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与创新
张胜军、马建富在《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4期中撰文指出,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与培训效能的提高,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予以保障。为此,作者提出建立推行如下制度:
第一,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的资格认证制度。当前,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机构主要有职业学校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所属的一部分培训实体,然而这些培训机构大多缺乏开展培训活动的基本条件,因此,建立培训机构的资格认证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包”开发制度。借鉴欧美等一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供规范、翔实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较好地保障培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改革培训经费投入方式,推行“商业式拨款”的财政投入制度。这样有利于增强培训机构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促使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第四,建立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激励制度,促进“深度合作”。第五,建立“城乡统筹培训制度”,为农村劳动力培训“输血”和“造血”。农村劳动力培训有较强的地域依托性和局限性,因此需要在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并改变传统的城市对农村简单的“资金扶贫”模式。第六,理顺关系,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归口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存在着管理上的困难和混乱,“归口管理”能够使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第七,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评估和督导检查制度。可以通过一些有水平的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中介服务组织等,独立或联合承担农村劳动力培训质量评估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