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权 王 震
摘 要:高校体育课程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突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文化意义,既是对体育人文内涵本我的理性回归,也是高校体育教育彻底摒弃体育课程的工具意识与机制,由工具主体存在转变为文化主体存在的必然走向。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10-0098-03
长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和技术体育主导的背景下,人们几乎很少关注从文化层面来探讨高校体育课程的建构意义,加之,某些高校受到各种利益的驱使,纯粹为了取得经济效益或声誉(其实声誉的背后潜藏的仍然是利益),更加片面地强调和突出了体育的工具功能,而忽视了体育的文化存在。由于受此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观念的误导,高校大多体育课程的理论和文化传播都被竞技体育研究所取代,举凡对体育课程的文化探讨也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置于体育理论的边缘。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文化失语”现象,无疑会在现实中导致体育教学实践与体育文化传播的内在冲突。高校体育本身之人文意涵决定了其内在建构的文化学意义,如果缺乏或者脱离了文化背景,而仅仅强调技术成分,那么高校体育教学与一般的武馆授课又有何异?有鉴于此,本文以体育与文化的内在关联作为体育课程文化阐释和分析的对象,意在引起学术界,尤其是高校对体育课程之文化建构的重视。
一、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的文化缺位及原因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起,国外的一些先进体育教学理念在我国已经得到引进和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体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就整个高校体育教学领域来说,我国的体育教育观念变化并不是十分明显,“技术体育”的教学观念依然在我国的高校体育中有较大的市场。尽管在此时期,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频繁地出现了变化,但始终都因其没能改变理论依据、指导思想的随意性特征,造成了体育课程研制的原则及方法在科学与人文、个体与社会、理性与非理性等之间的分裂与冲突。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命题及方法论意义上的机械化、程序化的加工模式,更加造成了学校体育课程文化性的缺失与虚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根植于体育课程建构思维方式中的文化主体意识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课程完全遵循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嬗变,于是,高校体育课程逐渐地被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工具性的逻辑与角色,并且按照制度化了的、已定论了的文化模具提高人的运动技术、增强人的体质。“体育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盛行。由此也造成了高校体育教育品质的畸形,使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呈现出清一色的竞技体育文化驱控与锁定的机制和效应,造成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文化失语”及文化主体无意识状态,体育课程标准窠臼于运动成绩的水平,简单地适应与单维趋从于社会文化。原因固然很多,但体育课程文化性缺失却难脱其咎,这使体育课程从未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理念与品质。
体育课程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而不是文化主体。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是以学生对文化“占有”与掌握的高效率为目标,是文化所特有的更为深刻的无形的、难以测评的内涵被体育课程物化为有形的、可操作的、可测评的、系统的、程序化的知识。从此意义上讲,对体育课程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就不能简单的归之于竞技运动而忽视对人自身的最高关注。
二、体育课程的文化因缘及其本质
“体育文化 ,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卢元镇先生对体育文化这一界定不仅明确指出了体育是人类的创造,而且概括了体育运动所具备的文化秉性。体育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也都为体育所涵盖,如文化的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世界性等都可在体育中有所体现。因此,体育本质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既是追求科学的进步,又是追求人性与人文理想的完美结合,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目标,昭示着人文价值理念。在此意义上,人不再是工具,而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而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体育课程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等受体育课程决策者主体需要的影响,同时,它又有着一定的客观基础,具有不同于其它载体的本质属性。体育课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体育课程的实质内容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办学宗旨等规定的。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它是国家意志和各种社会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国家意志的制约,体育课程本身就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才身心健康要求的意志。因为,优良的身心素质包括较强的免疫力、抗病力,科学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体能,顽强的意志,鲜明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稳定的应变能力,以及刚强的承受挫折和失败能力等等。
其二,体育课程是人类科技文化知识和人类经验的积累,它反映了人类科技文化发展的基本成果。当今社会,高新科技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急速转变,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党的十六大为此明确提出,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体系。”党的十七大更是强调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在举国上下所形成的“健康第一”的观念影响下,体育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为使命,体育课程的目的再不能局限于身体活动的物化层面上,而是为了使学生把健康作为最大的追求。
其三,由于体育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社会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和人们受教育的客观要求,相应地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也成为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体育课程本身的发展水平虽然要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文化以及教师行为、教学质量、学生的需要、学校资源条件、学校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从体育课程本身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社会和人们受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国民体质健康素质的发展水平。
其四,体育课程是学生在自我定位基础上的自主选择。体育课程不仅应反映社会的要求,而且更应适应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由于学校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可以说,体育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和组织上,都要适应每个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与水平,并不失时机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其五,体育课程文化是一种较强的价值涉入文化,而知识、经验、技术本身却不能赋予体育课程文化充分的教育性价值。运动技术中心论体育课程观的错误就在于将技术视为必然的、超越时空的、客观的真理,认为运动技术自身的价值就是体育课程的全部依据,体育课程就在于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技术材料,体育教育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特殊的运动过程,学生的学习不过是对竞技运动的认知与掌握。工具化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没有“我性”的课程,它不可能是一种文化主体存在。显然,体育教育是应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文化过程,体育教育应通过文化积淀、传递、创造的不断循环,使其由工具化向文化化转化。正是这样,脱离了实用的体育运动,最终才变成真正的“游戏”。培养学生活泼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恰恰就是来自这种脱离实用的“游戏”。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文化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并对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道理。
概言之,从广义上讲,体育课程是文化的一部分,体育课程既传递与创造社会文化,也受社会文化的规范与制约。从狭义上讲,体育课程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化借课程得以传播。因而,文化水平的高低对体育课程的观念、内容、师资质量和课程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体育课程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处在人类文化的不断变化之中,每一次文化的变迁都对体育课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常变常新的概念,只要人类社会在不断前行,“文化”即始终是一个不断出新的“人化”形式,它既可以表现为体育课程自身的发展形态,又可以体现它的整体内涵。
三、结论与建议
要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现代目标,就必须把握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建立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文化的渗透,摒弃工具主义,使其从社会文化的附庸转变为“社会文化的主体”,逐步形成文化化的课程。同时,加强对高校体育课程文化学的学科建设,对体育文化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性和学理性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机制。
其一,高校体育课程传承文化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但却不是唯一的使命,更不是什么法定的条例。高校体育课程传承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不让高校体育教师永远循蹈过去或现代的文化节律,而是通过了解文化,去创新体育课程。构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从宏观上讲,主要内容有三点,即:课程目标的科学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课内外一体化。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讲,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由于体育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体育课程也具有鲜明的特性:(1)实践性。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动,并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并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兴趣、良好精神及锻炼习惯。(2)整体性。根据体育锻炼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课程目标的。课内向课外的合理延伸与有机结合,才能收到预期效果。(3)社会性。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4)差异性。体育教学受到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影响比其他课程更为突出,更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5)复合性。体育课程融知识、机能、身体、心理及能力的培养为一体,这与其他课程相比也具有鲜明的特色。据此,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创新中必须做到:(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是由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方向转移;二是由关心技能或体力发展向关心技能体力、情意协调发展方向转移,将某方面的狭窄课程扩展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社会一体化的广义课程体系,体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性,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2)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创新精神为核心,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是各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体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意识、行为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加快实行学分制、选修制及主、辅修制。
其二,从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去看当前的体育文化研究。对体育课程的研究更需要的是立体性的纵向拓展,是深层的文化阐释和学理性描述。这样的工作不可能只靠量的扩大就能完成,而应从课程结构的平衡入手,通过课程本身的健全和完善来激活其良性循环的机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缺失这一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体育应首先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立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应包括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俱乐部,由某一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即实行相对独立的纵向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普及与提高中真正每天都得到锻炼。其次体育课程的结构应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体育课程结构是指课程设置及其比例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要求。这就意味着要改变目前普通高校开设的体育普修课面过宽、量过大,选修课几乎成为点缀或只在高年级开设的传统做法,对其进行新的多重排列与组合,使体育课程有较灵活的结构方式,并使其与培养人才目标相协调。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作保证,否则改革只能事倍功半。全面多维角度的综合评价则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有关体育考核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改革考核的目的。2)改变考核方法。3)适当增加考核次数,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起来。4)要重视考核结果分析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其三,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素养。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求美和关注情感体验。体育教师的行为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的体育教师不可能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也不可能有活跃与完善的思维能力,更不可能真正理解体育教育的价值,以及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社会与人民。在此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自身的修养:
第一,加强体育技术教学。加强体育人文教育,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并不是要将人文教育与技术教学完全对立起来。如果那样做,就好比割裂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让体育人文教育失去了物质依托。笔者认为,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注重技术教学是必要的。这里的注重不等于量上的增加,而是更侧重于“质”,在于“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问题。而这种教育理念的达成则有待于体育教师对专业的精通。体育美主要表现为精神和形体两方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优美协调的动作展示就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而这种美使学生正确认识形体美,激发青少年的热情,使他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又进入更高层次的美育范畴。
第二,要汲取广博的知识。我们说体育是一种文化,这种理解首先是建立在对体育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的认同上。而无论是程序性知识还是陈述性知识,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是知识是相容相通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不能局限于自身领域的挖掘和探索,更期待于各学科间的文化碰撞和交流。而这种碰撞不是肤浅的表面的糅合,而是在广博的基础上的一种自然的迸发。而说到广博的知识,也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在体育领域本身广博的知识,其中要尤其强调加强体育史的学习,所谓“读史可以明智”,了解了体育史,才能更好地看待体育今天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领悟体育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体育领域外的广博知识,包括文学、美术、伦理、社会、地理以及职业方面的知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因此我们认为尤其要强调哲学的学习,学会哲学思维,在思维中达成知识的融合和碰撞。
第三,加强道德修养。社会各界对于人有这样一种共识:肢体不全的人是次品,缺乏知识修养的人是废品,而道德有问题的人是危险品。可见道德对一个人,乃至社会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那么对于为人师表,肩负着园丁责任的教师,道德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并且知识和道德的反比例越大,那危害必将越深。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为了达到身心共育的目的,要把修养的着眼点放在灵魂深处,在不断反省中提升自我,在实践中宏扬这种精神,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的目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玉琨.课程与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美]斯坦利.学校与文化的关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6]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8]丁恒杰.文化与人类[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
[9]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3]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4]元青.杜威与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5]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陈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