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少敏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个学生发展,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教育部颁发的修订后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目标。经过实践,笔者最深的体验是师生平等交流,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线。
传统的教学注重师道尊严,教师至上。这一做法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政治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道德素质。在课堂上笔者最喜欢说的就是:“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谁还有问题请站起来说?”学生回答的问题有时出人意料,有时幼稚单一,有时与正确思路恰好相反,即使这样笔者也不会发怒,而是换位思考,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成长。对于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笔者会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新奇想法,笔者会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吧?”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笔者会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
在工作中,笔者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如讲“公平竞争原则”时,一位学生举了一个例子,新飞冰箱广告词的细微变动,即“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后来改成“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为什么改广告词?和学生一起讨论,联系生活,了解了公平原则的重要性。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时,引用学校刚刚发生的学生间打架,家长来帮忙的现象,讨论家庭保护的重要性。在讨论中,有错的学生改正了错误,家长和其他学生也从中受到教育,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对学习法律的热情更加高涨。
初中生好奇好胜,但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为此,在上课时,应以饱满真挚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图片、幻灯、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交替进行,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环境。在讲到“孝敬父母”一课时,笔者引用许多名人的事例,与学生一起品味、诵读,然后又一起讨论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紧密联系自己对父母的养育、感激,在同学们心中激起感情共鸣,他们们也纷纷举手,回忆父母的恩情,感悟自己对父母的一些错误做法,真正达到情理交融,润物无声。
如在学习“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一课时,根据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结合教材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违法行为包括几种情况?违法行为分为几大类?一般违法和犯罪怎样区分?生活中的实例?在此基础上,带着问题去学,去思考,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1)讲授新课之前,由学生按照事先的安排进行5分钟的时事评述演说,这一形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符合政治课教学的初衷。2)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将班级分成4~5人一组的小组,小组长轮流担任,小组长负责检查督促本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一起预习、复习,一起提出问题。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发表小组的见解,或与其他小组展开竞赛、评比。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互相切磋,有了一种归属感,一种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精神。3)活动课可以采用辩论赛、社会调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如在学习“道德和法律哪个更重要”时,笔者将正方辩题拟定为“治国和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反方辩题为“治国和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道德”,在辩论的实战演练,学生们学到了辩论技巧,更重要的是对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两者不可偏废有了更深一层深的认识。学生自己当主持人,自己当裁判,自己当观众,参与性极高,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