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燕
【摘 要】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通过大量意象传达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对于拉姆齐夫妇、“灯塔”和莉莉•布里斯科画作的象征意义,中外评论家的探讨已很深入,本文就莉莉在构图时所描绘的“紫色阴影”和“树”做象征意义分析
【关键词】女性主义 紫色阴影 树
一、“紫色阴影”的象征主义
在小说的第一部分,莉莉面对窗口,试图描绘拉姆齐夫人给詹姆斯读书的画面,但她却将这个最能展现母爱的画面处理成了一个紫色的三角形色块。班克斯先生对莉莉的构思充满了兴趣,“那么它(紫色的三角色块)代表的是母亲和孩子——是受到人类普遍尊崇的偶像,况且这里的这位母亲是出名的美人——他们居然被处理成一块紫色的阴影,而且丝毫没有亵渎的意思,他沉思着。”莉莉,从女性视觉,所看到的拉姆齐夫人与男性视觉中的形象是不同的,她向班克斯先生解释到:“但是这幅画,她说,画的不是他们。或者说,不是他所理解的他们……比如,用这里的一块阴影和那里的一片光亮来表现他们。她隐隐约约地推测,如果一幅画必须是一种赞美,那么她的赞美便是用这种形式来表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莉莉对拉姆齐夫人所代表的传统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是认同的,女人尽管被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所禁锢,但作为家庭的支柱,她们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莉莉从窗口望去,坐在客厅窗口的柳条扶手椅上的拉姆齐夫人“有一种威严的丰富,像一个圆顶的殿宇。”妻子、丈夫、孩子,三者本身就构成一个三角形,一旦失去了妻子,家庭的支柱便轰然倒塌,所以莉莉用稳固的三角构图来描绘拉姆齐夫人给儿子读书的场景。
然而在传统绘画中,母亲与婴孩的形象逼真清晰。然而莉莉所看到的拉姆齐夫人—或者说传统女性—与男性眼中的天使形象是不同的,她们不再是圣母,不再是天使,而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她们只不过是模糊的阴影,用自己的存在来映衬男性的权威。在莉莉的构思中,明与暗是相互对应的,“既然那里、那个角落是明亮的,那么在这里她就觉得需要有一些暗淡一点的东西。”从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理解,传统的两性关系可以用明与暗来形容,所以她把拉姆齐夫人处理成了一团紫色的色块,高贵却暗淡、模糊。
二、“树”的象征意义
莉莉试图在画作中表现拉姆齐夫人作为母亲和妻子的本质,但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她,而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将明、暗两部分连接起来,或者说如何将两性关系协调起来。在晚宴上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的眼前闪过她的绘画作品,心想,对了,我要把那棵树再往中间挪一挪;那样就可以避免那块不自然的空白。”(随着晚宴上谈话的继续,这个想法不断冒上心头。那么,“树”究竟代表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小说中“树”这个意象的反复出现。
“女人不能写作,女人不能绘画……她为什么整个人像风中的庄稼一样倒伏,必须拼命挣扎才能在这种失意的状态下重新挺直腰杆?她必须再构思一次。这是桌布图案上的树枝;这是我的画;我一定要把树挪到中间来;那才是至关重要的——其他都无关紧要。”(莉莉把自己比喻为风中的庄稼,面对男权社会她想抗争到底就必须挺直腰杆,像树一样牢牢站立。当她想到男人与女人的关系时,再次想到了那棵树:“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如此,她想,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最为糟糕。这些关系必然极其虚伪,她想。这时,她的目光落在盐瓶上,是她把它放在那里为了提醒自己的,于是她想起第二天早晨要把树再朝中间挪一挪……在传统两性关系中,丈夫表面上尊重妻子,但实际上妻子不得不尽全力讨好丈夫,给予他赞美、鼓励、同情。看到明塔满面春风地讨好拉姆齐先生,莉莉再次想起了她的画作:“莉莉看到,餐桌另一端的明塔正千娇百媚的和拉姆齐先生说笑,不由为明塔必须面对这些异性的毒牙而害怕,与此同时又为自己感到庆幸。她看着桌布图案上的盐瓶对自己说,不管怎样,她不需要结婚,谢天谢地,她不需要经历那种堕落。她的意志可以免遭那种削弱。她要把树再往中间挪一点。”多年以后,莉莉被爱的诱惑折磨着,然而她成功地抵制住了爱情和婚姻的诱惑,这时她又想起了那棵树:“她侥幸地逃过了婚姻的陷阱,她想。她曾经一直看着桌布,然后猛地悟出:她只要把树挪到画面的中间,而不需要嫁人,这使她感到一阵巨大的欢喜。”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树”这个意象的反复出现总是与两性关系或婚姻联系在一起。在晚宴上,拉姆齐夫人竭尽全力招呼每一位客人,试图把他们带进一个和谐的氛围,面对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天使”,莉莉只有不停地用那棵树来提醒自己保持独立,不坠入婚姻的陷阱。
有的学者将树和盐瓶理解为男性的象征,我不赞同这种观点。伍尔夫经常使用“树”这一意象来象征女性,在幼小的詹姆斯眼中,他的母亲就是“一棵果实累累、枝繁叶茂、开满红花的果树”。在伍尔夫的其他作品中“树”这个意象也反复出现。在《达洛维夫人》中达洛维夫人就被比作一颗开花的树,伍尔夫还用轿车窗帘上的树形图案来暗示车里坐的是一个女性皇室成员。而在彼得•沃尔什向达洛维夫人提起他爱上的那个印度姑娘时,浮现在他头脑中的是“一颗可爱的小树。”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写到,“这是一棵树吗?不,这是一个女人。”
树象征着活力、茂盛、繁衍,树还能够遮风避雨,就像女人,拥有繁衍人类的能力,同时也为丈夫和孩子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让生活稳定而充满活力。既然“树”象征着女人,那么将树移到画布的中间也就暗示着将女人置于生活的中心。但这里的女人不是拉姆齐夫人所代表的“天使”,如果说结婚生子的女人是硕果累累的果树,那么独立的女性就是不开花的树。莉莉不断提醒自己将“树”放在画布中央,也即提醒自己保持独立,做生活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这时的莉莉是一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她竭尽全力在反抗男权的压迫,坚持艺术追求,同时也在不停抵制传统的女性美德。
然而这样以女性为中心的思想并不是伍尔夫所倡导的,在他看来只有达到了两性的和谐统一,艺术家才能取得不朽的成就。于是在文章的最后,回忆着拉姆齐夫人,关心着即将登上灯塔的拉姆齐先生,莉莉不再不停地反抗,而是平和地面对两性关系。这时的莉莉终于领悟了生活,困扰她多年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她的构思不再是将树置于中间,而是刚柔相融的画面。一直处于困惑和痛苦中的莉莉在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的那一刻,终于拿起画笔,画出了决定性的一笔,“她筋疲力尽地放下画笔,想到:我终于画出了我心中的幻象。”这最后一笔,标志着她终于超越了自身性别的局限,达到了雌雄同体的融合,成长为真正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马爱农译.到灯塔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王家湘译.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雅各布之屋.译林出版社,2001.41.
[3]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瞿世镜译.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5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