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就凸显了出来。如何实现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成了教育教育界探讨的热点。教育研究者们提出的很多策略都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我国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而“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可以立即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师资紧张局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 少数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就凸显了出来。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很丰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因此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研究者们的已有观点,笔者把教育均衡发展界定为:受教育者除了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外,还应该享受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和资源,特别是教育横向结构方面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群体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教育研究者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也取得很多的成果,特别是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也提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一是强化政府责任;政府应由过去的非均衡发展教育策略转移到均衡发展策略上来,要切实承担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应从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措施,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规范化办学;三是加强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四是实施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建立起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五是校长和教师的智力资源要打破校际壁垒,合理流动。六是促进教育体制的创新。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进行,难度较大,要真正落实还需较长的时间,但对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却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我国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差距很大,教育的差距更大,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关键,尤其是高素质的教师。然而,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与城市或发达地区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增加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数量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素质成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关键。近年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培训,使广大教师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在职培训的重要性,同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目前工作在义务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加之地方财力不足,对教师定编较紧,教师的工作量过大,致使工作与学习存在着较大矛盾。具体表现在:“(1)因学校人手不足,派不出教师参加学习;(2)因工作量大,挤不出足够的时间学习;(3)安排学习的时间与工作的时间发生冲突。” ①有些教师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教师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培训,这不仅影响了教师正常的继续教育学习,而且成了制约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突破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本文对“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含义,实施的意义以及实施具体方式进行探讨,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一种可行性途径。
一、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含义
“顶岗实习”是指具有师范专业的高校在农村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选派大三的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去暂时完全顶替原任课教师的岗位进行实习,由实习学生承担一个学期的全部教育、教学任务,并接受实习单位安排的优秀教师作为实习生指导教师的指导。顶岗实习与其他实习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
“置换培训” 是指师范院校用大三本科生去暂时顶替中小学教师的岗位(一般由2位在校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暂时顶替1个中小学教师的岗位),然后把在岗教师置换出来进行短期脱产培训。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实施“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河北师范大学在2006年5月率先实施的一种实习模式。这种教育实习模式,旨在破解农村教育“人才荒”,实现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统一。在河北师大“顶岗实习”试点取得成功之后, 从2006下半年起,河北省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全面实施“顶岗实习”,9万多名师范类专业在校学生将下乡支教,为农村教育“输血”。 此后,全国很多师范院校都在实行顶岗实习支教制度,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意义深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首先,对地方教育的影响。师范类大学生在校期间直接支援贫困地区师资,表面上看,支教时间短,支教教师无教学经验,但事实上,支教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素养远远超过贫困地区的教师,并且打破了贫困地区教育的封闭,影响了当地社会的心理预期和对教育的看法,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教育的范围;其次,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影响。顶岗实习使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了解贫困地区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使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最后,对实习学生的影响。顶岗实习支教提高了师范类大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水平。顶岗实习比传统教育实习时间长、工作独立性强,内容也相对丰富,既要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也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是一种义务性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学生们通过顶岗实习,对教师职业、理论学习的认识以及自我评价达到一个新高度,使他们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能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教育和社会,从而为当好“孩子王”打下坚实的基础。
“顶岗实习”不仅使这些准教师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已学会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暂时缓解农村师资紧缺的问题,对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当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改变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要真正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把“顶岗实习”与“置换培训”配套执行,即当学生顶岗实习的时候,对置换出来的教师进行培训。置换培训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使一部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接受系统的培训,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突出存在的工学矛盾;二是可以加快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更新, 有利于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改善他们的教育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②三是可以解决目前师资培训存在的一些不足。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是:把各地农村中小学里部分教师集中到城市进行培训,培训教师一般来自城市。这种培训当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培训者不太了解农村教师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培训对象来自不同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水平各异,使得培训只能讲解一般理念,农村教师希望了解的问题却不一定得到解决。第二,培训时间太短,理论难以联系实际。由于师资紧张,经费缺乏,因而培训时间一般在一个星期之内,只有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时间稍微长一些。这就使得受培训者很难有机会把教育理论与真实的教学结合起来。回到学校后,教师们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模仿别人的教学。 由于中途很少有专家或学者去过问,因而自己的教学情况究竟是否符合理论的要求就不得而知了;第三,参训人员较少。虽然每一批培训的人员不少,但分配到一个学校的名额却很有限,而还有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培训名额。受到培训的教师回到学校后,很难在学校组成一个团队,形成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尚。甚至他们的一些教育教学行为可能会受到其他老师或领导的不解,甚至是干扰,于是只好知难而退,培训时的热情很快冷却。而“置换培训”则能较为有效地解决以上的问题。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实施“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
“顶岗实习”在很多师范大学都在实施,并取得了成功经验,在此就不必多费笔墨,而仅对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实施的方式加以分析。置换培训可以分为文化知识培训和实践指导两步来完成。
(一)文化知识培训
为了保证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教师的置换应按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分层进行。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把同一个少数民族地方被置换出来的教师集中起来,针对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民族文化的特点进行一段时间的文化知识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给教师自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完善为唯一目标。”③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补充和更新知识。补充和更新教师的科学、人文知识、学科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科学素养;第二、更新教育观念。通过专家讲座,课堂案例分析、观摩教学等手段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第三、提升能力。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研讨活动和专项技能训练,使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揭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即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感受判断新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的能力、根据实际情景迅速做出教育决策的能力。通过集中的知识文化培训,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人文素养,净化教师的心灵,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满足教师对自我发展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培训时间为2-3个月。
(二)实践指导
当教师集中培训结束后,各自回到自己所工作的学校,和顶岗实习的准教师们一起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师范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和部分培训教师也分别深入各实习学校,对实习的学生和在岗的教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的具体指导。这正好与全美教育联合会发出的呼声相一致。1989年,全美教育联合会发表了《着眼于未来的师资教育》的报告,报告中就指出:“在未来的师资培训探索中,……,要把进修送上门,把培训随时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境和过程中。这样使教师培训基层化、全程化和全员化,从而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④实践指导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训人员只有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学的第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地指导,才能真正提高培训的时效性。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特色,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使教育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同时又把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教师和少数民族地区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有望解决这一难题。三是教师教育科研。在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的交谈中发现,许多农村教师希望能进行一些教育研究,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入手,如许多教师都存在不会做课题、不会写论文等问题,而这却高校教师的强项。因此指导者通过与中小学教师们共同发现问题、共同反思教学行为、共同总结经验,并指导他们把经验提升为理论,真正让教师体会到科研对其教学的帮助,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研究,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不仅能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增强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还能缓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紧张的局面,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注释:
① 李敏强.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思考[J].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年第3期.第4页
② 虞伟庚.胡锋吉、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J].中国校外教育. 2008(8).第1133页
③ 黄甫全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31
④ 转引自刘咏梅、夏扉、赖经洪. 农村教师培训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 江西教育(教学版)2007/2B .第21页
基金项目:2008年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课题“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1、袁凤琴,女,1969年12月,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