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探究
有一则给材料作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便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身上出现了一道裂痕,里面的蝴蝶不断地挣扎,好几个小时过去了,蝴蝶的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男孩于心不忍,终于用尖刀剪开蛹,帮助蝴蝶脱蛹而去。可是小男孩失望地发现,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
这则故事给教育者的启示是:生命的成长需要一些必要的痛苦过程,比如知识的获得,思维的发展,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他可以获得一时的轻松,但锻炼过程的缺失却可能给后来的生命过程带来潜在的巨大危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真正的爱应该是给他们体验生命、自主探究的过程和机会。难怪苏霍姆林斯基要这样说:“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
许慎著《说文解字》中说:“探,远取之,从手罙声。究,穷也,从穴九声。”表明探究是一个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并指向无穷的探求过程。《汉语大辞典》告诉我们:“探,即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究,即研究,指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或考虑、商讨的过程。”自1961年美国学者施瓦布在哈佛大学举行的纪念演讲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探究式学习的概念以来,在大量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探究内容和探究主体等的不同,产生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探究学习模式,如萨其曼的探究训练模式、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卡普拉斯的学习环模式、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和考克斯的社会探究模式等。我国学者也对探究式学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任长松在《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中指出:“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所谓语文探究式教学,实质上就是把探究引入语文课堂,使学生通过质疑、求证、交流、体验,努力寻求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我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自我建构能力。
探究性阅读教学指广泛意义上的“探究”,它重视学生探究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讲求体验、感悟、思考、发现,它以语文承载和蕴含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为探究的主题和探究的出发点,以语言文字为探究载体,做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其实杜威早就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我们认为,探究不但是一种好奇的意识和冲动,一种求知的态度和手段,它更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与审美、语言语用并列的一种能力和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有效过程。
二、中学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要想进行成功的探究性阅读,首先要有明确的探究对象。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阅读活动的特征,笔者认为探究性阅读可以指向以下三个方面。
1.指向文本内容的感知和把握
试以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为例。诗中有“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一句。我们知道,琵琶女的身世凄冷悲苦,一般来说,如果她的家里还有亲人的话,是不会让她成为被人轻视的歌女的。那么,这里的“弟”和“阿姨”和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含义一样吗?其实葛崇烈在唐代文学研究中早就考证过:“弟”是指与琵琶女同属教坊的同辈歌妓,而“阿姨”则是专指教坊中的长辈歌妓。只有这样,才能与琵琶女的身世、处境相吻合,同时也符合唐代征召军妓从军的历史事实和唐代的坊间俗语。理解文本是分析鉴赏的条件和前提,探究活动自然也应该从文本内容的感知和把握入手。
再以欧阳修的《秋声赋》为例。作者感慨道:“夫秋,刑官也。”这句话学生往往并不理解。其实,周朝设六官,分别以天地和四时命名,其中秋官也叫司寇,是掌管刑狱诉讼的,所以作者称之为“刑官”。后来唐朝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也可与六官相对应,故后世有“吏部天官”之称。可见,在文言作品中,对文本的感知和把握还离不开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自觉探究。
2.指向文本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语文学习必须重视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过程,而这种感受和体验往往是建立在对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意味的细心体会上的。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个“忽”字,表现出对“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恶劣自然环境的毫不介意,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壮志豪情跃然纸上。再看“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中的“忽”字,则能看出诗人在“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凄惨心境中听到优美琴声的欣喜和激动。还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一个“忽”字说尽了作者面对意外打击的悲伤和无奈。再如曾卓的《我遥望》“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和“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中的“有时”和“偶尔”就非常巧妙地反映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虽然曾经徘徊和遥望,但那只是“有时”和“偶尔”。类似的例子有很多,细微处的探究往往更能彰显语文本身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探索能力。
3.指向文章写作的鉴赏和评价
有这样一道探究性试题:
某甲爱写诗,有一次曾与欧阳修同行,只是他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于是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也就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不可耐”且“不可救药”的“死”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但欧阳修听了并不嘲笑,而是笑眯眯地说:“你如果能再加两句,这诗保证漂亮!”某甲听了,也就绞尽脑汁使劲地想,欧阳修见他想得挺苦,知他已渐有所悟,也就加了两句给他听:“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做花。”这两句的加入,使得整首诗活了起来。试分析后两句诗好在哪里。
再看《鸿门宴》中的两段文字: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两段话都是对项羽说的。范增的话之后,课文没有描写项羽的反应,而刘邦的话之后,本来怒不可遏的项羽却立即告诉刘邦:“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刘邦的言语技巧显然非常高明。而我们知道,作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并不可能得知项羽、刘邦、范增等人的对话,因此这些传神的人物对话是司马迁根据历史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命运进行的创造性构想。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文章,我们就可以理解《史记》为什么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成功的探究性阅读还需要一定的提问技巧。这里例举几种:
1.在材料的交汇处提问
例如,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选了《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满井游记》等文章,它们都属于“记”这种文体。在材料的交汇处提出探究话题,可以使学生对“记”这种文体的共性有明确的认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在材料的发散处提问
有位教师在讲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一文时,并没有局限于这一篇文章,而是把法国作家蒙田、中国诗人汪曾祺、食指的同题散文和诗歌,在对比中把握文章的主旨。由讲一篇文章扩展为相关的三篇文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3.在材料的模糊处提问
在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的《细柳营》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在这里,“将”和“骑”都有两种读音,如果没有后文的语境,这里的含义是模糊的。所以可以在这里设疑,引发学生对后文内容的阅读兴趣,再反推这句话的读法和意义。
4.在材料的概括处提问
人教版必修3中选了贾谊的《过秦论》。文章最后指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作者对秦王朝覆灭的结语,那么是不是像金圣叹评价的那样:“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呢?“而”字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在作者看来,“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涉及到作者对“仁义”的理解。理解了这一点,对全文的中心论点才能准确把握。其实,从《过秦论》的中篇和下篇我们可以看出,贾谊认为秦之过不是因为不施仁义,而是因为在攻守势异的情况下不施仁义,这二者是有区别的。
当然提问的技巧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探究性阅读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当学生提出了“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教师没有思考过的。于是她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呈给你黄土下()色的灵魂。填空,并说说理由。学生在这样的启发下有了很多不同的答案,而更可贵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色彩与情感的微妙关系,通过探讨和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歌的感情。同时这个课例也使用了探究性阅读的一个常用方法,即换词法。此外,朗读、批注、对话也是很好的方法。正像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中》所说的:“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 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真正好的阅读教学,一定是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给学生留有一点探寻、求索的空间,阅读教学会更加生动活泼,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孔德静 辽宁锦州渤海大学中文系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