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探析

2010-02-17 15:24姬玉媛
职教论坛 2010年23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青年教师院校

□姬玉媛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能力如何,取决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质量。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是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优质的教学服务,当然也就培养不出优异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更多注重的是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学历层次高学历化、专业能力强以及学科带头人等方面的建设与培养,而对于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却处于一种劣势地位,而且时常被忽略,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恰恰正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针对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状,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一、加强高职院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这是一项光荣而又特殊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在这一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中,扮演着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而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的教师处于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位置,其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果你是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那么你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的品德成长、思想成熟中发挥着重要的表率作用。反之,如果你在思想、品德、举止、言行等方面存在着某一明显缺陷,则可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国历来重视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古人云:“身无道德,虽吐辞为经,不可以信。”意思是“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学识渊博,而且要品德高尚,这样才能被世人所信任。”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道德水平还是较高的。但在市场经济“金钱万能”的新形势面前,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目前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教师的思想道德意识逐渐淡化。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和调节下,人们更加注重利益、效益、效率,许多高职教师的主体意识、行为意识和拜金意识也不断增强,从而导致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越来越流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都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诸如社会秩序不稳、道德规范失衡、收入分配不均、文明建设失衡、形式主义浮夸风现象盛行、娱乐文化低俗、高雅艺术被淡化等现象。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对高职教师的心态造成影响,甚至被误导。一些教师淡漠政治,淡漠道德信仰,忘掉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他们更加注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信念,对青年学生的成长与教育经常是“事不关己、听之任之”。尽管他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但他缺乏事业心、责任心和必要的人格素养。这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是极不相符的。[1]

二、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

首先,在思想建设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所承担的责任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为高职教师不仅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而且也是学习、宣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表率者和主力军。在学习上,高职教师应当把这些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得更加深入、全面,将思想政治理论理解得更加透彻、准确;在宣传上,高中教师不仅是思想建设理论的武装者,而且也是思想建设理论的宣传者;在运用上,高职教师要领会思想理论的精髓和精神实质,并能创造性地分析研究、解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学生思想建设上,高职教师要用科学的思政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坚持做到“思维有自由,方向得准确”;在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教学中,决不容许出现不加批判地将 “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去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引入课堂,也决不容许教师用资本主义自由化的思想去影响学生。当前我国的思想理论战线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相当激烈,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时刻没有忘记对中国进行在军事、经济、宗教、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干扰,时刻没有忘记颠覆我们的政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建设不被影响,对教师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因此,高职院校对教师贯彻落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非常重要。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对青年教师在这一方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这种认识与重视不够直接反映出了当前高职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还不够到位,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的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2]

其次,在道德建设方面,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素养建设。第一,高职院校领导要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力争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服务师生的宗旨和精神,使老师们都能够牢固树立起热爱教育、投身教育、献身教育的理想信念。第二,高职院校领导要培养教师优良的社会公德。教师行业是一种特殊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更应该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为人师表”给教师提出了“时时树形象,处处做表率”的要求,通过教师的言传和身教将直接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把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并得以发扬光大。第三,高职院校领导还要培养教师优秀的科学品德,每一位教师都要把“勤奋治学、事实求是、追求真理、开拓进取”的精神作为其自身科学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这种优秀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处事作风,对学生的成长成熟影响很大,同时也是当前培养青年一代所必需的品德与素质。[3]

三、加强高职院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的历史时期内,高职院校该如何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如何发扬我国教师队伍的优良作风,如何探索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如何培养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归纳总结了以下五方面的措施:

第一,高职院校要坚持与时俱进,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与客观现实要求紧密的结合起来。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教师的师德培训、专业进修中得到提高,在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工作考核中得到具体体现,并与教师的职业技术任职资格认定结合起来。教师之所以被世人公认为是所有行业中最为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是因为她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先进思想、先进知识和先进科学的拥有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在我们的国家中,教师如果不以“先进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武装自己,去引导学生,那么他就担负不起培养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事业者和接班人。所以如果教师教育学生中一味地坚持并传播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那么他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亵渎,对国家政治权利的破坏,对人民健康思想的罪过。[4]

第二,高职院校领导要注重对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重新塑造。因为这既是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当前,青年教师正日益成为每一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导力量、中坚力量、核心力量。由于他们和学生的年龄相近、思维相似、志趣相投、接触较多,在某些问题的思维方式、处理方法上与学生肯定会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因些,青年教师的言行举止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肯定有着巨大的影响。学校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成熟,为让他们向优秀教师方向发展创造条件,培养青年教师的优良的思想品德。一方面学校要为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排忧解难,尽量给他们提供或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的自我道德修养,激发教师们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增强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自我道德建设如果要开展方式很多,如组织“师德建设”学习班,开设“职业道德”修养课,选择“资深教授”传经送宝、开展“道德实践”行动等方式,要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自觉形成一种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道德情操。当然,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样也离不开典型榜样的力量。在青年教师素质培养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拜师结对行动,充分发挥治学严谨、品行兼优的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采取“传、帮、带、补”等方式,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三,高职院校要加快思想道德建设立法步伐和课程建设步伐。我们知道,只有高质量的思想道德素养才能孕育出高素质的高职院校教师。随着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及随着教师年龄的不断增长,进而会使其整体道德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通过制定高职院校德育的立法,可以把高职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使职业院校的德育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依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高职院校要加快高职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步伐。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主管部门在新的教育形势、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正在进行各门学课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在新的思想道德建设课程标准里,重点提出了要贯彻“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并对高职教师成长的多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师德修养、知识结构、业务素养、师生互动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旨在督促、引导、激发高职教师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

第四,高职院校要加快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5]首先,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中,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教师们内在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教师同时具备德、才的前提下,要突出高职院校教师的特色,积极引导大家共同探索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发扬教师的锐意进取精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以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其次,高职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每一位高职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优良的教学风格、积极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每一位教师都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中去,每节课都要尽力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堂热情洋溢,课后教学反思”,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适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反思情况,通过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教改探究,从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另外,在教研活动开展和参与方面,学校要对待所有教师一视同仁,争取每门课程的老师都能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能走出校门当然更好,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做到“在听课中学习,在评课中思考,在讲课中进步”,大家集体备课,集体探究,共同进步。

第五,高职院校要健全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培养教师的工作热情。首先,为了兼顾每一位教师的即得利益,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激情,学校有必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切实可行的评价考核体系,对教师的业绩进行严格、科学、公正的考核。具体可建立由专家督导、领导评议、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四方面共同组成的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评价考核机制,对每一名教师都进行“德、能、勤、绩”等指标的考核,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有所侧重。而且其考核结果,直接作为今后领导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和晋升、出国的进修与深造、“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的选拨等各种荣誉称号的授予、以至奖金、津贴的分配等同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作为教职工考评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和条件。其次,除了建立考评机制,学校还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按照“按劳分配,优劳优酬;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推进学校的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良好风气,树立榜样的力量和人才的正气。[6]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真正实现“一流的人才,做出一流的贡献,得到一流的报酬,享受一流的待遇”。

综上所述,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首要前提。高职院校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才能完成历史赋予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

[1]赵青山.实践与探索——研究生德育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6.

[2]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吴铎.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胡立强.基层电大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6]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人[2005]10号,2005-9-24.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青年教师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