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与维吾尔木卡姆的“可持续传承”

2010-01-20 09:26何晓兵
广播歌选 2010年8期
关键词:木卡姆维吾尔新疆

何晓兵

近年来,由于有幸担任新疆师范大學和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的缘故,我每年至少到新疆一次,由此对新疆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然而,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这里民族文化的多元、奇异与厚重。不知是谁说过,上帝总是把最珍贵的宝物藏在最偏远的地方。此言不虚,如木卡姆。

木卡姆(Muqum)是一种集诗、歌、乐、舞于一体的古老乐舞,广泛存在丁中亚、南亚、西亚及北非各个以绿洲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之中,它是各民族文化近千年来相互交流融合的特殊产物。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支,是一部维吾尔族历史和哲学的结晶。

但是,在20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大转型中,这颗风华绝世的明珠曾差一点被掩埋于大漠戈壁的黄沙之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维吾尔木卡姆已濒临灭绝之境。其时在整个新疆,只有英吉沙县乌恰乡一位70多岁的维族艺人吐尔迪·阿洪能完整地演唱“十二木卡姆”套曲。为了让这颗蒙尘明珠宝光重现,从五十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及学术界动用了多种手段,开展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抢救}生保护保存工作。如在1950年初,国家文化部紧急派出音乐家万桐书、刘炽等组成“抢救工作组”,用一台钢丝录音机录下了吐尔迪·阿洪的全部唱腔。录制完不久,老人便与世长辞了。

近60年来,国家对维吾尔木卡姆的当代传承的确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其方式主要限于目的在抢救性挖掘保护的运动式传承和博物馆式非活体的“儡态传承”,这两种传承方式固然有其优点和作用,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即传承机制的不稳定性和传承行为的不可持续性。

九十年代中叶,维吾尔木卡姆的传承开始出于对“可持续性”的诉求,而向学校教育范畴拓展。人们开始发现,维吾尔木卡姆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所能获得的最大好处,一是其具有法律(教育法)保障下的持续性与广泛性传承之可能;二是更容易保全传承对象的“活体”性质,此可约称为“可持续传承”。

这种非系统化的碎片点缀式的高校木卡姆教学,在新疆艺术学院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中期,直到1996年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在音乐表演专业之下设立了“木卡姆演唱方向”,建立起由维族本科学生组成的“木卡姆表演艺术班”,才使得维吾尔木卡姆以系统化和规模化态势,正式进入新疆高校艺术教育系列,从此开创了木卡姆的高校教育传承方式和传承体系。据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党总支书记热扎克·努尔介绍,“木卡姆表演艺术班”迄今已招生5届,毕业和在校的学生约百余人,一些毕业生已经成为新疆各地维吾尔木卡姆传承的骨干。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木卡姆专业教师。如苏来曼·伊明教授,自从教40多年来,悉心学习研究维吾尔木卡姆,发表了《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音乐结构》等多篇木卡姆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写作了与木卡姆教学相关的教材,主持的科研课题“木卡姆教学、科研实践新体系的构建”获得新疆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还有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木卡姆教研窒主任米吉提·尤努斯副教授,他是新疆艺术学院“木卡姆表演艺术班”的首任教师、著述颇丰的木卡姆研究学者,也是著名的维旗乐器弹拨尔演奏家。

2010年6月,我带着3名研究生到新疆拍摄有关维吾尔木卡姆高校教育传承的纪录片,曾在新疆艺术学院拍摄了一台完整的《乌复克木卡姆》,其表演者就是“木卡姆表演艺术班”的教师和学生。他们所有的演唱与演奏都没有乐谱和文字提示(须知其中的歌词大都是极其深奥难懂的维语古诗词),完全是依靠长时间的背诵和练习而掌握了这个难啃的“古董”,其唱、奏表演的传统艺术风格非常纯正。这些教师和学生非常敬业,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演唱中,没有任何人提出要休息一下。在拍摄前,我们不知道这一套木卡姆的完整时长,以至让演员们站在舞台上毫无停歇地演唱了135分钟。歌声刚歇,全体演员已累得瘫倒在地。至今我想起这场堪称“残酷”的演出,心里还感佩和内疚不已,只能借这篇文章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抱歉。

在外聘知名音乐学家周吉研究员、赵塔里木教授、肖学俊副教授、管建华教授、陈明道教授和本院的张欢教授、付晓东教授、崔斌副教授、巴吐尔·巴拉提博士等老师的指导下,该院研究生已撰写出一批有相当学术质量和价值的木卡姆研究论文,如谢万章的《<纳瓦木卡姆>唱词阿鲁孜格律对旋律节奏的影响》、王建朝的《新疆和田<十二木卡姆>传承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罗瑶的《哈密木卡姆中女鼓手溯源》等等。此外,新疆师大音乐学院的教师也积极投入到维吾尔木卡姆的研究之中,并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如张欢教授的自治区级课题《新疆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调查研究》、崔斌副教授的《在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族学生中对木卡姆音乐知识的调查报告》、王生耀和赵秀芝教授的《<吐鲁番木卡姆>及其节拍节奏特征》。

我们在新疆师大音乐学院,也拍摄了一台专门为我们组织的木卡姆教学演出。与新疆艺术学院的木卡姆演出不同的是,这台木卡姆在演唱和器乐演奏的同时,加入了与之相结合的舞蹈元素,真正复现了维吾尔木卡姆“歌、乐、舞”三位一体的原貌。新疆师大音乐学院开设了舞蹈专业,在这台木卡姆表演中领舞的演员,就是该院优秀的青年维族舞蹈教师买尔哈巴老师。小买老师的舞蹈刚柔并济细腻传神,深得维吾尔族传统舞蹈之三昧,让我们从中领略到木卡姆艺术中得之于视觉的另一重美感。此外的出彩之处,是在这台教学演出中,新疆师大音乐学院院长张欢教授在舞台上,即席进行了颇富学术意义的现场讲解。他以语言讲述和现场演示的方式,将维吾尔木卡姆的乐器、演唱、舞蹈以及在场的木卡姆艺术家们,面对我们的镜头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真如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现场教学课。我想,这也是木卡姆高校教育传承的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吧。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高校教育传承系统的建设,迄今不过才14年时间,便犹如一个刚刚步入花季的少女,虽然尚显青涩,却已明艳照人。在新疆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学校,就维吾尔木卡姆的教育传承已经订立了许多计划和措施,譬如在喀什艺术学校、奎屯艺术学校和阿克苏艺术学校开设“维吾尔木卡姆专修班”,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联合招收维吾尔木卡姆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如组织编写各种维吾尔木卡姆教材,在艺术类学校开设《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课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有关木卡姆的内容,等等。由于学校教育渠道的介入,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理由相信,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获得“可持续传承”光明前景的实现,已是一件指日可待之事。

猜你喜欢
木卡姆维吾尔新疆
探析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在新时期的传承发扬路径探讨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新疆多怪
乐舞之魂木卡姆
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园
被木卡姆勾走“魂”的人们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