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觉”还是“错觉”——《落日的幻觉》献疑

2010-02-17 14:20宋文召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2期
关键词:人教社错觉幻觉

宋文召

《落日的幻觉》是人教社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编在第20课。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人们一定会认为其中写的是虚幻的景象;但当读罢文章,才知道文中所描写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客观景物。

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两种自然现象:“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它缓缓降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扁扁”。文中的这两种现象,一是写太阳的大小变化,二是写太阳的形态变化。作者认为“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其实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 000多年前就有了。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就曾讲过一个“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可以这样说,不论太阳的形态“变化”,还是太阳的大小“变化”,抑或太阳的远近“变化”,都不是课文的作者所言的“幻觉”,而是人们生理感官上的错觉。

究竟是“幻觉”还是“错觉”?只需弄清这两个词的含义就非常明白了。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

【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错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上面的释义,可以这样理解:“幻觉”的事物就是幻想,是虚假的,是客观上不存在的;人们“错觉”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根据词典的释义,再看课文中描写的景象,中午的太阳也好,傍晚的落日也好,大也好,小也好,圆也好,扁也好,都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哪里来的“幻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课文中所说的“变化”呢?究其原因是“错觉”使然。

太阳为什么会变“扁”,课文用科学的原理解释得较为清楚:“这是由于光线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的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作者的解释也有力地说明,太阳变“扁”并不是“幻觉”,因为“幻觉”的东西往往不能用科学的道理来解说。即使是“海市蜃楼”,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也是“错觉”。

至于“挂在空中”的太阳看起来“小”,“落日”看起来“大”,这也不难解释。在物理学上有“光渗作用”:当太阳在地平线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显得明亮;而在空中时,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就使人们看起来落日要比悬在空中的太阳大些。另外,太阳悬在空中,在浩浩苍穹没有任何参照物,加之光芒刺眼,人们不能细看;而处在地平线上的太阳,有房屋、树木等作参照,看起来也舒服悦目,自然显得大。这也是造成太阳有大小的“错觉”的原因。

生活中,容易使人产生错觉的现象是很多的。比如,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弯的。实际上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再如,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上,紧盯着附近一辆缓缓行驶的列车,过一会儿,会感觉自己所乘坐的列车在走。当转眼再看其他静止的事物时,才会觉察到这种“错觉”。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对于处在不同时间、不同方位的太阳,其形态、大小的“变化”,并不是十分深奥的物理现象,课文作者把“错觉”用作“幻觉”,也许是无意的笔误;选入教材时却并未加以纠正,那就是教材编者的审察失严;而《教师教学用书》也跟着“幻觉”起来,那就是以讹传讹了。

在此,笔者建议:人教社再版时,应将《落日的幻觉》改为《落日的错觉》。

猜你喜欢
人教社错觉幻觉
王占春学校体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人教社70 周年:始于筚路蓝缕,志在止于至善
真实的幻觉
当代艺术家处于自以为是的幻觉中
远方
错觉极限
小学生质疑人教社的精神值得赞扬
有趣的错觉逗图
有趣的错觉逗图
春天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