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 决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009-12-29 08:47吴克勤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9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

吴克勤

【摘要】职业教育管理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符合实际的、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因此,必须要进行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以适应职业教育的改革,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机制;管理职责;管理实效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猛。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和以前相比较,无论是办学观念,还是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多转变:办学观念由“计划供给型职业教育”向“需求导向职业教育”的转变;管理的模式由“安排工作”向“竞聘上岗”的转变;经营角色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教师功能由“主导型”向“引导型”的转变等等。职业教育管理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进行管理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以适应职业教育的改革,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1更新管理观念,实施“富脑”工程职业学校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因而学校必须实施“富脑”工程,要求领导必须用现代教育思想来指导学校管理工作,用现代教育观念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例如:我校在市职教科、职业教研室的指导下走出去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考察了一些外地的职业教育,学习外地的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并将考察所得结合学校实际,理清办学思想,制定出学校的发展规划。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全新的办学理念: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自信比学习成绩更要重要;民主是创造力形成的沃土;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人格比能力更重要;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考分重要;教师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育学生学会求和、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了“竞争、全员、质量、发展”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分层负责、责任落实、奖惩兑现、质优酬高、多劳多得”的管理原则,大大提高管理实效。

2改革人事管理,实行竞聘上岗制首先在用人机制上,敢于打破常规,干部实行竞选上岗,大胆启用了年轻人。由于考虑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学校原有的干部队伍跟不上未来发展的需要,于是学校班子研究决定用竞聘的方式,将政治品质硬、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年轻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先根据需要确定岗位,公开岗位和需求条件,符合条件者自愿报名,公开演讲,教职工无记名投票,教育局领导参与考核,使参选者平等竞争,竞选岗位。通过竞选,把五名各方面都较出色的年轻人分别选拔到了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团委、招办的岗位上。这一措施在校内赢得了好评,使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在贯彻公开、民主、平等、竞争、择优选拔任用原则上更进了一步。

其次,在用人上,敢于充分放权,实行各处室负责制。学校科学划分各处室的职能,充分发挥各处室的主动权,并对各处室进行考核,同时制定了处室汇报制度及工作程序,做到分工不分家,提高整体管理效益。整个班子团结协作,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富有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三、对教职工实施全员聘任制。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聘任上岗办法和各种岗位责任,实行分层聘任制:学校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教师;学校聘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聘管理人员。这样,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增强了教职工的主动性,强化教职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大大优化了教师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3加强教育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教学管理举足轻重,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实行目标责任制。教学上实行目标制,每个教师都与学校签定教育教学目标责任书,文化课、专业课、实行指导教师“四明确”:分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奖惩明确,体现“质优酬高、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招生工作责任制,采用“分配任务、落实责任、奖惩兑现”的办法;制定了双师型教师培训奖励细则、教育科研奖励办法等激励方案。强化师资培训机制,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还进行了普通话、英语常用口语培训,要求教师人人懂计算机、个个会说普通话,多数能听懂常用英语。学校还开展了行风评议活动,要求教师“做师表、讲师德、正行风。”广泛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组织新教师上合格课,优秀教师上示范课。鼓励教师进行高学历和多学历的学习和进修,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在“名师带动”下,学校涌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学校有著名的幼教类专家、有省、市级骨干教师、有省、市中心教研组成员;学校将教师考核纳入教研组考核,激励教师队伍整体的提高。学校对每个教职工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金发放、评先晋级的依据。由于学校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使教职工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兑现,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高。

4强化学生管理,实行全程服务制职业学校的生源特点就是学生基础差,调皮学生多、综合能力差。针对这一特点,学校提出“人人都有德育工作,人人都是学校管理者,人人都是创新者”的口号,树立“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全面实施“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一切学生”的职业教育。由此形成了学生全程服务制的机制。

4.1学生入校实行包干随访制。学生入校实行跟踪制就是学生入学后学校规定由招生教师进行包干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协助班主任解决学生在校发生的违纪事件,及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传递给家长,以便和家长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4.2学生在校实行目标责任制。学生在校实行责任制,一是学校行政成员每人负责联系几个班级进行管理,定时到班级进行专业思想、理想前途、行为规范教育,指导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二是每个班级的科任老师分别联系几个学生进行管理,帮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事务。这样将班级以整化零,责任落实,效果突出。

4.3学生离校实行家校联系制。为了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有效控制学生周末在校外的时间,减少事故的发生,学校采取学生离校实行家校联系卡,学生离校前由班主任填写离校时间并签字,学生回家时由家长填写回家时间并签字,如发现学生在外逗留时间过长,学校和家长一起查明原因进行教育。这样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赞同,取得了良好效果。

4.4学生就业实行跟踪招回制。学生就业实行跟踪招回制就是学校为了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就业学生在企业表现进行跟踪,不管是行为规范上或是专业技能上不适应企业的要求,企业解聘后,对这部分学生招回学校重新培训,重新就业。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质量跟踪,更能了解行业的需求,有利于学校进行课程改革。这样取得了企业和社会的信任,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5以发展求生存,以管理出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发展到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谁抓住发展机遇,谁决策正确,谁大胆创新,谁管理效益高,谁就会取得成功。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市职业教育先进学校”等多项高层次集体荣誉。

职业教育管理的实践表明:校长不仅是一个职务,而且是一个职业,因而就必须具备这个职业所需要的一切素质,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能力,必须把握各方面的信息,使自己对新事物保持敏锐的感觉,必须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只有这样,才能领导这所学校,才不会在激烈的竞争被淘汰;中职学校的校长既应有敏锐的政治家,又应是资深的教育家,还应是知名的企业家。我们必须用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用教育家的方法来管理学校,用企业家的头脑来经营学校。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积极落实管理责任,切实提高管理实效,从而形成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规模求效益的良性机制,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面向产业联盟的绩效评价与管理机制探索和分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突出“三个坚持”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