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洋
案例
在学习《牛郎织女》一课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他上山放牛,有时心里闷得慌,便随口哼几支小曲”这句话时,一个学生把“闷得慌”的“闷”读成“mēn”。另一学生马上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该读“mèn”。这下一投石引起千层浪,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应该读“mēn”,有的认为应该读“mèn”。我正想告诉学生我的想法,但反过来一想,就这样告诉学生答案不是让学生丧失了探究的权利吗?于是,我把绣球抛给了学生。
师:“闷得慌”的“闷”字究竟应该读什么呢?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生:老师,我们可以向字典求教。
生:老师,还可以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解决。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方法来搞明白“闷”的读音,做学习的主人。(学生有的查字典,有的读课文,有的互相讨论。片刻之后,全班交流。)
生:我认为应该读“mēn”。因为字典里“mēn”有一种解释是“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闷得慌”不就是心里不舒服吗?
生:我认为应该读“mèn”,因为“mèn”的解释是“心情不舒畅”,但不是因为气压引起的。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知道牛郎是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生活,但哥嫂对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因此,牛郎觉得心里不舒畅。所以,应该读“mèn”。同学们听了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个个都纷纷点头同意。
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学过程应强调建构性和生成性”,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上面的教学片段,教师在学生产生困惑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较好地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1.把学生当做研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不是单纯地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而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成研究活动,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解决了“闷”的读音。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现者,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就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字音的判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因此我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己展开讨论,得出结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凭借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互相讨论,多向交流,完全有能力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3.使学生学会学习,渗透正确读书方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这里的精神就是对方法的本质认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那么不管他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将会使他受益终身。正是鉴于这样的认识,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时空,让学生在掌握“闷”的字音的同时,更获得了正确的读书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后继学习乃至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