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实录(上)

2009-11-05 09:54朱震国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众生小节结论

朱震国

评课/特级教师

胡明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故乡》。

说到故乡这个词,大家会引起些什么联想和想象呢?

生1:我会想到鲁迅的《故乡》,鲁迅在《故乡》里缅怀了记忆中的故乡,讽刺了当时在封建礼教下备受摧残的故乡。

生2:我想到的是自己的故乡。

师:故乡有些什么呢?

生2:故乡的人都很淳朴,空气也新鲜。

师:故乡是个美好的词语,它让我们想到亲人,想到风景,现在请大家集体朗读课文的第9小节,请思考一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乡”?其中写到了怎样的“景”?写到了怎样的一些人?预备——起。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9小节)

师:你从这里读到了怎样的“景”?哪位同学说一下?

生1:故乡呈现了一片荒凉的景色:石板路变得颓废了;两旁的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坍没了;孩子们已经没有了读书的机会,混入了茫茫的劳动队伍当中;虽然,“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但“那是乡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其实是对当地干部的一种讽刺;农民们“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只能“以人力代换畜力”来获取生存的必需,说明故乡农民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中。

师:你说到了景,也提到了景,其中有石路,有桥栏,还有楼房,但它们不是颓废的就是坍没的;哦,幸好还有楼房是新建的,是吗?

(板书景:石路——颓废桥栏——坍没楼房——新建)

提到的人有哪些呢?

(众生答:童工)嗯,一大批失学的孩子,还有呢?(众生答:乡干部和包工头)乡干部和包工头是写在第二行还是第三行?(众生答:第三行)哦,并列在新建楼房一行。好!还有呢?(众生答:殷实的庄稼人)家里边——连半条牛腿也没有,每到农忙就要以人力代换畜力的“庄稼人”——可他们很“殷实”呀,刚才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的是不?

(板书人:庄稼人童工乡干部、包工头)

众生:“殷实”是富足的意思,这里是反话。

师:大家看得很仔细,但还是漏掉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谁?

众生:作者。

师:对了,“我”,作者。我们在这个故乡里见到的“景”、看到的“人”,都是通过谁的眼睛看到的?

众生:“我”。

师: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灵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索的。在这段文字里面,你从哪里看到了作者的表情,是开朗的还是忧郁的?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是喜悦的还是悲戚的?你又从哪里听出了他的口气,是严肃的还是嘲讽的?请你找一找。

生1:“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这句话中,“未来的管理人旋”就感觉作者口气比较严肃。

师:未来的什么什么人,我们通常叫做“祖国明天的——”

众生:花朵。

师:可他们还没有开放就已经凋谢了,是吗?

生1:让我们产生很悲哀的感觉。

师:很悲哀……还有吗?哪里听到了、看到了、感到了?

生2:“可惊喜的是,在低矮的农舍之间,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这里作者字面写的是他非常“惊喜”,但我觉得他用了反讽的手法,他对故乡的“赞美”其实是他的一种讽刺,作者在后面还提到说,其实这些楼房并不属于这些“殷实的庄稼人”,而是“乡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所以我觉得他表达了对农民生活贫困的同情,而且,因为那些包工头也出身于农民,所以他为某些农民改变了命运,也感到一些欣慰和高兴。

师:哦,真是这样吗?他的表情很“惊喜”,还是很“惊愕”?

生3:我感到他的表情是很“惊愕”。因为庄稼人是如此“殷实”,如此的辛苦劳作,但是……

师:“殷实”是什么概念?

生3:是淳朴,诚实,是很扎实……

师:呵呵,“扎实”?刚才已经说了,“殷实”是反语,对吗?

生3:噢,对了,是不富裕,很贫困。

师:是啊,那能叫“殷实的庄稼人”吗?他们是吗?“连半条牛腿也没有”,还能有些什么呢?你刚才说的不是“惊喜”,而是什么?

生3:是一种惊愕。

师:好。其他同学——

生4:“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每到农忙,只好以人力代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的后裔呵!”这句话我觉得充满了采种悲壮的情感!因为,“神农的后裔”,我们知道神农是中国农民的祖先嘛,但是我们现在的庄稼人却过着这种穷苦、落泊的生活。

师:让你读一读“神农的后裔”,你会怎么念?

生4:神农的后裔!

(满含感叹地)

师:你脸上是什么表情?

生4:严肃。

师:我们听出来是什么?一种——忧虑,一种深深的忧虑,不是讽刺,对吧?什么叫“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陶渊明是什么时候的人?

众生:东晋的。

师:那么范成大呢?

众生:南宋。

师:一个距今有一千多年,一个也有八九百年,或许那本来是一种褒奖的语气,但是它却被两个字给生生否定了这种褒奖的语气,哪两个字?

众生:“直是”。

师;对,那就是另外一种意味啦!那么,按照这样的“故乡”,它的一个必然的逻辑,或者说是逻辑的必然吧,作者在接下来的第10、11、12这三小节里,分别得出了什么样的一些结论来呢?我们请同学分成三组,第一组从第10小节,第二组从第11小节,第三组从第12小节中分别来找一找作者他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你们对这个结论又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从原文的语句中去找。

(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问题)

师:好,在第10小节里面,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1:这里说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都市里“充满人性的弱点”,在人们长期的印象里,农民是比较淳朴的,因为抵御不了“巨大诱惑”,所以抛弃了故乡。

师:嗯,抛弃了故乡,不一定就没有故乡,作者的原话怎么说?

生1:到了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多媒体出示结论之一: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

师:你们这一组其他同学,对于他的这个结论有什么看法呢?

生2:我对这个说法是不太赞同的,因为故乡包括了自己的童年回忆,包括了自己在那里生活的点点滴滴,怎么可以就因为可以劳作、可以享受,就何处都能成为“故乡”了呢?

生3: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故乡,一个是他的出生地,就是生长、生活的地方。比如我出生在绍兴,也生长在绍兴,绍兴就是我的故乡;第二种故乡,就是一个人到了外地,付出了他的汗水,实现了他的理想,收获了他应该收获的一些东西,我觉得那里也可以称为他的故乡。

师:那有一天,在绍兴你已经没法儿生存下去的时候,你也可以找到另外一个故乡?

生3:嗯,那别处也可以成为我的家。如果它能养活我,如果那里也能给予我精神寄托,成为我“精神家园”的话,那我觉得也可以是我的故乡。

师:你也这样想吗?

生3:我还想说,就是课文这一段里说的“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就是因为农村在经济上还比较贫困,他们才出去的;等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的时候,有了一

点收获,物质上开始富裕了起来,那儿就成了他们的故乡了——我又觉得,这种情况是不怎么合理的。因为在那个城市里,你只是在物质上得到一种满足,就这样把那个城市当作你的第二故乡的话,我觉得是不大合乎情理的。

师:是啊,作者写得很洒脱!作者他好像已经真的成了一个“地球人”或者“世界公民”了。可以第二组了吗?——哦,你还有补充?

生4:老师,我还想继续谈谈这句话行吗?

师:当然!

生4: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分两方面来看。就“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这句话而言,一种看法可以认为他四处漂泊,找不到他心中真正有故乡感觉的地方,这样他就会觉得每个地方都是故乡。

师:只要那个地方能让他活下去?

生4:对,他就认为这便是他的故乡了。但也正因为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他对某个地方有了感情,他感觉当时他生活的那个地方对他生命有很大影响,那也就会真正地把这个地方当成故乡。

师:我们探讨的是,现在这些农民为什么会离开故乡?

生4:应该只是为了求得生存。

师:为了生存。所以,便可以去找另外的,第二、第三个故乡。这是你们的结论。现在,第二小组,你们找到第11小节中作者的结论了吗?

生5:第11小节主要是末承上一段的结论“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所作的进一步的生发,农村人为了生存总会离开农村来到城市。

师:文中哪一句话里说的?

生5:既然在故乡无法生存,那就——

师:向哪里去?

生5:向城市去。

师:好,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这样的句子(与学生一起)——“出发,向陌生的都市”!

(多媒体出示结论之二:出发,向陌生的都市。)

师:对此,你们怎么看?

生5:我觉得,农村人是被迫的,因为中国人向来有安土重迁这样的习俗,不是真正在故乡无法生存下去的话,他们是绝对不会离开自己的故乡,面向陌生的城市而去的。

师:确是这样的——只是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呢?你们组找到作者的结论了吗?面对人们对农民的说三道四,作者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他的回答是什么?人们都怎么说农民来着?

众生:安分守已。

师:对此,作者的回答是什么?第12小节怎么说?

众生:“他们何尝安分守已呢?”

师:农民何尝安分守已!

(多媒体出示结论之三:农民,何尝安分守己呢?)

师:好,请说说你们对此的想法。

生6:就像农民们在自己的名字中所寄托的一样,叫做“阿福阿运阿改阿变之类”,他们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在自己的名字当中,但此时此刻却正与乡村支离破碎的荒芜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凸显出他们的悲哀与不幸,说明根本就不是一种安分守己的心态。

师:噢,他们的不安分守己是有道理的,是吗?但是,问题在于:不安分守己他们又能改变些什么呢?

生7:我觉得这个结论蛮真实的,其实,农民他根本就是很想改变自己的历史和命运的,但是由于社会各个阶层对他们的偏见,他们只能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中。这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的世代相传的痛苦情结”。

师:离开故乡,他们是为了什么?

生7:寻找“自由、幸福的生存”。

师:自由的、幸福的——生存。生存和生活有区别吗?

生7:有区别,“生存”是为了满足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活”应该是在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追求实现自己的更高价值。

师:对,“生存”不过只是“活着”而已。大家都说得很有根据,言语之间也充满了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怀和正义感。我十分赞同大家的看法——但有一个人他恐怕不会赞同——谁?

众生:作者。

师:还是作者——“我”。请大家看一下课文的前半部分1到7小节,我们来看一看,找一找作者不同意我们的看法的理由和根据。我们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从1、2、5小节里,第二组从4、5小节里,第三组从第8小节里,第四组从第7小节里,找一找作者他原来的想法到底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讨论)

师:哪位同学先来说?

生1:我觉得作者先在第2段里,想起了故乡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事物,“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他通过描写这些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写出了故乡的美丽。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淳朴的感情。

师:你从哪一句话里面发现,他对故乡的爱其实已经到了至高无上、无以复加的地步?

生1:“是人类的摇篮”。还有这句前面的“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

师:嚯,连这个也都是人类摇篮的一部分!

生1:还有同一段最后说了,游子远离故乡,他们是为了“寻找精神的家园”,就像作者他远离故乡来到大都市将近十年,但是故乡一直都在他的心中,说明他并未在这个都市中找到他的精神家园。

师:根本就没法儿忘却。

生1:嗯,是的。

生2:我从第3段里看出,故乡不是“何处不可以成为故9”的,故9是一直在心中的,第5段说“距离可以使任何事物变得优美起来”,他在大都市中离故乡比较远,所以故乡会变得非常优美;而最后一句说故乡“在暗暗老去的心中”,说明他一直都没有忘却故乡。

师:是啊,远在地理,近在——

生2:心里。

生3:从第1段中“我不止一次”,还有“感到遗憾”等等,可以看出他为自己是农村人有故乡而感到骄傲。

师:你感觉还可以从哪些句子里面看出他的这种“骄傲”的心理?

生3:第二句话——“他们没有故乡”。

师:你觉得这些话如果要念的话,应该取一种怎样的神态?

生3:比较骄傲……

师:怎么“骄傲”法?把“他们”的音调稍稍抬高一点,然后停顿一下“他们——没有故乡”(生笑)你觉得可以吗?,

生3:可以。

生4:第4段第一句话“我思念月亮”,我觉得,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应该是思念故乡的象征,可后面一句话却说“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他到城里生活了十年,但他却觉得那城里是没有月亮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故乡,只有一个原原本本的故乡。

师: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故乡的月亮。

生4:对!而后面第5段中说“几经改制的小木门也没有了,谁倚门等我”。

师:这话有什么含义?

生4:表面上看是在怀念自己的亲人和父亲,但其实更深层次的,他想的还是自己的故乡。

师:念念在心、无可忘记的还是自己的故乡。

生5:“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笥而赞美了人的脆弱”,我觉得“脆弱”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并不值得赞美的东西,但是在这里,应该是指在每个人心中都有那种对故乡怀念的心情。

师:碰到人脆弱的时候,你的心会有一种沉郁或者纠结的感觉。

生6:但是这种“脆弱”,作者感觉值得赞美。

师:那是他骨子里散发出来——

生6:每个人都会从心里散发出来的那种情感。

生7:我从第6段最后一句话“多好的老人啊!不知今日还健在否?而那时,他的腰背就已经佝偻得可怕了……”中读到了作者深沉的感情!我觉得有时我

们怀念某一个地方……

师:哦,你念这句话的时候,能试着把“他的腰背就已经佝偻得可怕了”声音虚化一些,用点气声来读吗?试试看——

生7:(模仿朗读)“他的腰背就已经佝偻得可怕了……”

师:好,从心里读出感觉了!

生7:我觉得,有时候我们怀念某一个地方,或者记住了某一个地方,就只是因为某一样东西或是一种情感,牵住了我们的心绪;而在文中,我觉得有可能就是这位老人牵住了作者的情感、思绪,他有可能因为这个老人给了他某些精神上的支持,所以他记住了这个老人,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感情。最后一句话“而那时,他的腰背就已经佝偻得可怕了……”,我觉得,他对老人的关心确是发自内心的,就是把老人放在心上,也把老人所在的地方,即故乡,放在心上了。

师:可是就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也没见有农民离开他们的土地呀!好。还有吗?

生8:同样也是这句话,再联系上前面那句歌词“耐心等待吧,不要难过,世界轮流转哩……”,这说明农村人他们——能忍,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即使今世他们老去了,还有来世。

生9:第7段开头“这些年来,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说明作者对故乡有美好的预想,这与离开故乡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融为一体,他心中有对故乡浓墨重彩的乡愁,轻描淡写的回忆。

师:“轻描淡写的回忆”?

生9:相对于他的乡愁来说,他的回忆显得……

师:哦,少了是吧,那第7小节主要写了些什么?

生10:因为作者在城市的生活中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访问?和“言不由衷的谈话”等等,使作者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所以使作者在回忆起故乡往事时,更加深深地沉醉其中,更有一种自由和惬意。

生11:我倒觉得在第7节中,作者的思维是从甜蜜逐渐地转向痛苦,一开始“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后来却写道“又十分适意地消受着都市文明”。

师:这些“都市文明”你看怎么念为好?是用气声还是——

生11:我觉得应该是厌倦的,苍白的(语气口吻)。

师:(范读“单元房间,办公大搂,洁白的卫生间,其妙无比的日本彩电,立体声录音机,冰箱,煤气与自来水,剧院,酒吧,的士,多余的会议和壁灯,各种访问,言不由衷的谈话……”)我这么念,你觉得怎么样?

生11:很好!就这样,最后,作者已经对这些产生了疲倦,从最后一句“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作一种病,那呢,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呢?”可以看出作者内心十分的矛盾。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所念的这些都是“文明”喔,你们想想,对于在故乡无法生存下去的农民,这些算不算得是一种诱惑,而且是一种很大的诱惑?

众生:当然是!

师:那为什,五不能离开故乡呢?为什么不能去追求那样的一种文明生活呢?——看来,大家又渐渐地受到了作者的感染,开始理解并赞同起他原来的感受和想法了。但是你要知道,那毕竟只是他原来的想法,你看现在,作者他已经改变了,不是吗?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众生小节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