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其核心就是社会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在促进社会群体的认同中起着主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社会思潮多样性的背景下,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通过核心价值观认同,来促进社会认同。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公共政策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大众文化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 B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09)06009404
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由于意识形态有着鲜明的社会价值倾向性,因此被一些人视为“瘟神”,唯恐避之不及,但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这是无法否认的,否定意识形态的人,其实是以他们所主张的意识形态来否定其所反对的意识形态,只不过他们把自己主张的意识形态伪装成无价值倾向的所谓中立观点。否认意识形态存在的直接结果,是否定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体系。而缺乏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引导,社会就会缺乏最根本的粘合剂,就会走向激烈冲突和分裂。因此,当前我国理论界和思想教育界需要对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内容和特点作深入的分析,不能简单地推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而应探讨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推动各社会群体和民众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为实践科学发展观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一、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
本文所说的社会认同是指政治认同,是一国(或地区)中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对国家(或地区)的重大问题和公共事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和主张。社会群体的划分,首先是基于经济利益,如孙立平等将中国社会利益群体分为特殊受益阶层、普通受益阶层、相对利益受损阶层和绝对利益受损阶层。[1]因此,讨论社会政治认同就是讨论不同利益群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认同。
按照《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解释,“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和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2]。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人们关于现实世界的信念、假设和期望,人们借助意识形态作为标准或模式来选择不同的决策路线和行动方案,特定群体的人们对其意识形态常常深信不疑、甚至情有独钟,以之作为价值评判的根据。
意识形态是反映一定社会利益群体追求的思想观点。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包括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及现状的基本判断以及实现本利益群体的基本政策指导。首先,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包括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体现了该利益集团的追求(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由于当代社会呈现利益群体多元化,每一个利益群体的目标追求都受到其他利益群体的制约,因而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非常复杂,具体的人类社会必然是有着各方面的冲突和矛盾,正是意识形态的理想激励着人们不断地解决矛盾,向着理想逼近。因此,对这种理想的追求就是信仰,与宗教信仰的非理性崇拜不一样,意识形态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
其次,意识形态作为对利益群体行动的指导,除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标准外,还要根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历程,以此来论证本社会群体存在的合理性,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对现存社会秩序作出判断和解释。例如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代表了既得利益的强势集团,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提出了自由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这种看似自由的理念其实预设了少数既得利益者的优先权。在经济上,一切由市场决定的所谓自由经济制度保证了已经占有先机的少数人(在全球范围内则是少数国家),通过攫取大多数人(或国家)的所有,来扩大自己的财富,这正是所谓的“马太效应”。而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自然要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反对一切由市场决定,奉行公平基础上的自由的理念,通过人民民主的方式来公平解决社会分配问题,从而推进社会发展。
最后,为实现本利益群体的诉求,任何一个利益群体必然要提出代表自己的政策主张。作为一种观念的集合,意识形态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并非任何一个利益群体的政策都是公共政策,只有掌握政权的利益群体所制定并推行的政策才是公共政策。人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主体,公共政策提供一种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在政策制定主体一方的意识形态中,公共政策首先有一种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是由制定者的意识形态决定的,而一项公共政策能否被其“消费者”所接受,甚至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的身份能否得到认同,也是由公众的意识形态决定的。一项公共政策出台后必先得到公众的认同才能得到执行,因此,政策认同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前提。认同是一种主观意愿的表达,这使得意识形态在政策认同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意识形态的结构内容,意识形态源于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这是根本的目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这一诉求。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意识形态对现存社会秩序作出判断和解释。这些理论上的内容最终都要落实到实际的政策中,利益群体的政策才是他们利益诉求的真实体现。当然,具体到不同的群体和政治团体,对平等、自由的内涵又会有不同的规定。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同其实真正体现在对现存社会秩序作出判断和解释中,对执政者而言更主要地体现在公共政策中。这样一来,执政者为了推行公共政策,往往会寻求能够被广泛接受的价值观体系来整合社会的认同,以最小的阻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社会认同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个人的政治行为往往可以归因于他的阶级或民族认同,这即是说他认同他所处的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和伦理准则。人们需要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能为人类体验世界确立某种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人们对各种选择的判定标准,没有这种价值标准人们就会在各种眼花缭乱的现象面前失去选择能力,从而无所适从,或是跟着感觉走,失去了认识世界和体验世界的可能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由于利益群体的多样性,为保持社会的稳定,需要一种能够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综观世界各国,凡是陷于分裂或党派激烈冲突的国家或地区,都是由于缺乏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不可调和的冲突都是意识形态冲突的结果。
意识形态在促进社会认同方面具有三项功能:第一,解释社会现实,阐明人生的意义;第二,提供评价事物的一致性标准,并把它们作为社会和文化的导向;第三,提供行动方案,进行社会动员。卡西尔说过,人是符号的动物,意识形态正是这样的符号系统,它既能综合性地满足人类认知、情感、想象、理解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又能高效率地控制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态度与行动,并为人类生活提供适当和适度的行为模式。尽管意识形态有时有掩饰的成分,但在国家政策中意识形态并不是多余的。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能想象,甚至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没有意识形态而存在。”[3]
每个社会都有穷人和富人、强者和弱者,某种意识形态就可能是辩护或谴责这种情形,从而为社会的和谐与冲突、个人的满足或不满提供证据。在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随着公有制的一统天下,人民大众都是企业的主人,因而意识形态是单一的。随着历史翻过“文化大革命”这一页,统一的革命阶级意识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兴起。阶级意识让位于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也要通过意识形态表现出来,通过意识形态来呼吁。如果我们放弃主流意识形态,没有一套核心价值体系来统合各个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就有导致社会分裂的危险。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表明,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堵住了重回极“左”的道路,顶住了新自由主义的压力,才有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群体价值观能促成对群体的认同,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则能达到对国家的认同,使得政府的政策得到国内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呼应,有助于归属感的形成,它是国家认同的工具。国家利益最终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中,而主流意识形态一经确立,则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排他性,它决定了本国民众当前和今后的价值追求和取向,从而也决定了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和选择。由此可见,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利益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国家利益的具体内涵发生多大变化,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都不会消失。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措施建议
通过前述意识形态的形成与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认同的功能,可以认识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性,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应对新的挑战,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本文试提出以下建议。
1. 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实质上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和自身利益对各种事物作出的是非善恶的价值评价,是对人生未来和社会进步表达的理想追求,以及为了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利益而确立的种种行为规范。由于社会的阶层分化或利益分化,价值观念也表现出多元倾向和多元分化。然而,无论人们的价值观分化到何种程度,总有一种价值体系处于主导地位或核心地位,这种价值体系就是这个民族或国家在具体历史时期的核心价值体系。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价值观念是在人们的活动历史中建构的。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在统治阶级主导下形成的。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从精神、观念层面维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秩序,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思想武器赢得了胜利,却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为实质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开宣扬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掩盖不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极和没落,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2. 通过公共政策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对决策过程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制约作用,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带有一定的价值观念的。”[4]公共政策是带有明显的价值指向性的政治行为,公共政策选择中也总是难以脱离价值选择和评判。戴维•伊斯顿就将公共政策定义为“对全社会价值作权威性分配”[5],既然是分配,那么就意味着被分配的对象资源有限,也就是说某项公共政策在使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可能不会使其他人利益受损,也可能会使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从而完成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一方面,我们都希望在资源分配中能达到帕累托改进,即可以在使一部分人的情况变得更好的同时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保证公平。因此,公共政策要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就成为政策选择中最先面临的问题。制定的政策将使哪部分人受益?保护弱者利益还是维持竞争秩序?这都是政策制定者在选择政策方案时所要面临的抉择。
从总体上看,政策制定的价值选择主要集中在两种价值观的博弈上:效率和公平。效率侧重于政策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强调依规则和程序来确保自由的竞争关系。公平是指一项公共政策能给予公众所应获得或需要的东西,强调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从二者的重点可以看出,持这两种观点的是拥有不同意识形态的人。在当代中国,许多管理者和公共政策学者都将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于追求公共利益的公平上,他们认为,以效率为追求目标的公共政策虽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高效,但实际上是消耗社会的资源,这使得社会中小部分人的利益最大化,却牺牲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只有旨在保护社会多数人利益的公平才是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
3. 通过大众文化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卡斯特认为,认同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6]。企图依靠宣传某种抽象的理论原则和信仰来达到社会群体间的认同在当今社会已不可行,人们是受利益影响和情境导向的,这种导向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各种文化形式都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当然,各种文化表现也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传播主要有理论的形态和大众文化的形态,理论形态的意识形态适合于受过较高教育的人群,需要进行逻辑思考;而大众文化的特点则是浅显易懂,尽量形象化。按照《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的说法,我们的文化正在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变[7],现在已经不单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而且许多技术白领也不愿进行较深入的社会政治思考,因而主流意识形态更多地需要通过大众文化来向多数民众传播。一方面,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成为意识形态得以建构的文化资源。大众文化不是少数文化人的闭门构思,而是深深地嵌入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各种制度,所涉及社会精神生产和大众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或隐或显地流露出意识形态的意向,如网民倾诉对公平法制的渴望,有人宣扬追求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描述中国帝王将相的影视作品则表达了对好皇帝与清官的留恋。
过去我们强调,意识形态高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艺术正世俗化,快餐文化提倡的即时享乐使人们开始拒斥意识形态,但这也同时使人们陷入无所适从或随波逐流之中。
这种拒斥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世俗化的倾向是危险的,它会麻痹人们的精神,只顾追求享乐却忘了付出和责任,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当然也就不愿动脑筋去创新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人们有发展的动力,有理想的追求,这就要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麦克卢汉曾揭示“媒介即信息”,既然影视图像和网络游戏取代了文字成为影响人们的主要文化形式,针对世俗化的趋势,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当充分考虑民众的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嵌入到作品的人物、情节中。创造出能够深刻打动人心、富有时代精神的大众文化作品,用进步的思想观念和精美的艺术形象感染与教育大众。
(作者:冯周卓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哲学博士,湖南长沙 410083)
参考文献
[1] 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4.
[2]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45.
[3]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蒋龙翔,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4.
[4]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43-144.
[5] Davi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1,p.129.
[6]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
[7]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