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教学中的策略

2010-02-18 00:11王占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文化史历史教材

王占军

课程改革以后,历史学科的教材改变了以往以政治史为主的内容编排体系,增加了很多文化史方面的内容,文化史成为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教好初中文化史,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尝试。

1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史料的积累

历史课程一般较易流于枯燥,文化史教学更是历史教学中的“软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知识讲知识。历史教师对课程讲解的不断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在了解课程内容、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新颖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历史课程的素质教育。

教师在讲解时,语言应该是准确的、历史的,同时也应该是形象的、逼真的、生动的、幽默的。历史教师要有角色意识,像一个出色的演员,既要十分投入,表现出色,又能及时变化,适应新的角色。当然还要富有敏锐的教育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创造火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历史教师要注重史料的积累,充实教学内容。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史料积累的过程,是历史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掌握了广博而翔实的史料,也就有了深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生动有致,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形象有趣的历史素材。

2 开发课程资源,活用教材,进行文化史教学

文化史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科技、体育、戏剧等方面,内容比较广泛,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多样的教学活动。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以教材为蓝本,充分利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例如在讲授“隋唐文化、宋元文化”时,将其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整合在一起,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设计一堂“唐诗、宋词、元曲活动课”。课上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对唐诗、宋词、元曲的赏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唐、宋、元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懂得著名诗人、词人和戏剧家不仅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历史的高尚情操教育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3 广泛挖掘文化史中的人文因素,进行文化史教学

在当今世界的竞争中,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实现培养人才这一目标,对学生进行文化史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化史内容中有大量的古代名人及其言行事迹,从而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求实务真的治学态度;从张仲景、李时珍的事迹出发,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尚的医德和对生命的关爱;从李白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让学生为他们的傲傲铮骨而感动;从蔡伦、张衡、毕昇,从大运河、长城,使学生体会到祖先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发掘,使历史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使学生走近历史人物,融进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传统美德,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4 融会贯通,整体把握,进行文化史教学

文化史的教学不同于语文课或是美术课,不能单纯地就事论事,而应该把它与其他历史内容贯穿起来,体现历史课堂的特色。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教师可将历史知识故事化、诗歌化、戏剧化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乐趣。

5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文化史教学

文化史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再加上初一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基础比较缺乏,所以单靠教师讲述比较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此外,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特长,提高教学效果。擅长书法的教师,在讲述汉字的字体演变的时,可以亲自在黑板上创作各种书体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有音乐特长的教师在教文化史中音乐方面的知识点时,完全可以唱起来;有美术特长的教师在教美术方面的知识点时完全可以在课堂中画起来。这样势必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文化史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人文学科,它不仅需要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还应有其他的学科知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在学习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奋勇前进,担负起培育适应新时代的一代人才的重任。

猜你喜欢
文化史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凸显价值:文化史教学的应然追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