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四心四意”

2009-11-30 04:33庄丽娟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量角器度数倍数

庄丽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能预见到课中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当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没有想到的预设时,教师必须沉着冷静,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中的生成,促使课堂精彩纷呈。笔者就数学课堂中出现“不经意”、“不注意”、“不如意”和“不满意”时应如何调控教学,展现教学风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经意”时格外用心

课堂中一个小小的细节,不经意间就可能生成不同的教学行为。我们不妨对不经意的事情很在意,将学生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分析出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深刻,体验更真切。

比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让学生四人一组做实验,每组桌上都准备了不同规格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以及沙子等实验材料。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学生取沙子,有的在看沙子的多少,有的记录。实验之后,各小组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我们将空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于是我让学生上台操作演示,一位学生上台不小心把圆柱打翻在地,慌乱之中竟拿了另外一个圆柱,同样的操作却得出了不同的实验结果:圆柱的体积比圆锥体积的三倍还多。这时他意识到自己拿错了圆柱。于是赶紧换了圆柱重新做了一遍实验。教学循着正常的轨道进行。

课后我反思这一不经意间造成的错误,虽然是昙花一现,但是如果能换个角度对此格外用心的话,就能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造成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让学生经历一番观察、分析、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既能圆满地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又能提高实践能力,增强批判意识。

二、“不注意”时独具匠心

课堂教学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课中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老师应如何独具匠心,巧妙引导呢?

一位教师教学“3的倍数”时,在学生经历了探索、验证等活动,初步知道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关键要看这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否是3的倍数时,教师拿出标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计数器,想拨些数进行验证,却发现一位学生在低头做小动作,完全不理会课堂的进展。这位教师便幽默地说:“你们看储建宇同学不看计数器也能猜出老师拨什么数。你们能吗?”接着,他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来听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学生有些不解地闭上眼睛,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教师又强调,要专心听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落下的声音,然后一个一个地拨下6颗珠子,2颗放在十位上,4颗放在个位上,拨完后迅速把计数器藏到讲桌下面,再让学生睁开眼睛。

老师说:“我把计数器藏在讲桌下面,你们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拨珠声猜出我拨的是几吗?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生1:我听到有6颗珠子落下的声音,是6吧,6是3的倍数。

生2:我也听到有6颗珠子落下的声音,也可能是60或600吧,都是3的倍数。

生3:我觉得还可能是15或51,也是3的倍数。

生4:也可能是411或2400,那也是3的倍数。

生5:还可能是111或303吧,那也是3的倍数。

学生的答案越来越多:1005、4101、33、3003、3300、1113、2220……学生在交流中逐渐得出:只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6的数都有可能,当然这些数也都是3的倍数。

在上述活动中,如果教师大声训斥那个做小动作的学生,即影响了课堂进度,又会伤害这个学生的自尊心。然而,这位教师新颖巧妙的引导点拨,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紧扣教学重点,抓住知识的关键。这样的练习能让学生主动根据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多少来推想这个数是多少,再去做出是否是3的倍数的判断。真可谓于细节处见精神,于关键处见智慧!教学中要的就是这样的独具匠心!

三、“不如意”时深入人心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不可能预见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一些不如意的事时有发生,有经验的教师总会抓住稍纵即逝的信息,及时调整,让教学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如,一位教师教学“角的度量”,先让学生自主探究角的方法。当学生掌握量角方法之后,再让他们练习量角,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掌握挺好。突然学生小冬举手说:老师,我的量角器弄断了,我还有一个角度没量,怎么办?

师:哦!大家看,小冬的量角器断成了两半了,它还能量角吗?

生1:那小半块量角器肯定不能量了,因为已经没有了中心点。而大半块量角器的上面有中心点,还有0度线与刻度,应该还能量角。

生:那大半块量角器也只能量直角或锐角。若是钝角可能无法度量。

师:小组讨论那大半块量角器能否量出钝角的度数。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1):先用三角板在角内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量余下角的度数,量得的度数加上90度,就是原来钝角的度数。

小组(2):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分别量出两个锐角的度数,然后再相加。

小组(3):可先把这个钝角补成平角,量出补上的度数,再用180度减去补角的度数即可。

由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巧妙地进行引导,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产生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方法,课堂教学也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四、“不满意”时倍加关心

有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我们应充分利用“错误”这一“财富”,变学习中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因此,有时不妨借错发挥,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如,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一本笔记本2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笔记本的8倍,一支钢笔多少元?”这本来是一道简单的题目,于是老师请了一个平时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解答,他说出了一道算式:8÷2=4。刚说完,全班学生显出不满意的神情。可是这位老师没有责备这个学生,也没有叫他坐下,而是问其他学生:“他哪里错了?”有学生说,钢笔的价钱是笔记本的8倍,就说明钢笔的价钱有8个2元,8个2元应该用8乘2等于16,而不是用除法。

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再次转而问大家:“如果老师想让他的这个算式变成是正确的,你觉得这道题应该怎样改动一下?”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说可以改为:“一本笔记本2元,一支钢笔8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笔记本的多少倍?”还有的学生说,可以改为“一本笔记本2元,一支钢笔8元,买一支钢笔的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本来是学生解题时出现的一个常见的错误,但是经过老师别出心裁的“发挥”,却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错误成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猜你喜欢
量角器度数倍数
《平行四边形》拓展精练
友谊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倍数魔法
量角器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的故事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
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