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再开发研究

2010-02-17 15:56杨丽波陈元琳
职教论坛 2010年7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

□杨丽波 赵 玲 陈元琳

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再开发研究

□杨丽波 赵 玲 陈元琳

目前,回流农民工的再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如果能对回流农民工加以正确的引导和人力资本开发,他们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是城市化进程的促进者。文章通过对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再开发的深入分析,提出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再开发策略。

回流农民工;再发展;人力资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大规模跨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社会现象,但中间也出现回流现象。而2008年底到2009年2月,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全国1.3亿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共计有2000万农民工回流返乡。[1]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好,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大批农民工重新回到城市,但仍有一部分农民工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力输出输入地区协调协作机制,引导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有序流动。”这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和再发展的深切关怀。本文对“怎样切实解决回流农民工再发展问题”、“回流农民工最需要什么”、“怎样二次开发回流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等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

一、回流农民工再发展现状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一定影响,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很多劳动密集型和外贸出口型企业出现半停产、停产、关闭、破产等状况,导致部分农民工工作降薪或歇岗甚至失业。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好,一方面给回流农民工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那些具有一定技术和经验的或者年轻的农民工比较快地找到工作,而那些年龄偏大、文化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再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很多沿海地区却出现招工难现象。目前,社会出现就业压力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三:一是经济回暖,东部地区的企业生产订单增加、短期内用工需求迅速加大,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多,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二是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增加劳动报酬、改善劳动条件、享有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难顶成本上涨的压力;三是企业招工对技术工种需求加大,而大量的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相对较低。

二、回流农民工再发展需求分析

由于第一代回流农民工和新生代回流农民工从年龄、学历、价值观、心态等多方面存在不同,他们的再发展需求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分开讨论。

(一)第一代回流农民工再发展需求分析

本文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称为第一代农民工。这批回流的农民工很多从事体力工作,由于年龄或劳动技能的局限返乡。那么,回流的第一代农民工再发展需要什么?首先,需要寻求新的生存方式。生存是人的基本要求,如果生存出现危机,社会安定就容易出现问题。第一代农民工中有很多人年龄偏大,多年来在外一直从事低技术、重体力的工作,没有一技之长。家里的田地较少或已转租出去,没有新的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这部分农民工往往文化水平不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比较慢,他们该如何获得新的生存方式?其次,需要创业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有一些农民工经过城市闯荡多年,经过市场经济和现代产业的磨练,他们有一定的技术和能力,也有一定的经济积累,见识更广、思路更活、视野更阔,他们返乡想自主创业,但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再次,需要多种渠道的信息平台。在信息社会,信息就是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是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农村信息较为闭塞,这将制约回流农民工的再发展。因此,为农民工提供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传播渠道的信息平台显得尤为必要。

(二)新生代回流农民工再发展需求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中国人口的7%,多达一亿人。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年龄一般在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2]: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主创业,他们再发展的需求也和第一代农民工不同。

首先,需要实用职业技能培训。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2008年发布的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5号)》[3]显示,全国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0.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7%,分别比上一代农民工高出8.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尽管有了提高,但同样显示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他们中大多数外出前没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或现代化服务业的基本规范,造成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在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力。我国的城市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而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的影响,极易造成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知识断裂。如果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这些农民工将无法适应新的劳动岗位的要求,更无法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而,急需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其次,市民化素质培养。城市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民工市民化和美国工业人文化主张有相似之处,19世界末,美国出现贫民安置运动,提出“让那些生活在贫民区或来自农村的年轻的文盲能够了解工业,成为工业的主人”。[4]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对象,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但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难题,不在于如何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而是在于如何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应包括“社会身份市民化、生存职业市民化、自身素质和意识行为市民化”,[5]既要靠教育和培训,更要靠农民工的自身努力。新生代农民工需要转变价值观,转换思维方式,提升心理素质和文化水平,要加强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提升自身素质。

再次,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到城市就业的目的不同,第一代农民工普遍将谋生作为首要目标,干的多是城里人不愿意做的工作。而新生代农民工将赚钱看作外出打工的部分目的,他们更希望自己能成为城里人。新生代农民工更接近于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较高,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却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进入正规就业市场的本领,由于职业期望高,导致很多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虽然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做老板,有自己的事业,但很少人为自己的人生做规划。

最后,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他们的劳动供给和就业行为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维权意识、法律意识方面比第一代农民工强,但是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差。许多用工单位表示“现在不少年轻人,在工厂有点不高兴,什么也不想,马上走人。”尤其是新的“民工荒”的出现,很多农民工不断更换工作,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多问题。很多企业均表示要加速现代化程度,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大幅缩减用工人数。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思考短期用工和长期发展问题,提高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新的就业压力到来之前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再发展的策略

人力资本对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舒尔茨在长期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是土地、劳力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他提出 “由于失业使工人所掌握的技能会受到损害,当劳力处于闲置状态时,人力便会退化。”[6]如果不关注回流农民工再发展,不继续开发他们的潜力,势必造成他们人力的退化。回流农民工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一定技能的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自己的草根阶层的作用,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因此,必须采取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切实关心和解决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再发展问题。

(一)建立社会伙伴关系促进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再发展

建立由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社会保障部门、农民工组成的社会伙伴关系,建立一种多向性、多层面的合作,彼此分享资源,互相促进的稳定和诚信的关系,为回流农民工拓展社会资本、学习支持。“社会伙伴关系”(Social Partnership)是西方国家为了协调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所采用的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或范畴。最初,社会伙伴关系是指“由政府、公共机构、私营机构和社会团体形成的战略联盟,这个联盟有助于建立具有创新性的、解决当地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必须有利于当地人民,有助于地方机构的协作。”[7]为促进农民工再发展而建立的社会伙伴关系,有效地调节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使农民工在与企业、雇主的对话中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能够明确努力的方向。通过社会伙伴,回流农民工获得新的社会资本,是其再就业有效的信息来源。在这种社会伙伴关系中,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制定远景规划,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提供支持。

(二)根据不同需求,分层次开展人力资本开发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通过知识、技能、体力来体现其价值,必须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才能有效形成。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他指出“农民向工业的转移,需要相当数量的投资。”[8]劳动力素质越高,就业竞争力越强,就业机会就越多。由于回流农民工的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不同,在开发人力资本方面,应按需求分层次开发。

1.第一代回流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开发。对于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主要从提高基础技能知识(例如,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知识)入手,与此同时加强基础文化学习,使他们能找到技术含量低、用工比较多的职业;对于有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从提高其技术水平、拓展新技能方面着手,为他们提供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的技能培训;对于选择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指导并帮助农民工选择创业项目。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搞好服务,使他们迅速转型为现代农民、自主创业者。

2.新生代回流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开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的到来,城市人口数量下降,从事生产一线的人口也日趋减少,新生代农民工是未来城市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产业工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技术工人,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首先,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开发的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再发展工作,依据法律规定规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其次,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和技术适应性。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所提高,但其综合素质与市民相比又有着明显的不足。随着城市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新型产业需要具有相对高知识的产业工人,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这些农民工将无法适应新的劳动岗位提出的新要求。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及相关技能知识培训,使该群体具备从事现代职业活动的劳动技能与核心职业能力,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但是,教育培训要注重个性化。不同行业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有很大不同,面对个性化的需求,农民工培训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只有一份教材、一个模式。再次,开展敬业精神、社会道德教育。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责任感、敬业精神比较差,在遭遇政策歧视、社会排斥和权益受损时,更容易引起群体利益冲突与社会对抗。因此,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法规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其职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另外,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现状,建立比较完善的统计跟踪制度,充分了解青年特别是未成年农民工的流动情况,然后进行相应灵活的教育资源分配。最后,教育培训要注意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规划,加强职业指导的力度,使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观和合理的择业观,使其准确定位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增强自我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发挥各类职业学校的职能,力争培训内容与回流农民工所需有效对接

职业学校的自身特点和使命,责无旁贷承担着提高回流农民工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工作。职业学校要根据回流农民工的知识文化水平、工作经历,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下,实行适合返乡农民工特点的教育方式。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文凭发放等方面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时调整办学方针和办学思路,本着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实现与回流农民工职业发展的有效对接,才能真正为回流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

(四)充分发挥企业在提高回流农民工素质中的作用

企业是吸纳农民工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民工创造生产价值的受益者,企业责无旁贷应该承担提高回流农民工综合素质的重任。企业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应该有“今天义务培训,明天获得优质人才”的胸怀。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和农民工现状,制订中长期培训规划,将培训与职业技能、素质培训、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相结合,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质。

(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教育,满足回流农民工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应该完善教育资金的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化回流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意识。推行行业准入制度,引导回流农民工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以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持久开展下去。

(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体系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难于满足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需要。远程教育具有跨时空、资源共享和整合的特点,可以高效地满足农村职业教育的要求。[9]同时,针对农民工需求,通过远程教育网、远程教育频道以及各级终端站点远程教育信息发布平台,适时发布相关用工信息、创业资讯,为农民工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帮助和扶持回流农民工的政策措施。

回流农民工的再发展,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通过对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本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工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分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1]国家统计局.返乡农民工呈现四大特点[J].当代中国人口,2009,(1):39-40.

[2]新生代外来工的期望与尴尬[EB/OL].http://www.sun0769. com/news/dongguan/shms/t20060308_87430.htm2006-03-08,2010-03-07.

[3]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5号)[EB/OL].http: //news.enorth.com.cn/system/2008/02/27/002880023.shtml. 2008-02-27,2010-03-07.

[4]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

[5]刘传江.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EB/OL]. http://www.eywedu.com/Renkouyanjiu/rkyj2008/rkyj20080507. html.2008-05-07,2010-03-07.

[6][8]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3-14.

[7]Terri Seddon,Stephen Billett.Sustaining effective social partnerships [EB/OL].http://www.ncver.edu.au/research/proj/ nr05004.pdf.2008-05-18,2009-08-23.

[9]杨丽波.国外远程职业教育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8,(8):121-124.

责任编辑 肖称萍

杨丽波(1971-),女,黑龙江绥化市人。大庆石油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远程职业教育。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远程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544016,课题主持人:杨丽波。

G725

A

1001-7518(2010)07-0018-03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新生代“双35”09式
职业写作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我爱的职业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