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青
【关键词】课堂情境 能力 学生
新课改倡导应用题教学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情境中探索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适时点拨,巧妙引导,探求算法。如图,王叔叔每天沿着环形跑道跑步,并记录下所走的路程和所需时间
(1)王叔叔前三天跑了多少千米?平均每天跑了几千米?
(2)前三天王叔叔哪一天跑得最快?哪天跑得最慢?
(3)前四天中第四天王叔叔跑的速度最快,花的时间可能是( )
A.55分B.10分C.25分
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什么是路程,什么是时间,什么是速度,试图让学生按照行程问题的关系式来解题。可学生的解题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学生的解题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第二种方法就正是课前预设的方案。大屏幕出示这三种方法,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案,为什么?”带着这个疑问,师生之间展开了讨论。
同学们迷惑的眼神告诉我什么叫似懂非懂,我没有立即“出庭裁判”,而是故意放慢速度,展开了解决问题的攻势:“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分析题目,其次才是列式计算。”
“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方法。如果我们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王叔叔行的这4千米的路程,(黑板上板书线段图)每分钟行的路程,就是把这段路程平均分成16等分,每份用算式怎样表示?”4÷16=
可是这个算式目前大家不会计算,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容易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D说:把4千米转化成4000米,4000除以16就可以计算出王叔叔第一天每小时跑250米。同样方法可以得出后两天每天的速度,第二天每分钟跑约333米,所以第二天快。
生E说:我从老师的线段图中受到启发,我认为“16÷4=4(分)这个算式可以表示把16分钟平均分成4份,每份表示小王叔叔每跑一千米需要4分钟,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王叔叔第二天每行一千米需要3分钟,第三天每行一千米需要5分钟,三天比较的结果当然是王叔叔第二天跑得快,因为行一千米路程第二天用的时间最少。这是我的线段图:
“哇,你真棒!”同学们由衷地发出了感叹。
看着小朋友们两眼放光,脸蛋泛红,确实明白了不少,我趁热打铁:“比一比这两幅线段图,谁能再给大家分析分析!”这时,学生们争先恐后,一比高低。
……
问题解决了,可课程并未终止,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将来可能遇到很多,大家一定要明辨其中的数量关系。”我随机出示一道练习,要求学生只列算式不计算:张师傅12小时生产了24个零件,每小时生产()个零件,生产一个零件需要()小时。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精心备课之外,还要把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作为一种资源,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敢于善于向学生学习。以科学的态度,因势利导,利用生成性资源,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