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凌云,杨 军,李 燕
(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内一科,四川眉山 620010)
乌头碱类属植物毛莨科,包括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搜山虎、附片等,在四川民间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常因炮制不良,服药过量中毒。乌头碱在消化道及皮肤破损处易吸收,主要从唾液及尿液排泄,其吸收和排泄都很迅速。中毒主要损害为心脏,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笔者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乌头碱中毒15例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本组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5~75岁,平均60岁;15例均出现心脏损害;服药至发病时间均在1 h之内;均因饮用自制草乌、川乌、附片泡酒或饮用中药偏方而中毒;患者就诊时间在2 h内,均收治心内科。
中毒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四方面。前两个系统临床表现与迷走神经强烈兴奋有关。心血管系统15例均有症状,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失常、显著心动过缓3例,余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12例,休克2例。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音高亢等7例,大小便失禁3例,共占66.7%。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湿啰音5例,共占30%。神经系统表现为头昏、唇舌发麻、四肢发麻伴牙关紧闭、抽搐等8例,共占55.6%。所有患者皮肤湿冷、瞳孔缩小、四肢麻木。
①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②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病情补液扩容,纠正低血压,维持循环稳定。大量补液、升压效果不好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用药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给药浓度。③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床旁心电图。④洗胃。⑤建立通道后第一时间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0.5~1.0 mg,每15分钟评估1次,静脉注射0.5~1.0 mg以期阿托品化,总量4~16 mg。以个体化用药及消除迷走神经强烈兴奋引起症状为准。⑥心律失常而血流动力学稳定者不予抗心律失常治疗,有血流动力学异常者予电复律或可达龙、利多卡因处理。通过控制频发多源室早,终止室速发作。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首先给一个负荷量,然后予以维持静滴。应用利多卡因,首剂为50~100 mg,间隔5~20 min重复1次,1 h内不超过300 mg,此后每分钟1~3 mg静脉滴注维持 1~2 d,24 h 总量为 450~3000 mg。⑦镇静止抽,保持呼吸道通畅。乌头碱中毒可引起阵发性抽搐,牙关紧闭,此时积极静脉推注安定,同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15例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6 d,平均住院3 d。
乌头碱中毒症状涉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其中致命伤害为心血管系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其心电图呈多行性改变,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可表现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严重可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机制:乌头碱是强烈的迷走神经兴奋剂,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使窦房结、房室结自律性降低,房室束、房室结传导速度下降,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或加速性室性心律[1]。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类似于严重的病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情况下出现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2]。笔者观察到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同样是高迷走反应综合征,但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故心律失常病因不能全由高迷走反应解释。事实上与乌头碱提高心肌细胞兴奋性、诱发室内异位节律点、呕吐所致电解质紊乱以及在高龄患者中存在基础心脏病也是其原因。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窦房结、房室结自律性以及传导系统传导性未解除情况下,单用电复律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非常困难。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并非阿托品使用禁忌。诚如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病窦综合征患者置入起搏器后室性心律失常 (室速、室扑)随即消失,主导节律(窦房结)及传导系统传导性的恢复是治疗的基础,故迷走神经兴奋药物(如阿托品)是抢救乌头碱中毒的基础。同时也能减轻气管及肺泡腺体分泌,减轻呼吸困难,减轻因胃肠道平滑肌紊乱及腺体分泌增多造成的呕吐、腹痛、腹泻症状[3],改善微循环状况,减少休克的发生。对于老年、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特别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对病因处理外宜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不宜选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心律平)。
乌头碱中毒的诊断并不困难,救治中正确、足量使用阿托品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4],保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快速心律失常并非阿托品使用禁忌。
[1]李惠萍,张菊香.急性乌头碱中毒救治[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1):26-28.
[2]陈颢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46-847.
[3]阿克曼.阿克曼外科病理学[M].回允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64-2065.
[4]孟宪丽.阿托品治疗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30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8,11(25):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