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2010-02-26 03:10苗天顺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译员术语译文

苗天顺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48)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器翻译(MT)和翻译记忆(TM)等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开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便捷有效、不断更新换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已经成为许多翻译公司谋求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翻译市场的变化必然会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标准产生影响,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建立更加完善的培养机制,培养出适应翻译市场迅速变化的创新型翻译人才,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吕立松,穆雷2007)。为适应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学科探索的角度出发,教育部从2007年起至2010年秋季新学期,全国将有31所高校设立本科翻译专业(王晓珊2010),这显示了相关部门对新形势下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视,同时也为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CAT)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笔者所在院校于2007年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选修课程,共有48位学生选修该课程。其定位于实践课程,设置理念借助对外语教学课程的创新设计,把计算机和翻译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具备双语的互译能力,还应学习机器辅助翻译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灵活使用,学会利用翻译软件建立专业语料库,加深对机器辅助翻译技术的理解。在进行实际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操作之前,该课程先进行了课程的理论铺垫。

2.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工具

计算机辅助翻译主要通过翻译软件来实现。翻译工具包含翻译记忆系统和术语管理系统,语法、拼写检查、词典、词汇表和检索工具以及在线搜索引擎等。在翻译技术中常说的翻译工具主要指术语管理系统和翻译记忆系统。计算机辅助翻译主要通过术语管理系统来规范术语,保持翻译的准确性、一致性和规范性,提高翻译质量;通过翻译记忆系统来避免重复劳动,增加翻译产量,并保证同一翻译项目中译文的一致性。例如,information在中国大陆被普遍翻译为“信息”,但是在中国台湾等地则被译为“资讯”。如果同样一个information在译文中有的地方被翻译为“信息”,而有的地方被翻译为“资讯”,那么不但会影响译文的一致性和术语规范,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译文的质量。因此,保持术语的一致性,是译文准确的前提和译文质量的保证(张征2006)。能有效地维护数据库,操作术语资源,识别对等单元,为词典和词汇表建立术语资源,并有效地交换术语。

机器翻译速度很快,但效果欠佳,“因为翻译过程经常依赖于超语言信息,这些信息用计算机术语很难捕捉,换言之,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语言直觉”(陈谊,范姣莲2008)。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基于翻译记忆(TM)技术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又称翻译工作站(workbench)模式应运而生了。翻译记忆是“译者运用计算机程序部分参与翻译过程的一种翻译策略”(傅彦夫 2010)。它主要通过译员运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的,它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户可以利用已有的原文和译文,创建一个或多个翻译记忆库,在翻译过程中,系统将自动搜索翻译记忆库中相同或相似的现有翻译资源(如句子、段落等),显示出参考译文,使用户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只需专注于新内容的翻译。对于软件自动提示的参考译文,译者可以完全照搬,可以修改后使用,也可以忽略不用。翻译记忆最大的优势在于翻译工作者可以通过翻译记忆库储存高品质例句以及利用控制系统优化翻译过程。国际上翻译记忆产品有Trados,SDLX,Dejavu等,北京雅信公司开发的专业软件雅信CAT是国内较成熟的翻译软件之一。笔者所使用的工具是雅信CAT。

3.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实现

从网络接入角度看,机器辅助翻译软件可以分为网络型(server)和单机型(freelance)。单机版可以接入网络,但需要授权,而网络型CAT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网络中整个翻译团队共享成果,当某译员对语句翻译无从应对视,可以借鉴其他译员的成果,从而实现翻译成果及时共享,并且还能保持整个团队译文中的术语一致性。

译员工作时所有客户端均连接到公共服务器上,使用共同的术语库资源和语料库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所有译员的翻译成果都将储存到公共服务器上,以便被其他译员使用和参考。

以我校专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而引进的网络型“雅信CAT”教学系统为例,简述一下辅助翻译系统的构建。

“雅信CAT”教学系统分为如下四个模块:辅助翻译平台、资源管理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和系统操作管理平台,其网路拓扑结构如下图1。

该系统具有一个系统资源库,其中中英、英中词库含近1100万条(包含78个专业)的资源,基本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同时系统提供了词库扩充机制,允许用户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并可对其进行扩充和管理。具体的翻译流程如下所述:

3.1 建库

进入资源管理平台为学生们建立各自的用户帐户,然后根据他们所翻译的内容按照不同专业方向进行了划分。我们分别建立了18个专业的用户词库和用户记忆库,库管理界面如图2所示。这样选择相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共享彼此成果。教师在资源管理平台的管理界面上,可以及时的监测学生的翻译进度及查看入库的词语及句子。

3.2 项目分析

学生使用自己的帐号进入各自客户端的项目管理平台,其界面如图3所示。先对文章进行预翻译,过滤筛选出文章中出现次数多的高频术语,然后统一定义,这样在后续的翻译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高频词句,系统会自动显示这些译文,从而提高翻译效率。高频词的出现的频率及字节长度,用户可以自行设定。

3.3 辅助翻译

然后,学生用帐号登陆辅助翻译平台,对全文进行逐句的翻译,其界面如图4所示。在翻译过程中,还可以随时“添加术语”到用户库中,随时对自己的词库进行补充。遇到相同或相似句达到匹配率的句子可以直接将整句的译文显示出来。翻译结束后,清除原文,就可以得到一篇与原文格式相同的译稿。

3.4 快速建库平台

对于有大量翻译过的资料(资料形式:原文、译文电子文档),利用翻译记忆,简而言之就是把翻译人员做过的工作都记录下来,放到两个主要的数据库中,再次翻译的时候,只要是曾经翻译过的语句,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就会提示帮助你,符合匹配率的句子,它会直接将译文提示出来供你参考,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翻译效率。并且它还可以有效地保留原有文件的文字格式,为译员们省去很多麻烦,这将明显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

4.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效率调查

通过对两个年级英语专业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分为19个题目,包括:对机器翻译软件MT的使用程度题1道;对雅信辅助机器翻译软件的认知题3道;对雅信辅助机器翻译软件效果的感受7道;本次课程的收获4道;问答题4道,涉及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CAT课程的建议。

在所有48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第一题类对用户是否使用过机器翻译软件MT,统计结果表明有23人,约占全部测试人数的50%;在这23人中,使用MT软件频率最高的为Google,约占60%;其次为金山快译,占16%;雅虎“宝贝鱼”,灵格斯,有道各占8%。第二类问题,对于用户在此之前对CAT软件了解程度一题,约有96%的用户此前没有听说过CAT软件;对于CAT软件的系统四个平台约有50%的用户不清楚,50%的用户清楚常用的辅助翻译平台;喜欢全文翻译MT软件用户占55%。喜欢辅助翻译CAT用户占40%,另有5%的用户不清楚哪个更好。第三类问题,对于使用CAT软件与手工翻译比较,翻译效率是否提高。用户普遍认为效率有所提高,提高程度在70%到30%之间。并且有60%的用户认为CAT软件比MT软件对专职译员来讲更实用。对于今后从事专职行业有60%的用户认为会使用CAT软件。有50%的用户会向朋友推荐CAT软件。第四类问题,对于本次使用CAT软件,80%的用户认为对动手能力有提高,75%的用户认为对语料学、语言学及人工智能有收获。

5.结论

计算机知识与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结合是检验外语类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张政2004)。高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复合实用型高素质强能力外语人才的重任,转变观念,改革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外语教育中专业设置过窄、知识面不广、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尝试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切入点,带动教学模式与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引进现代先进设备与技术,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联系市场所需,培养复合性应用型外语人才。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正是适应这一形势要求。随着越来越多人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和技术的深入了解和更多高校开设该课程,必将促进这一课程给外语教学改革带来积极的影响。

陈谊,范姣莲(2008).计算机辅助翻译—新世纪翻译的趋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12)。

傅彦夫(2010).翻译记忆理论及几款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评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

吕立松,穆雷(2007).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J].外语界 (3)。

王晓珊(2010).本科翻译专业师资面临挑战[J].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 (5)。

张政(2004).机器翻译刍议[J].中国科技翻译(1)。

张政(2006).计算机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译员术语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译文摘要
口译中的“陷阱”
I Like Thinking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论联络口译中译员的角色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