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万能论”的思维定势长期以来一直影响人们对于近年来高职院校所出现的道德异化的理性判断,认为高校德育该负“无限”责任。但由于高职院校其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德育目标、德育对象内化的特点、德育实施过程、德育环境的局限性,高校德育对于学生的社会教化只能起引导而不是决定作用。但高职院校能否、又将如何超越“德育有限性”,使高校德育的教化功能成为可能?本文从道德观念、生活实践、专业渗透、情感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有限性;可能性
基金项目: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项目《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0792003)。
作者简介:杜建华(1974--),女,湖北荆门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24-0049-03
随着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嬗变,近年来出现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内凸现出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当人们反思这些道德问题时,其观念依旧滞留在了17、18世纪的“德育万能论”层面,于是便将审视的目光和批评的矛头直指那一向被寄予很高期望的大学德育。并将其归罪于大学德育的“低效性”。正如鲁洁教授所指出的,学校德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被看成是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唯一变量。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异化,大学德育真的能背负起所有的责任吗?大学德育对于培养个体以及社会的德性是否存在自己无法超越的局限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高职院校德育的有限作用:
(一)从高职教育的德育目标来分析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我国高职高专德育目标“高职高专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拥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可见,德育目标的逻辑起点是国家与社会,它更多地强调了德育的政治性,而对道德主体——高职生自身的道德诉求的关注较少,即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的正当性与必要性。因此这种德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个体道德的培养,容易导致德育主体的被动或疏于参与。再说高校德育微观目标。它“应以德育宏观目标为指导而制订的适用于本校实际的具体的目标,这种目标应表现为针对性和适用性特点,而不可过于抽象,或过高、过低”。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微观层面的德育目标却不能很好地突出自身的特质,导致微观目标难以发挥导向作用,国家的宏观目标也难以实现。
(二)从德育对象内化的特点来分析
在德与智的培养上,两者有着不同的特点。智育着重于系统性知识的学习,个体在掌握现成的自然科学知识上见效快。但德育是一种人文素质的培养,它一般要经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一系列过程,才能逐步形成德性。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并不是同步发生的。道德认知先于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发生。首先,道德情感的产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在个体认知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践才能逐渐成为人的稳定的道德品质。其次,因道德往往与个体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个体的道德品性又具有摇摆性。再次。对于社会实践活动非常少、社会化程度很低的高职学生来说,停留于认知水平上的道德品质还极其脆弱和不稳定。譬如,“当一个教师用‘狼来了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这一道德准则时,学生至多停留在“知”的层面。停留在想象上。我们还很难说他就立即具有了诚信的品质。只有当他亲身经历因不讲诚信而导致不良后果时,才知道讲诚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的反复历练才可能逐渐拥有诚信之德”。因此。德性的形成与展现不可能立竿见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从德育的实施过程来分析
“德育的实施过程包括德育实施方案、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等因素”。实施方案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因素。实施方案中的领导、体制、机构、队伍、规章制度以及必要的物质保证等因素,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德育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的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充分发挥本校的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传统与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化合理的德育实施方案。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内容。不仅层次性不强,而且还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疏于社会热点新闻的剖析,假大空的套话盛行。学生处于“失真”、“无我”的教育环境中。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德育方法方面,或受智育方法的定势影响。或是由于考评的错位导向,德育工作主要采用灌输的方法,只对学生大讲“应然”,而少讲“之所以然”,不给学生思考与诘问的机会。这种方式,既不可能教学生以真“知”,更难以导学生以德“行”。教育的灌输可能造成的另一种后果就是道德逆反。这不仅仅指对灌输的道德原则和灌输本身的反抗,而且指对社会中的生活伦理与公共规范的故意违反,对道德行为加以嘲笑和不以为然。在德育评价上。纸笔测试是当前高职院校考察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知识、邓小平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的德育课评价最主要的方式。这种方式只能了解大学生对主导价值的“知”的掌握情况,难以评价大学生形成主导价值情感,更无法评价其“行”的效果。纸笔测试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大学生习惯于记忆思想道德知识,而不重视这些知识原理的生活逻辑和真正意蕴。考试中拿高分的学生未必就是思想品德发展好的学生。因此,“纸笔测试在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方面的激励功能明显不足,其科学性和客观性正日益受到质疑”。
(四)从德育所处的内外环境来分析
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政治与文化。首先看经济环境的影响。一是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会产生“金钱万能”的诱惑力。动摇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追求。二是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容易产生极端个人主义。其次看政治环境的影响。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等问题,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通过国际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渠道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战略。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没有得到根治。尤其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形象,使个别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感到失望,进而不再信仰马克思主义。其三看文化环境的影响。当前。多元文化思潮正在形成,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传统的两大阵营对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被以国家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的冲突所取代。
高校德育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指各高校校园环境。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固然是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但也并非“净土”,同样存在着一些德育的负面因素。譬如以权谋私、乱收费、乱罚
款、弄虚作假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消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的德育功效。
上文中所提到的“德育有限性”一方面提醒人们要更新德育观念,不要盲目地乐观也不能单纯地期望于学校德育,不要给学校德育盲目地增加负担,不要不恰当地拔高德育的功能,也不要对学校德育求全责备,需要理解与宽容。另一方面,“德育有限性”也并不能成为高校推卸完成德育任务或解释德育效果不佳的借口。对正蓬勃发展的高职院校而言,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于现实合理地寻求学校德育的着力点,并通过切实可行的途径。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也是道德本身的困境。而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某种道德理念的“作祟”。这种理念遮蔽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真实关系,或者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却轻视乃至忽视个人利益,它使得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内外冲突、言行不一,甚至道德虚伪现象。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塑体现时代精神的、合理的道德理念。应该以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为核心内容,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崇尚“生活式”的道德。这种道德既不是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又不是以群体为本位的道德,而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是正确地解决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问题的道德。只有这样的道德。才能真正地立足于现在,同时又着眼于未来。才能被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内化。当然,我们在对传统道德观念进行重塑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我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二)走“生活回归”之路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无独有偶。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即现道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大体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道德源于生活。道德教育要以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并在生活中进行。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并辨别、取舍和生成道德观念,从而不断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通过自我教育实现个体道德的提升。德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学校德育应从抽象化、空泛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的素朴性”,使学生在具体的道德情景中体验道德价值,增强道德情感与意识,从而产生道德行为。因此。个体德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世界的教育,当代道德教育只有从“道德理性”回头,走“生活回归”之路,才能重新焕发出其青春活力。
(三)寓“德育”于“专业教学课堂”中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一般都在正常的教学课堂进行德育,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排斥。随着学院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纯粹的德育教育时间变得愈来愈少,因此,欲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必须发挥专业课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即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应把具体的学科知识和德育内容,通过德育渗透的方法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改变“教”与“育”的割裂状态,从而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如在机电、计算机、高等数学等科目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治学态度、为人品格等,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会在德育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让“情”溢满德育
人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的。因而。在德育的视域里。情感的作用机制、特殊地位、教育培养和目标实现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因此在德育中应以“情”感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德育活动中。从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要融入情感。运用情感机制,师生之间进行真诚、平等、友爱的情感交流,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在关心理解和真挚情感中感化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才有可能使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产生预期的道德行为。德育工作中的人格力量具有感染性和潜在性,其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
责任编辑王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