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牡丹亭》看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

2009-12-17 09:57李艳萍
大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牡丹亭

摘要:当代语境下,戏曲艺术日益衰败,可是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却一再掀起昆曲潮流,是什么让青春版成为当代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呢?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方法论为基础,以期待视野、文本视域和两者的碰撞为理论原点,从而揭示青春版大获成功的原因。 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分析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现象。

关键词:期待视域 接受美学 视域融合

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①传统文学要想获得读者的喜爱,必定要随着观众的时代背景和审美心理的改变而改变,一部作品怎样才能兼有现代感和传统韵味呢?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戏曲艺术在古代曾繁盛一时,但是在当代这种接受盛况却一度断层,青年们沉醉在流行中;中年们奔波在生活中;似乎只有老人会不自觉地哼几句戏曲。但是,青春版却改变了这种现象,在当代掀起了一股昆曲潮流。在海内外巡演百余场,每每座无虚席,学生们更是趋之若鹜,引以为时尚。是什么让这部作品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当代存在呢?

从接受美学观点来看,它的成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地营建读者的期待视野。“对任何一部从未目睹的新作品,读者对之进行的文学体验必须先行具备一种知识框架或理解结构。没有这一结构,就不可能接受新东西,不存在零度的纯中立的清明无污染的白板状态,有了前理解即先在视野,才可能对新做出理解,并建立新的理解视野。”②在姚斯看来,这种期待视野主要有两大形态:其一是在以往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野;其二是在以往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野。作者可以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通过视觉、听觉等方面加速接受者对自身记忆的回复,或是帮助他们经历一种新的生活体验,从而获得理解文章的前视野。

对于中国本土观众来说,接受《牡丹亭》有其先天优势。不论此前是否接受过戏曲艺术,这种文化都内在于中国观众体内,“过去的作品将会加深——而非消灭——我们现在的自我理解;而生疏则其实始终都是不知不觉的熟悉。”③国人接受《牡丹亭》的过程,其实就是挖掘自身记忆,恢复以往生活经验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愈发陌生。 “就像一个孤独的人渴望见到人群,一个敏感的人渴望向谁托付某种信任一样,现代怀旧许诺给人的那种温情和安全感使现代人自觉自愿地陷入到了怀旧的‘温柔乡里。”④这种疏离感让现代人感到恐惧、孤独。因此他们会不自觉地把目光转向传统,希冀传统给他们的心灵慰藉,这在主观上为昆曲的复兴营造了一种需求氛围。作为中国的“国剧”,昆曲就是传统的代表。人们在欣赏《牡丹亭》的同时,实际上在接受精神的洗礼。这个故事主要的情节都不符合生活逻辑。但是,观众不理会这一点,只要有情,一切都是合理的;只要有爱,一切都是真实的。这是人们渴望回归的单纯,正是这种历史积淀下形成的传统期待视野,使得《牡丹亭》以虚幻构建,却能打动人心。

第二,成功地打造文本的视域。“所谓新作品,从来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的新的姿态展示自身。……而一部新作品也通过预告、发布各种公开或隐蔽的信息、暗示,展示已有的风格、特征,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这样来唤起读者对以往阅读的记忆,使之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并产生对作品的期待态度。”⑤为了宣传昆曲,白先勇从90年代起就频频在各大媒体露面,他先在媒体上发表与华文漪的对谈;1992年,在他的推动下,海峡两岸昆曲名角首次合作演出《牡丹亭》;此后,他或现身说法,或参与运作,向世人宣传推广昆曲。正是他的努力让昆曲这一艺术形式至少在人们的审美视野中形成了一系列零散的片断。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昆曲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人们对昆曲这种古老艺术有了一份新的期待。市场在呼唤昆曲的出现,观众渴望见识昆曲的魅力,于是青春版恰到时机的出现在世人眼前。

当面向国际观众时,这种宣传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对西方人来说,如果对昆曲的文本没有任何的接触,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这种艺术。正像他们初次接受京剧时,“刻薄地将之比喻为:如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发出痛楚的尖叫。”⑥长音、托音是戏曲展现它绕梁余韵的手段,而对从未接受过戏曲的观众来说,他们很难理解这背后的意义。好在国粹京剧的传播给昆曲的发扬带来了便利。在京剧的传播下,西方观众对中国戏曲有了初步认知,在观看青春版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加上青春版在港台引起的轰动效应,“青春版”在国外也变得热起来,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文化品牌。在字幕的配合下,西方观众亦能溶身于其中。

第三、成功地将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的视域融合。正如伽达默尔认为的,“任何特殊的视域并不是自身封闭一尘不变的,他们都从属于一个无所不包的大视域。因此,不同的视域的差异恰恰导致自身界限的跨越而向对方开放,此即所谓‘视域融合。”⑦看戏剧《牡丹亭》时,欣赏者原有的期待视野不断地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也完成了他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在演出开始之前,接受者的期待地平线处于中性状态,他们渴望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填补以往关于昆曲的空白。所以,尽管青春版《牡丹亭》充分利用了音乐、灯光等舞台效果,但是却尽力保持着它的古典美。如《冥判》一出。冥间阴森恐怖的气氛并不是靠道具和特效产生的,仅靠几个演员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观众就能想象出一幅冥间图景。然而,这个冥间并不完全等同于观众以往的阴间想象。假若地狱判官的形象与人间衙门县令的庄严相似,那么观众的期待地平线就得不到任何更新,而只能表现出对戏剧的反面失望。然而,如果地狱没有任何本该具有的秩序,又显然是一种有意的逃避。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这就是期待地平线的正面失望,因为它正面否定了观众原有的期待地平线,使观众的审美经验获得了提升。观众的期待视野也正是在这些情节中一次次更新,最后,他们也融入戏曲中,随主人公一起经历生死真爱。

从接受美学上分析,似乎我们更容易理解《牡丹亭》复苏的原因。青春版打造的是一个文化品牌,借助现代传媒方式介入流行却又保留着戏曲中的古典韵味。因此,传统文学要想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当代存在就必须创新,既不能肤浅的按现实社会改编,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它所产生的时代。而是借助现代传媒的优势把观众带入如诗的文化氛围中,让他们的审美需求既在现代美中得到满足又在古典美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

[2]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17.

[3]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1

[4] 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7

[5]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17.

[6] 施叔青.西方人看中国戏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5

[7]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80

李艳萍(1986年5月),女,云南,研究生在读,文艺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牡丹亭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汤显祖的《牡丹亭》戏曲刊本插图的图像学研究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浅析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待从头,盛情说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