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

2009-10-22 08:13张力文
科教导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多义义项隐喻

张力文

摘要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社会历史背景和人类认知方式密切相关。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通过映射连接不同的认知域,是连接具象概念域和抽象概念域的桥梁,因此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人类隐喻思维的结果。

关键词 隐喻 一词多义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

1 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词多义在任何人类语言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多种意义集聚于一个词形称为多义词,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个义项,这些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一个词有多种意义,而且总有一个核心意义即基本意义,其他外围意义与核心意义密切相关,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意义演变和发展的。

一词多义的形成有诸多原因。从社会历史角度看,词义的产生与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是不可分割的,每种语言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新词不断涌现,旧词的意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很难想象,如果每一个词只能表达一种意义,每需要表达一种新的意义时就必须要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词语,词汇将会何等庞大。因此出于语言的经济原则,实用原则,用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不同的意义也就应运而生了,一词多义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使人类交流的必然产物。Ullmann(1951)设想,如果像原始人那样用单独的词汇来分别表示“洗身子”、“洗脸”、“洗头”、“帮别人洗身子”、“帮别人洗脸”、“帮别人洗头”等等,而没有一个通用的词来表达简单动作“洗”的话,我们的境况就会很糟糕。词汇的多义化势不可挡,多义化是满足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等手段。Lyons(1995)指出,几乎可以肯定现在没有,以往也从未曾有过任何一种自然语言,只存在一词一义。

从认知角度来看,Fillmore(1976,1977,1982),Cole and Kay(1981)认为词义的内在结构不是自主的,词义不是由一些特征构成的,而是由心理过程来决定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从核心意义向其他相关的外围意义扩展主要通过两种途径:隐喻和转喻。认知语义学用意向图示和隐喻、转喻来说明一个词语与其相关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较好地解释了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根源。

2 现代隐喻理论

本文中的隐喻具有广泛的含义,不仅指隐喻在语言上的表达手段,而且指以一事物描写或替代另一关联事物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传统的隐喻研究隶属于修辞学,把隐喻看做是一种词格,是正常语言的“装饰品”,这种研究出发点是不正确的,因为隐喻是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是人类认知和发展的产物。

现代隐喻理论将隐喻纳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对隐喻的本质、特征、功能和运作机制都有了较全面深刻的研究。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部分。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工具。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由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隐喻的功能正是在于此。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所要认识的事物过于抽象,隐喻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所谈论的事物的特征。隐喻不仅使人类的语言生动形象,而且使语言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隐喻使语言发展和变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仔细研究每一个词的词源,我们都可以从它们身上找到隐喻的影子(Hester, 1976:215)。

对隐喻运作机制的研究是隐喻研究的重点和核心,因为掌握了其运作机制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揭示隐喻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理查兹提出了“互动论”,指出人们使用阴雨使有两样不同事物的思想在一个词或短语中活动。这一词或短语的意义即是该两种思想的互相作用的结果。布莱克在“互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互相作用理论”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揭示了隐喻意义产生的实质,隐喻是两个概念互相作用的结果,涉及到两种不同类别的事物。拉考夫提出的隐喻映射具体地论述了隐喻的运作机制,揭示了隐喻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意义是源域事物映射到目的域的结果,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的结果。拉科夫和特纳(1989:63)认为每一个隐喻映射都包括四个过程:源域图式中的空缺被映射到目标域的空缺上;源域中的关系被映射到目标域的关系上;源域的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的特征上;源域中的知识被映射到目标域中的知识上。隐喻认知机制的运作关键是确定两个不同概念域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Piaget(1972)得研究发现,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经验主义的,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无意识地借助已有的关于旧事物的经验知识与新事物对比,探寻新旧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之处,来建立新事物的概念,并在社会交际活动过程中检验和确认认知结果。这种认知方式的本质是在进行抽象思维时人们潜意识里倾向利用熟悉的实体的相似特征映射不熟悉的实体,这也正是隐喻思维在起作用,是隐喻使得新事物得以认识,在语言中获得相应得词语。因此可以推测隐喻性思维在一词多义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词汇意义不断得到丰富的源泉。

3 隐喻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

如果一种语言没有隐喻,其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它的表达力非常有限,只能用来表达非常直观的、具体的事物和现象;要么它的词汇和表达式多地惊人,因为一个词或表达式只代表一种事物或现象。这样的语言是无法存在的,因为人的大脑是无法掌握它的。

在词典中每一个词条下的多个义项都有一定的联系,有一个最基本最为核心的义项,其它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系(隐喻)而成为该词的义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词的各个义项使用频度有所不同,有的义项为人们熟知,就成为“死喻”,转化为该词的“字面意义”,然而有的义项由于表达的需要仍然具有明显的隐喻色彩,也被列入词条,于是就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例如根据《美国传统词典》green做形容词,该词有绿色的、青翠的、年轻的、未成熟的、新鲜的、精力旺盛得、无经验的、青春的等14个义项,基本义项是绿色的。在生活中绿色随处可见,绿色与多种事物和社会现象相关,让人产生相关的联系联想,很多蔬菜是绿色的,因此a green salad 指蔬菜沙拉,植物是绿色的,green woods指葱郁的丛林,植物的郁郁葱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at the green age指正值年轻是十分贴切的,同时不少水果蔬菜绿色时并未成熟,因此green tomato就是未成熟的西红柿,而用于指人时则有幼稚无经验的,a green hand指新手,由此可见,green的多个义项都是由绿色的这一基本义项产生的,通过把“绿色的”所具有的特征,通过对“绿色的”感知,与生活中的实体或现象进行联想、对比,把源域通过意向图式映射到目标域,可以是green所具有的特征的映射,可以是绿色的某种关系得映射,也可以是和绿色相关的知识的映射,词义的产生往往是各种映射相结合的。又如感官动词see、smell、taste、hear都是多义词,see的最基本的意义是用眼睛看,它还有了解、明白、考虑、查看、注意等隐喻含义,如I see what you mean(我明白你的意思),Lets see, which road should we take?(让我们想一下该走哪条路),She sees only the good aspects of this act(她只注意到这一法案的好的一面),根据人类的感官经验,眼睛看到了,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用眼睛看到的也是最容易了解和理解的。这种眼见为实的感觉是具体的,把它映射到较为抽象的认知域中使得抽象事物得以表达,这就是隐喻在起作用。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表示感情的词,Lacoff & Johnson认为隐喻是情感的根本(Metaphor is central to emotion),日常生活中,表达喜悦(joy),悲伤(grief),生气(angry)的多数词都是隐喻的。情感本身是内在的、无形的,而词语通过隐喻赋予情感“形态”,甚至“颜色”。我们可以用high表示高兴,用low 表示悲伤,up表示情绪高涨,down表示情绪低落。抽象的感情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可感受或观察到的物理变化(身体上的变化)。例如fire, hot, sparkle, smoke, flame, burn, burst, explore, red,等词都可以表示生气这一含意,hot temper, full of fire, smoke coming out of ones ear, sparkle with fury, burn with anger, a flame of anger, flare up, feel as though one would burst(explode),being red with anger, doing a slow burn等,都是在相同的隐喻下构成的,即ANGER IS FIRE,并且生气地不同程度和状态也与火燃烧的过程和特性相对映,如smoke coming out of ones ear 表达的生气程度就要大于sparkle with fury, 小于feel as though one would burst(explode), 这与火燃烧得强烈程度是一致的,最初只有小火星,火稍大后会产生烟雾,最终可能导致爆炸,火越烧越旺,怒气也就越来越大。人们表达情感世界的词语就是来源于身体经验的隐喻,一词多义也就产生了。

隐喻是人类思维和推理的基础,是连接不同认知域的桥梁,多义词的多个义项正是通过隐喻这一桥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此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与隐喻思维是不可分割的,用隐喻理论来解释分析一词多义现象有助于把握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关系,准确地使用多义词,尤其有助于二语习得中词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Cameron Lynne, Low Graham.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0.

[2] 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06.

[3] Marina Rakova. The Extent of the Literal Metaphor, Polysemy and Theories of Concepts [M],北京大学出版社.

[4]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10,328.

[6]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多义义项隐喻
爱的隐喻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锦瑟》赏析
“好+谓词性成分(V/VP)”的组合情况分析
高考英语短语分类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