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苓
摘 要:为了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发挥其引领作用,要从教师、教学的实际出发,拓展集体备课的内容,灵活安排集体备课的时间,丰富集体备课的形式,抓好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衔接,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集体备课;教师成长:持续教学:反思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7/08-0042-02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学工作中常见的教研形式。通过集体备课,使好的教学经验得以传播,使教师得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机会,使学校教学工作得到均衡发展。但是,由于教师专业水准参差不齐,集体备课的前期准备不足和后期缺乏反思等原因,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低效,甚至步入种种误区。
为了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让集体备课为推进新课程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力,我们在集体备课的内容、时间安排、形式以及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完善个人备课等方面做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拓展集体备课的内容
针对教师专业水平有差异的现状,我们把集体备课与校本培训适当进行整合。除了备课时针对目标、知识点、教学环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内容外,备课组在制定备课内容时把对新课标的领悟也做为集体备课的内容之一,以便于教师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段和年级的不同,把对所教年级全册内容的编排情况、总体目标,各单元的内容与目标、单元之间内在的联系,每个单元在全册课本中所承载的任务、所处的地位和富有代表性的经典课型,包括重点与难点突破的角度,对课堂教学基本的预设、对课后作业的确定,辅导与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等内容都纳入到集体备课的范畴。这样既可避免新教师或青年教师在教学时对重点知识的疏漏,又可在备课与研讨的过程中,促使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和目标体系的建构过程,避免教师讲课时心中无数,把课文讲乱讲散,帮助教师围绕中心点教学,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新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二、灵活安排集体备课的时间
集体备课的时间按内容而定,对新课标的领悟和全册教材的把握应在学期开始前完成,对典型课例的研讨和相关的主题活动等内容,一般情况下是按教研活动的计划超周进行。为了使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它的引领作用。集体备课可以“以教定备,按需进行”。工作中,赋予备课组长自定步调的自由,比如:在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课堂的管理问题对有效课堂的创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却认为学生能有秩序的坐下来,按老师的安排讨论问题、自主练习就是实现了课堂管理,不知道小学课堂管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于是在听课活动的间隙,备课组长可以临时安排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探讨如何创建有助于学生自律、提高学习效率的课堂环境(如:怎样设计教室环境,怎样制定行为规范,怎样合理使用时间等);探讨与授课直接相关的管理任务(如:如何激励学生学习,如何管理小组活动,如何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等等);探讨课堂管理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如:怎样应对课堂的突发事件,怎样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等等,);这样在特定的时间、有针对性的集体研讨活动,如同及时雨一样,为教师提供了富有实用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在下一阶段的听课活动中,教师们生发出更多的精彩。而经过老师在课堂的实践和探索,又可以一步步获得有效课堂的管理理念、原则和方法,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丰富集体备课的形式
集体备课的形式可以按时间和内容的多少来定,可分为点、线、面三种形式。
点: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时间短、任务精,针对教学工作中某个困惑或存在争论性的问题而展开。在时间上,可以是指定集中备课时间,也可以是随机在课间或课外;在空间上,可以是在指定的地点,也可以是同屋同组的即兴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跨校研讨。比如:怎样面向全体把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怎样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一年级学生需不需要预习?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低中学段的语文老师,集体备课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课堂提出自己的问题,经过大家互相建议和补充后,达成共识,使问题得以初步解决,然后通过实践中的行为更进一步把研究引向深入。
线: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适用于典型课型的研讨,操作时可以一课为例,或古诗、或散文、或说明文、或综合学习。备课时,首先由主备教师介绍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重点、难点和教学环节,然后由其它教师对主备教师的教案进行点评、修正、充实后达成共识,统一备课后形成施教方案,然后,由主备教师上课,其它教师听课。听课后,针对教材要求和课堂教学集体反思、订正,形成新一轮教案,再进行施教——反思——跟进,这一形式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对典型课型的全程性探讨。
面: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适用于一些经验性教法的推广。比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的一种有效教学的框架,是一套能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导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集体备课时,备课组可要求教师采用以上教学策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从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研究并理解学生、明确目标与内容、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几个方面入手,尝试设计自己的教案和学案,这样,不仅使一些优秀的教学理念得以验证和发扬,教师也能运用新的理论来审视自己的实践,提升反思的质量,有利于大面积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抓好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衔接
通过集体备课达成对某一课时或某一问题的共识以后,备课小组应为教师个人提供时间和空间,让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首先依据教学目标更加深入的去研究自己的学生,关注他们的知识、经验、背景、需要、能力、智力类型与学习风格。其次,针对学生的差异,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确保最低标准的同时,精心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预设,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完成教学的设计和教学之后,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认真反思,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并以教学日志和反思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问题与收获,这样使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得益彰,既有共同目标,又有个性风采,促进了新课程背景下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针对教师的实际把集体备课与校本培训适当整合的研讨方式和从教师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出发的集体备课,是推动新课改的有效阵地,是培育创新教学理念、打造优秀教师的优良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