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翔
【摘 要】新课改给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创新教育理念,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教育 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只有把这种教育思想衍化为教学行为,并且付诸课堂教学活动中时,才能产生巨大的育人功能。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哪些策略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求异,坚持答案结论的多维性
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基本上是逻辑、论证、问题证明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的过程,更不是发现问题证法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当然,必要的逻辑推理训练不可缺少,但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说,发明与创新比问题的论证更为重要。长期以来,学科教学中片面追求“标准答案”、“正确结果”、“论证严密”,往往使教师对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不讲,学生对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不信,造成学生思维定势,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针对这一现状,国家教育部早在2002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精神,提供给学生一些开放性问题,留给学生一些具有悬念的“模糊性”答案,使学生有再思维的欲望和空间,即要让学生充分地“求异”。并将“求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在学生学习每个知识点之后都进行设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述,使学生真正进入“创造”的世界。
例如,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乘一辆出租车同往一个方面,事先约定三人分摊车资,甲在全程的1/3处下车,乙在全程的2/3处下车,丙坐完全程下车,车费共54元,问甲、乙、丙三位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学生设计的方案有3种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意见很不一致。第一种方案由甲、乙、丙三人均分,即每人各付18元;第二种方案按路程分摊:甲、乙、丙所乘路程的比为1∶2∶3分别付费9元、18元、27元;第三种方案分段结算:车费共54元,如果按前1/3路程,中间1/3路程和最后1/3路程分别计算车费,则各为18元,开始的1/3路程需付18元,甲、乙、丙各付6元,中间的1/3路程需付18元,则乙、丙各付9元,最后的1/3路程需付18元,由丙承担,这样甲应付6元,乙应付15元,丙应付33元;第四种方案按道路好坏,进行分摊车费……
从上例可以看出,同学们思维活跃,勇于探究,感到自己都在学有用的数学,学习效果就不大一样。
二、求变,讲究方法途径的多样性
求异,讲的是答案结论不要唯一;求变,则要求得出结论的方法途径不要同一,也就是“殊途同归”的意思。求变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上的体现,就是鼓励学生要善于“另辟蹊径”。例如,在一个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矩形空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空地面积的一半。这个问题虽然最终的答案数据已经确定,但没有统一的构图要求,具有开放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如可在矩形中构造三角形、菱形、梯形、圆等规则图形,也可构造一些不规则图形,并尽可能使自己的方案定量化。在定量化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在处理数量关系上的作用,认识到解一元二次方程不是一个机械的计算,得到的结果必须对具体情况有意义,需要恰当地选择解和检验解。
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肯定既有纯粹的常规思维,又有明显的创新性。在数学的习题教学中,尤其是“求变”的用武之地。同一问题用不同方法去解决,同一种方法又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自然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求活,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信息的交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信息发出者,学生是固定的接受者,即信息交流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这种传统教学有悖于创新教育思想。如何开展创新教育,信息交流由单向性向多向性的转变是课堂活动中的重点。首先,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都要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要建立起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教与学交融的课堂氛围,尤其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必须发出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中处于积极的讨论探究之中,使课堂活动真正实现平等、民主、和谐。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才得到充分开发。其次,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应该多向,既要从教师处获取信息,又要从同学间获取信息,还要打开,从现实生活中获取信息是“通道”。来自于同学间和现实生活中的信息,由于彼此无顾忌和约束而放得开,同时信息广泛,最容易迸发出“创造性火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坚信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力,通过适当的教育都能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教师要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理解的气氛,营造一种心灵放松,自主学习的氛围,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四、求疑,培养学生多提问题的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既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于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并驱使活动主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人们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既关注问题解决,又关注问题的提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成为一大亮点。实际上,创新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一方面,要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带”,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时空;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对教材写的,教师说的,名人提的问题敢于质疑;还要注意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归纳推测、类比联想、改变属性、逆向思考、数学实验、追溯过程等,让学生在数学情景中、问题解决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互相配合,教学相长,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