐低下,气血阴阳日渐虚损,但仍以肾虚为主。热郁血瘀,留而不去则胁下痞块,腹胀,舌质暗红;气虚无力运行则腹胀;无力统摄,血溢脉外而鼻衄、齿衄、肌衄;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则纳呆;气虚瘀阻而头晕头疼;阴血亏虚,上不荣头面而面色苍白,舌质淡少苔,脉细数;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肾虚日久则面色暗黑,尺脉弱。综观骨髓纤维化患者整个病程,不同病程阶段,有着不同的病理过程,各居主次,早期以“实”为主,中期“虚实夹杂”,晚期则以“虚”为主。“瘀”为本病病理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存在于各个阶段致病,贯穿整个病程,故全病程皆可见瘀象。
黄世林教授基于骨髓纤维化之病热瘀伤阴或即毒热内蕴、精亏髓损的基本病机,辨证为热瘀阴亏,据《难经》云:“损其肾者益其精。”《医学心悟·痿》亦云:“不外……养阴清热而已。”治疗以解毒清热、滋养肾阴立法,兼以益气、活血、软坚、除瘀,在临床治疗中,依病期、病势,调其偏重。“正虚标实”贯穿本病的始终,在不同病理阶段主次不同,治疗应注重辨证施治与整体观念结合的原则,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正邪虚实的主次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体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的原则。一般在病程早期,毒热炽盛,正气尚未大虚,以实证为主,治疗应以攻为主;中期毒热尚盛,正气已虚,虚实夹杂,多以标本兼顾,祛邪扶正为主,晚期正气大虚,不足以抗邪,则以扶助正气为主。因患者发病早期难以发现此病,至肝脾肿大方始就诊,表现脾(和/或肝)肿大,轻度贫血而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时以脾肾两虚为本,瘀血为标,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软坚为主,兼以健脾益肾,补气养阴。后期患者病久,精亏髓少,气血阴阳俱虚,以虚为主,故治疗以扶正为主,宜补肾养阴、益精添髓。
实践证明,中药可以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改善造血微环境,缩小肿大的肝脾,改善贫血症状,恢复骨髓造血功能,以达到治愈目的。1998—2008年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12例,均坚持系统治疗1 a以上,治愈4例,好转6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