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青
1995年6月至2004年9月,年龄在27~43岁,女扎时间1~13年,因生育两个孩后行女扎术,术后因其中1个孩子死亡,经行政部门审批同意作复通术,并在术后两年内得以随访共316例。
详细询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B超检查,常规化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白带常规、男方精液常规。
均在月经干净后3~7d。
通过术前咨询让受术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能存在风险,特别是要客观告知手术的成功率,鉴定手术协议书,术前禁食10h,术前导尿并存留尿管,手术器械准备除妇科腹部探查术器械外,另准备显微镜及显微外科器械及支架导管一根。
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在持续硬麻下常规消毒铺敷,选耻上3~4cm作长4~5cm横弧形切口或直切口,依次进腹,探查盆腔子宫附后件后将子宫稍托出用阑尾钳固定圆韧带或在子宫后壁垫盐水纱布,充分暴露术侧输卵管,在结扎部位浆膜下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切开浆膜后的操作均在显微镜下,钝性分离浆膜使结节暴露并让管的两盲端裸露0.5~1cm,切除瘢痕结节暴露正常管腔,从伞端插入麻醉导管连接两断端至子宫角,在显微镜下用0/8无损伤缝合线在支架底两端6点处贯穿肌层和黏膜,依次在12、3、9点各缝1针,根据吻合部位的管腔情况酌情在两针间加强缝合一针(加强针只缝肌层,不穿浆膜),然后将浆膜层对合后整齐间断缝合,通水试验后拔出导管,吻合完毕腹腔注入低分子右旋醣酐100mL十庆大8万单位+氟美松5mg+糜蛋白酶5mg后依次关腹。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7d,第7天拆线并作输卵管通液,嘱下月月经干净第3~7天到站作第二次通液并告知随访时间。
所回访的316例中,有277例复孕,顺利分娩有275例,有2例自然流产(原因不明),复孕率87.6%,39例未孕对象作输卵管造形,35例显示完全通畅,复通率98.7%。
输卵管吻合后长在5cm以上有296例,复孕259例,复孕率87.6%,管长在5cm以下18例,复孕率为0。
输卵管结扎部位在峡-峡部的有201例,复孕190例,复孕率为95%,在峡-壶腹部结扎的有75例,复孕60例,复孕率为80%,在壶腹部结扎的有39例,复孕27例,复孕率为69.2%。
从手术中可看出,结扎结节大且浆膜损伤大的多数是结扎术行折叠结扎切断法(普氏改良法)结扎结节小浆膜损伤少的多是行抽芯包埋术,行抽芯包埋术的238例,复孕222例,复孕率为93.4%,行普氏改良法的74例中有55例复孕,复孕率为74.3%。
35岁以下的213例中复孕192例,复孕率为90.1%,35岁以上103例中,复孕85例,复孕率为82.5%。
结扎5年以下的176例中,复孕154例,复孕率87.5%,结扎5年以上140例中,复孕121例,复孕率为87.1%。
3.1 输卵管复通术的复孕率与吻合后的管长有很大关系,术后管长在5cm以下的复孕率为0,管长在5cm以上病例复孕率为87.6%。
3.2 输卵管结扎部位的选择直接影响复通术的效果,峡部结扎是复通术最佳的部位,因其管腔虽小,但肌壁厚,口径一致,内膜褶矮,纤毛少,复通术时层次清对合好;峡-壶腹部因管腔口径不一致,对合不整齐,壶腹部纤毛多长,可能会影响纤毛的摆动功能;壶腹部的吻合也存在管腔大肌层薄,腔内纤毛多等原因,也有存在易复通但不易复孕,输卵管的功能不能恢复的问题。
3.3 复通术的复孕率与受术者的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年龄在35岁以下者,身体状况卵巢功能等都有优势。
3.4 复通术的复孕率与结扎时间的长短无明显关系。
综上所术,输卵管复通术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输卵管吻合时的条件,其中输卵管的长度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输卵管只有在5cm以上才有受孕的机会;结扎时在输卵管的峡部并且是做抽芯包埋法,瘢痕小管腔浆膜损伤小,输卵管不扭曲等也是复通复孕有利条件。接受复通术的对象都迫切希望能吻合成功,但手术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手术医师的技术,这就要求每位计划生育医师在施行女扎手术时都应按常规操作,要为受术者可能承担复通术的风险考虑,尽可能的保留管长,结扎部位应在输卵管峡部且施行抽芯包埋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女扎术的质量,也为以后可能出现的复通术提供良好的管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