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十几年建设的经验为基础,探索性提出了构建实践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到课程内容的选取,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及应用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介绍。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施方案;应用情况
作者简介:刘红燕(1969-),女,河北临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企业管理、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9)24-0013-06
一、以实践为导向构建了国际贸易专业“螺旋递阶的四级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专业都属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尽管在毕业前都学习了相关知识。但是在就业的过程中,特别是碰到招聘企业的面试以及上岗初期,仍然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与“学”的脱节,如何让学生一开始学的就是将来用的,如何通过递进式的训练,最后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能活学活用。直接上岗。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成为适应工作环境的实用型人才,一直是经管服务类专业教学的难点。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以国际贸易专业为研究对象。以核心主干课程为主线,按照“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践化、综合实训整合化、顶岗实习延伸化”的理念,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实践导向的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螺旋递阶式四级课程体系”(见图1)。
这个体系第一个亮点就是对课程的大力整合,例如我们的实务化的理论课程“实用国际商务基础1、2”整合了“经济学基础”、“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地理知识”、“对外贸易概论”、“国际金融”六门课程:“进出口业务”课程就整合了“商务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外贸软件应用”四门课程……类似的大幅度的整合贯穿了整个三年的课程体系。
第二个亮点就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整合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导向下的变革。我们首先发问卷给历届的毕业生,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岗位和岗位的核心技能进行了梳理:接着我们走访了一些学生就业的本领域相关的典型企业,了解其工作流程和企业运作模式……。根据这两方面的调研,我们梳理出本专业的核心岗位及核心岗位的要求:我们请行业的专家和来自第一线的业务骨干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的研讨。通过反复讨论,最后确定本专业的核心岗位群、核心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及工作任务流程,再根据这些来自实践的“行动领域”的要求。倒推出“学习领域”的要求:最后围绕行动领域的企业要求。设定了我们的来自于实践、又基于实践的培养目标。在“行动领域”的指引下。对传统的理论体系中完整的课程体系进行打破重组,构建了行动领域导向下的“课程体系”。因此,这个课程体系有了鲜明的实践特征。
这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个设计从局部初级到完整综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较好实现了培养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三能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这种开发模式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二、以实践为导向选取和序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对应课程体系的改革,核心课程的改革无疑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而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重组课程内容便成为课程内容开发的基本问题。近年来,我们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针对经管服务类专业实训的难点和专业特点。根据就业核心岗位的需求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以项目、流程为中心重新选取、设计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项目为载体设计基础理论课程内容
实用国际商务基础是在整合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基础上的一门整合课程。这种课程是属于基础学科,我们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我们按照核心岗位的能力要求。精心选择知识点,按照一个个项目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个工作任务开展我们的教学,使一门理论课程转变为生动的“以项目为载体的实务教学”,整个课程的内容不再是传统有序的章节目。而是在一个个行动项目的导引下展开我们的教学,使一门理论课程变成了生动的“实务课程”,实现了我们一直倡导的“理论课程实务化”。
(二)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设计业务流程明晰的专业课程内容
无论是进出口业务。还是国际营销、报关实务课,我们都按照实际的“业务流程”或者“工作流程”来设计课程。就是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的框架,按照实际的业务流程或者工作流程重组教学内容。例如,“进出口业务”课程是个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都非常清晰的课程,我们就按照实际外贸业务的程序序化了我们的教学内容,整个教学内容按照下面的流程设计(见图2)。
通过上面的程序,让学生系统学习了进出口业务的整个业务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在就业后能顺利上岗。并且在整个业务活动中依托外贸软件,让学生以一个外贸业务员的身份开始自己的“外贸工作之旅”,从和外商磋商谈判、讨价还价,到贸易合同的签订。一直到最后的履约,包括租船订舱、出口报检、报关等所有环节。在所有的训练中,通过建立了一个虚拟企业,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完成实际外贸全套工作任务,虽然企业是虚拟的。但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与实际外贸工作,在内容、步骤、方法等各方面完全一致,其相关资料、经济业务也都来源于企业一线。课程中采用的单证等都是从实际企业中收集筛选出来的,与实际工作中的完全相同,有效实现了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通过这种“以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以工作流程重组教学内容。以真实任务为载体”的实战法为中心的“工学结合”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实践导向下的“模块化、任务化、实战化”。
(三)以专业核心业务为导引设计的综合类课程内容
对于经济管理服务类专业,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解决该专业的主要的、典型的、综合的业务流程或业务工作的完整训练,为了解决高职经济管理服务类专业培养综合职业实践能力所存在的困难,我们除了在教学中进行各种通用的、基本的、专项的技能训练以及去企业实习外,重点开发了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对学生进行该专业的主要的、典型的、综合的业务流程或业务工作的系统的、全面的完整训练,这种模式对于培养高职经济管理服务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真正做到上手快、业务熟、职业素养高,所训练的就是今后工作中所用到的一一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就整合了外贸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学生毕业对口的核心岗位以及这些核心岗位的核心能力。整合前面学过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毕业后面临的专业岗位的要求,熟
悉、强化整个岗位技能。整个训练也是让每个学生以“业务员”的身份开始,完成一次综合的、完整的业务训练(见图3),实现了“以外贸专业核心任务为导引,前向后向延伸的整合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
三、以实践为导向,实施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实践”为导向构建了我们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这些构成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在整个培养方案的实施中。我们也以实践为导向。形成独具特色的实施模式。
(一)基于实践导向的“实战”理念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不断对经管类专业丰富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归纳和提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教学设计工作化、理论实务一体化、实务内容实践化、实训内容实战化”的教学理念,围绕这样的思路,我们首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组和序化,而重组的基础就是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设计教学内容,然后在具体的实施中按照“理论内容实务化、实务内容实践化、实训内容实战化”的模式实施。换言之就是改革的结果没有纯粹的理论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就业的核心岗位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中心,从课程的设置,到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都围绕实践导向的“理论内容实务化、实务内容实践化、实训内容实战化”的教学理念,把整个教学体系在任务驱动、项目驱动下变成一个“实战”训练的三年,较好实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
(二)实战的过程
1,整个课程的实战
即从理论的教学就开始转变思路,理论课也要实训。围绕一个个工作任务开展我们的教学。使一门理论课程或者课程的理论部分转变为生动的“以任务为中心的实务教学”。而到专业主干课程。我们都按照实际的业务活动或者工作项目来组织教学,学生从第一堂课开始就是完成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或者“营销任务”或者“报关任务”,一门实务课程变为一次生动的实践业务的行动。同时,对于一些通过职业情景难以完成的实践训练,我们辅以软件、沙盘的训练。同时在整个实训中尽可能和职业标准对接起来。通过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流程、学会方法、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实现了“以实践工作流程为线索的实践教学”。而到课程的实训部分或者专业的综合实训,则围绕学生毕业对口的核心岗位以及这些核心岗位的核心能力,整合前面学过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毕业后面临的专业岗位的要求,熟悉、强化整个岗位技能。整个训练通常是让每个学生扮演未来岗位工作人员的身份,完成一次综合的、完整的业务训练。实现了“以专业核心岗位能力为主线,前向后向延伸的整合实践教学”。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则是对前面实践体系的一个补充和延伸,和学生的就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现场作业,进一步提高实施效果,也可以说是对前面教学效果的一次检验和补充。我们还和专业管理委员会的一些企业保持长期联系,通过为企业做市场调研、市场策划、开发客户等项目,推动课程目标的实施。这样。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到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教材、网络资源等,在专业立体化的实施体系中,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核心课程中则实现了“工作学习融为一体”、“行动导向、能力导向”,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推动课程实训,通过软件、沙盘模拟实际业务、教学考证一体化。在每门课程中实现了“理论实务一体化、实务内容实践化、在线实训实战化”的立体化实施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并且核心课程的教学和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互相呼应、互相支持,实现了“从核心课程的小裂变”到集聚到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大核变”过程,有效实现了我们的培养目标。
2,课程教学环节和组织的实战
整个实施模式也是基于实践导向,主要形成以下两类富有特色的实战模式:
(1)项目驱动的“APIDEI”实战模式
项目驱动的实施模式渗透于我们所有专业的教学中,可以说这个模式是工学结合在经管服务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核心,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课程内容是按照什么模式设计,无论是按照工作流程,还是按照工作岗位,或者按照职业能力,或者是按照项目划分,所有课程的实施都可以把流程中的每个步骤、岗位中的每个环节、能力中的每项技能、项目中的每个任务……都可以按照项目驱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也就是打破传统的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一定要先讲理论再训练的教学模式,而是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去教学,即一个一“工作项目”为主线的“APIDEI”的实施模式,其中A代表“Assign”,表示老师布置项目:P代表“Practice”,表示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去完成任务;I代表“Instruct”,表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老师不断给予指导:D代表“Dis—cuss”。表示学生完成项目后,要进行讨论和交流;E代表“Estimate”,表示每个项目结束,针对结果都要有个评估:最后一个“I”代表“Improve”,表示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技能得到提升,也就是我们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来完成项目,然后再对完成项目的汇报、检验、交流、讨论来达到明晰理论的过程,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而且这种模式在实施中可以是大项目套小任务,层层推进,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2)沙盘导入的“三阶段”递进模式
经过多年探索,特别是借鉴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学习领域课程,通过对管理服务类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序化。形成了相互递进、相互支撑、有机融合的“三阶段”课程实施模式:
“感性认知阶段”——深入体验感性认知。在学习某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之前,以沙盘(生产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商贸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市场营销沙盘、第三方物流沙盘、人力资源管理沙盘、财务分析沙盘、计划预算沙盘、企业管理信息化沙盘等等)先期导入为首,让学生模拟企业的员工,承担部门和岗位的职责,给学生按照企业相关经营管理的工作过程和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模拟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先在“玩”中知道要“做什么”、学习“怎么做”,并在做的体验中去学习一些基本的经验性知识,初步体验、感性认知企业相关的经营与管理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此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去学习课程和应用理论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并且会主动的、有目的的去学习自己所需要的应用理论知识。
“理性深化阶段”——学做相联理论提升。教师在后面的课程内容教学中通过二次开发,以学生所做过的沙盘的企业相关经营与管理活动为背景、素材和案例——载体,进行课程应用理论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了模拟体验的经验基础,有了对所学内容的感性印象,他们就会把老师讲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与它们建立起影射关系,带着出现(发现)的问题去学习,进而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应用理论知识与方法,理
解“为什么这样做”和掌握“怎样做更好”的策略性知识。
“深入实践阶段”——深入体验实践积累。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课程和应用理论知识、掌握了具体的业务工作方法(工具)、学会了应该怎么做之后,再次让学生运用沙盘或者教学软件,在“理论的指导下”模拟企业相关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通过再实践积累“怎么做”的经验和积累“如何做更好”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
3,考核方法的实战
经过多年围绕课程的改革,国际贸易专业不断探索和完善行动能力导向的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有效促进了实践导向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我们考核的设计理念发生了以下的变化(见表1):
围绕上面的理念的变化,我们的考核围绕“三能”的考核重点,以实践的要求为导引,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见图4)。
通过考核的变革,考核的重点不再是评价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而是以形成性的考核为主体。通过形成性考核全面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内容不仅涵盖职业实践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等专业能力,还包括对学习、工作的技巧性、策略性等方法能力,以及参与性、批判性等与环境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这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除了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力争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三能合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三)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最复杂的是课程的组织实施,它颠覆的是过去按部就班的固定式课程安排体系。于是。如何围绕全新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是重要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如何实施。在这里我们把经管类的一些有特色的实施模式加以总结。
1,项目导引法
项目驱动的实施模式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随时可见,应该说项目导引法是经管类专业实施工学结合、实践导向的核心方法。我们的所有课程都渗透该教学方法,整个课程无论是按项目序化或者按流程序化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都可以采用本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每个教学单元的学习都是按照项目导引驱动教学学习任务的完成(见图5),并且整个过程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目标就要依序“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核心岗位技能,而且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岗位情景模拟实战训练法
“进出口业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这门课程按照外贸业务的操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按照外贸涉及到的不同部门和岗位布置实训室,在课堂上一开始就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虚拟的外贸企业,以一个外贸业务员的身份开始自己的“外贸工作之旅”。虽然企业是虚拟的。但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与实际外贸工作,在内容、步骤、方法等各方面完全一致。其相关资料、经济业务也都来源于企业一线,课程中采用的单证等都是从实际企业中收集筛选出来的,与实际工作中的完全相同,有效实现了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3,软件仿真实操法
经管服务类专业普遍面临实训的难点,改革了教学内容,以什么为载体实现我们的教学设计,在去实际企业训练有难度的情况下,把贴近真实工作的软件引入教学,帮助我们实施我们的教学改革便有了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港航专业、物流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专业、企业管理专业、商品流通专业、市场营销专业都引入相关行业软件,以这些软件为载体,导人相应的核心课程,实现了在线的仿真训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4,沙盘体验导入教学法
如前所述,在学习某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之前。以沙盘先期导入为首。让学生模拟企业的员工,承担部门和岗位的职责,给学生按照企业相关经营管理的工作过程和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模拟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先在“玩”中知道要“做什么”、学习“怎么做”,并在做的体验中去学习一些基本的经验性知识,初步体验、感性认知企业相关的经营与管理活动。
教师在后面的课程教学中通过二次开发,以学生所做过的沙盘的企业相关经营与管理活动为背景进行课程应用理论知识的教学。
5,角色体验法
会计类课程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如在会计凭证传递、日常业务处理流程等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业务经办人员、制单会计、审核会计、出纳、记账会计等角色,通过相互间的业务往来模拟,让学生掌握各会计岗位在实务工作中的分工及衔接,会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关系,以及如何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监督职能。角色扮演将枯燥的程序描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
6,现场认知作业法
经管类的有些课程学生不好理解,这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安排学生去现场认识、学习,例如港航专业港口作业的课程,老师除了带领学生去现场感受、学习,还会与很多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参与到企业的一些岗位。进行现场作业。提高技能,有些时候还由教师领队组成项目组。和企业一起合作完成一些项目,通过这样的现场感受、现场顶岗作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应用情况
(一)校内实践完善情况
1,形成了实践导向的专业标准和教学计划
整个专业的专业标准和教学计划按照“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践化、综合实训整合化、顶岗实习延伸化”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并不断完善和提升,到目前为止,已经实践近五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学校几次国家教育部的检查中受到专家好评。
2,学生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绩
(1)就业率高,且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近几年实施了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就业率很高,连续5年都在96%左右,而且由于这样培养的学生整体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余地大。在对毕业后学生的调研中,用人单位普遍对学生满意度高,觉得学生上手快、动手能力强。
(2)学生在技能大赛上屡获佳绩。在实践导向下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各个级别的大赛上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2006年5月第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银奖;2007年6月第九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各一个:同年12月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2008年1月首届“金钥匙”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铜奖:首届外贸外语技能大赛获得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2008年5月第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铜奖和优秀奖各一个。这些所有的项目的指导老师都是我们团队的老师、我们的学生。
3,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高
由于在实践导向下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整个教
学模式新颖、实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老师教学满意度高,学生普遍反映学得实用、掌握得快,在我们这个团队中,校级金牌教师就有2位,其他老师的教学也是多次获得年度教学优秀。
4,在校内的一些经管类专业采用了我们的培养方案
我们的培养方案不仅适用于国际贸易专业,也适合于经济管理类的相关专业,我们的设计理念和思路适合于其它经管类专业。目前,我们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港航专业、商品流通专业都按照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模式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开发。并正在实施中逐渐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校外推广情况
1,已经有多家学校开始逐步采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式
目前,我们的培养方案由于其先进性,受到很多学校的认可和欢迎,特别是近年工学结合模式的提出,为高职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文科类专业带来很多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校都摸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把我们的研究及时和兄弟院校沟通。目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学习应用了我们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项目负责人全国讲学,传播改革理念、推广教学成果,受到热烈欢迎
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自去年到今年,已经先后到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做了精品课程专题报告会,同时在全国的精品课程培训班、全国师资培训班上开讲座。在讲座中推广的“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践化、综合实训整合化”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文科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文科实训的“实战”方式方法引起参会人员的极大兴趣。受到一致好评,目前已经宜讲近6000人次,覆盖上百所学校。有力加强了教学成果的影响力、辐射力,为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应该说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体系适用于所有的文科专业。教学理念适用于任何课程,在多年的实践与应用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推广,并随着“工学结合”模式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受到欢迎。
责任编辑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