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波 滕静静
【摘 要】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者的事,不仅仅是孩子和家长的事,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当今教育备受政府、社会和中国百姓的关注,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教育已经改善了很多,但还不是完美至极,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等待解决。教育需要理性的回归。要想迎来教育的春天,应该认清当代教育、应该认真解析教育的实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教育不公 应试教育 高等教育
审视当今教育现状,我觉得既不像某些网络愤青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也不像政府官员在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成绩斐然。实事求是的说这几年中国的教育也与其他各行业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说在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另外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基本上消除了危房;再有就是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保证了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然而,当今教育的现状不尽人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有的是近些年刚出现的,有的是长期存在一直没有解决的。我总结了当今教育现状的无奈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不公的问题
长期以来就是农村不如城市,西部不如东部,内地不如沿海。教育不公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只是我们前几年没有重点解决这个问题。还好这几年大家提出后,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现在有所缓解。
二、应试教育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说从有考试制度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人提出“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后来有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可是“素质教育”如同天上漂浮的彩云一直落不到地面。尽管某些中学学校将“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应试教育”还是搞得扎扎实实,坚持“一考定乾坤”的思想,素质教育实在是“纸上谈兵”,从上至下叫叫而已。直到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素质教育”的影子,却出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景象。
三、受教育的高成本与低就业率的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造成当今社会普遍的不满,并演生为更大的社会问题。
根据零点2005年居民生活质量调查:中国城乡贫困人口中,四至五成的人主要是由于“因学致贫”,农村家庭单个子女的教育花费达到家庭收入的1/3,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也均在1/4左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四成居民认为与所受到的教育质量相比,当前的教育花费是不值得的。教育花费物有所值者比例仅有16%,并且学历水平越高的群体中,持“不值得”观念者比例更高。
子女教育一直是中国父母乐于投资的领域之一,也曾经一直是高回报率(物质、地位、声望、荣誉等)的投资领域之一。但是,越来越高的教育成本,加上低迷的大学生就业率,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质疑这项投资的收益。
遗憾的是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政府似乎还拿不出很好的解决办法。是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呢?我认为起码还有以下方式值得选择。
1.建议我们的大学采取“宽进严出”的录取办法,尽可能的降低大学录取门槛,使更多的莘莘学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只要把好毕业关,照样可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也许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发展格局,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步入“分级”产业化的轨道。
2.我们的学校应该实行真正的学分制。一个学生不管他是在校学习还是半工半读,只要他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毕业所必须的学分,他就有资格获得毕业证书(其实国外早已实行这一做法)。试想一下,一个农村的小孩,他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用五到六年的时间修满大学毕业所必须的学分,即减轻了家庭负担,又缓解了社会的压力,毕业走向社会,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3.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教育方式供学生选择,比如远程教育,这样即可以扩大我们大学的教育面,又可以减轻我们一些大城市的“人满为患”的压力,使我们相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的“电大”不是也培养了许多的人才吗?
另外,前些年又出现的问题大概还有:教育乱收费的问题;违规招生问题;教师有偿家教问题;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的问题;形式主义盛行下学校为应付各种检查、验收、达标、评优而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以及某些教育官员贪污、挪用、受贿等腐败问题;甚至部分教育工作者学会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利用广大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办起了家庭补习班,搞有偿家教。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这不仅反映在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上,更重要的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大大增加。教育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对于教育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就如“眼球经济”若不注意其内核的建设,很容易转眼就成为泡沫经济,“眼球教育”也同样孕育着危机。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先是在教育产业化为主的观点支撑下,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按每年30%的增速扩大,大多数高等学校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学生规模增加了一倍甚至还更多;接着是各类在国人看来新鲜的教育项目,诸如 MPA、工程硕士、EMBA,接踵面市。具体到大学办学者身上,追求“眼球效益”的事例也不鲜见,为了近期的显示度,对论文数量、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畸形追求在某些地方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本不应该出现“炒作”字眼的平静校园里,“作秀”也成了家常便饭。
当今的教育成了多数人“受难”而少数人获利的那么一个“市场”,苦了孩子,难了家长和老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似乎是最大的获利者,不是吗?据调查,现在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仅有百分之二十一的高中毕业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要求。同时,教育支出已经占一个普通家庭支出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受教育的高投入与低就业产生的矛盾,将造成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民众对社会的强烈不满。这些难道还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者的事,不仅仅是孩子和家长的事,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教育是国家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特别是基础教育,更是公民天生就应该享有的。教育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国家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教育行业不同于其他经济行业,教育活动不同于其他经济活动。教育不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而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
教育需要理性的回归。要想迎来教育的春天,我们就应该认清当代教育、应该认真解析教育的实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德伟.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杜新华,杨树礼.有效教学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3]潍坊市教育局.教育思想经典给教师的建议.潍坊市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