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职业信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探究

2010-02-17 15:56史华瑾张桂春
职教论坛 2010年7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责任意识信念

□史华瑾 张桂春

中职教师职业信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探究

□史华瑾 张桂春

教师职业信念是教师群体在从事教师职业时所产生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对中职教师而言,职业信念是其走上专业化,成长为“名师”的基本前提。文章从中职教师对自身职业属性的理解和把握、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自身的责任意识、社会地位以及中职学校的管理制度五个方面,探究了它们对中职教师职业信念形成和坚持的影响。

中职教师;职业信念;影响因素

教师职业信念是指教师群体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价值持有坚信不疑的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产生的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工作热情。教师职业信念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教师群体形成有效劳动自律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师群体进行终身学习,从而获得不断进步,走向专业化的重要动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而言,坚定的职业信念的形成同样是其走向专业化,成长为“名师”的基本前提。从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群体的整体生存和发展状态来看,这个群体的职业信念不坚定或缺失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教师群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缺少坚定的职业信念,导致该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职业流动现象频繁。职业信念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群体与个体的发展。因此,探究中职教师职业信念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中职教师职业信念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

职业信念(Occupational belief)是指社会个体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价值所持有的坚信不移的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源源不断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教师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劳动价值方面所产生的坚信不疑的状态。”[1]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群体在中等职业学校这样的特殊育人环境与职业氛围当中所形成的对于本职工作的热爱与高度认同感。教师职业信念的本质是教师群体在从事教育事业时所产成的一种坚定不移的态度,这种态度包括:教师群体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对自身职业角色的喜爱、对自身职业的积极评价、对良好的行为倾向性的感知以及对自身劳动价值和意义的充分肯定。

教师职业信念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而言,该群体只有在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价值完全认同并由此树立起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在其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孜孜以求的工作态度与学习精神,才能为实现其职业目标持之以恒。教师职业信念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信念是中职教师职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

职业信念是职业人对职业发展和职业追求的根深蒂固的想法,它决定了职业目标的实现方式、实现速度和实现程度。教师在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中,职业信念就是源源不竭的动力。教师职业信念使得教师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工作,以支撑职业理想的实现,中职教师若想成为教学名师、学科能手或骨干教师等,设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之后,最终要靠职业信念来推动实现。

(二)职业信念是中职教师职业激情燃烧的催化剂

激情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激情是事业成功者的共同特征。要想获得人生事业的最大成功,必须拥有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激情。信念是教师职业人对其事业成功的坚定的内心能量源,而激情则是进入到潜意识的一种欲望。职业信念是持久的,而激情是短暂的。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客观或主观的因素影响职业成功,但只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就会保障职业激情发挥出巨大的力量,积极克服困难,保持必胜的信心,鼓足勇气去争取事业上的成功。

(三)职业信念是中职教师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能够将你的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毅力。”[2]毅力是信念的外在表现,信念是毅力的内在力量。毅力扎根于信念之中,使得教师在职业上持续发展,决定着教师面对困难、失败、诱惑时的态度。成功孕育在坚持的努力中,职业信念给予教师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而言,职业信念是贯穿其职业发展始终的内在力量,它使得教师表现出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尽职尽责。他们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期能够适应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二、中职教师职业信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教师职业信念的形成除了与其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理想与职业兴趣等密切相关之外,还与其自身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与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而言,其职业信念的形成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中职教师对自身职业属性的理解与把握影响其职业信念的形成

中职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有自身的职业属性,这些“职业属性规定着职教教师有别于其他种类型教师的资格和能力要求,也规定着职教教师职业的发展方向”[3]。这些职业属性是通过职教教师的职业活动要素具体体现出来的,这些要素包括活动对象、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环境等。

“职业教师职业属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职业活动对象的多样性,职业活动目标的多重性,职业活动内容的多变性,职业活动环境的多元性。”[4]中职教师职业活动对象的多样性体现在:教学对象的年龄多样性、学习目的多样性、就职意向的多样性。中职教师职业活动目标的多重性表现在: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指引下,中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一般就业能力,还要根据某种职业或某类职业的岗位要求进行针对性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以及健康心理品行方面加以训练。中职教师职业活动内容的多变性表现在:中职教师必须及时了解社会行业的需要和市场动向,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中职教师职业活动环境的多元性表现在:中职教师的职业活动环境既包括课堂和实验室,还包括实习车间、培训场所等。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这些特殊的职业活动要素,决定了其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师。社会经济发展,行业企业的需求等因素对职业教育起着决定或制约的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内涵有深层次的了解和把握,才能胜任教学任务,才能形成正确的职业信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中职教师对自身职业属性的理解与把握会影响到其对自身职业特殊性的认识,进而影响教师职业信念的形成。

(二)中职教师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影响其职业信念的形成

“事物的本质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5],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定了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职业教育的功能是什么。中职教师厘清这三个问题,既能从根本上区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又能使中职教师对自我角色认知以及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更加清晰化,从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

“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中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6]中职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认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不同,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等的区别,才能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中职教师如果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的联系,比如在一些基本的教育规律方面,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能够辩证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联系工作实际灵活运用,使普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中职教师也只有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原理、功能、价值充分认识,而且对职业教育当前的发展规模、发展状态以及发展前景得以把握,形成正确的职业信念,才能对其职业作出正确的评价,表现出正确的教育行为。

(三)中职教师的责任意识影响其职业信念的形成

所谓责任意识,是指主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职业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职业教育要实现对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较强的责任意识是中职教师树立坚定职业信念的前提和基础。责任意识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责任的教育,就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意识表现在对待教育事业、学校工作和学生的态度之中,以自身的教育教学业绩为具体成果体现。中职教师只有把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幸福感投放到职教事业,才会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不断的热忱和更多的投入。

教师的责任意识还要求中职教师深刻意识到职业教育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学生的发展负责。责任意识的另一个名字就是“爱”,有了责任意识,才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7];才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如果中职教师的责任意识淡薄,会严重影响到其工作和教育学生的积极性,就更谈不上他对职教事业的奉献精神。教师如果不能积极地投身到职教事业中,再谈其职业发展就失去意义。

(四)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影响其职业信念的形成

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人们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对教师劳动的肯定。教师的社会地位具体表现在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社会经济地位两个方面。从教师社会政治地位方面来看,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由职业教育整体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目前,职业教育重要的社会作用还没有被广泛熟知,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普通教育机构中取得“学生优秀的升学率”被给予高度褒奖,“校为生贵”的思想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声誉。中职教育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认可,使得中职教师对中职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但是要从对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评判各类教育贡献,中职教育也是功不可没的。另一方面,中职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还不高,优秀的技术人员不愿意到职业学校当教师,这说明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以教师为荣的体制。从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来看,中职教师经济收入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指出“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工资待遇标准”,这说明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仍然不容乐观。身为中职教师,在知识技能上要达到学历和技能水平双过关,但是在经济收入上(相同水平)却与企业工作的收入相距甚远,这让教师的职业信念发生动摇。

此外,在众多关于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中,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是导致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职业倦怠导致教师过早地进入职业高原期,甚至是衰竭期,失去了职业动力,也使得职业信念变得松懈。

(五)中职学校的管理制度影响教师职业信念的形成

学校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场所,相比社会而言,学校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实际。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方面。学校管理制度的严格或宽松,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师执教的态度以及职业认同感。有调查研究表明:一些学校的制度制定,过分注重量化结果,不做人性化的考虑,将教师逼迫到一种只为达到量化指标而无法实施专业自主权的境地。教师没有专业自主权,就如同教书的机器,很难在教学上有所创新,工作也会缺乏主动性。此外,随着中职招生数量的增加,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展开激烈的“生源争夺战”。有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学校指派的招生任务,到初中学校、社区做宣传和“抢夺生源”工作。临近学生毕业,教师又着手联系用人单位,为落实学生工作或实习单位四处奔忙。这将致使中职教师产生很大压力,无法潜心钻研教学,从而使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减退,进而影响了教师职业信念的持久性。适当地放宽对教师的管理,可以使教师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地把握一种尺度,协调学校管理制度和教学实际的关系,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更能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这样中职老师会对教师职业的劳动价值和意义更加的肯定,提升职业认同感,牢固树立职业信念。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对自身职业属性的把握、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自身的责任意识、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都会对教师职业信念的形成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应着重从上述方面着手,促进中职教师职业信念的形成。

[1]王卫东.教师职业信念问题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8-13.

[2]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从起步走向成功[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3,295.

[3][4]刘育峰.论职教教师的职业属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版),2007,(267):33-35.

[5][6]俞启定,和震等.职业教育本质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355):5-10.

[7]吴伦敦主编.教师专业发展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22.

责任编辑 刘扬军

史华瑾(1982-),女,山西太原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张桂春(1956-),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教育、教育学原理。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职业院校实践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编号:BJA080056)的阶段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张桂春教授。

G710

A

1001—7518(2010)07-0064-03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责任意识信念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