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2009-10-12 09:51卓娇美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有效情境创设情境课堂教学

卓娇美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情境创设越来越得到老师们的重视。怎样的情境才是富有实效的?本文试以反思的视角,从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创设自然的活动情境、创设开放的体验情境四个方面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剖析,以期让数学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有效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创设浓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拉近师生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是有效教学设计的载体,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怎样的情境才是富有实效的?它应该注意什么?笔者试以反思的视角,从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创设自然的活动情境、创设开放的体验情境四个方面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剖析,以期让数学课堂教学能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一、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准确把握思维起始点

亚里士多得曾精辟地指出:“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是学习情境的核心,是数学的心脏,是情境表面下的实质。创设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一定要考虑情境中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要抓住学生的思维起始点,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起始点,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或已有的经验来积极思考,产生对学习新知的渴求。

【案例1】曾经参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一课时教学的听课活动,开课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入课题:

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是多少?

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学生抢着回答:

生一:大概20千克吧。

生二:不对,如果是20千克左右,那么根据题意,小宝和妈妈的体重再加上哑铃的重量也只有66千克左右,这样的话他的爸爸就不会被跷起,我猜可能是25千克左右。

生三:也有可能是24千克多一点。

于是教师因势利导:“那么你们能不能准确地求出小宝体重的范围呢?”

学生稍楞了一下,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能,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然后再考虑其体重的范围就可以了?”

【反思】大部分学生以往曾玩过跷跷板,且所涉及问题的难度也不大,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符合问题情境的现实性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认知水平;而“跷跷板”这一游戏又深受学生喜爱,贴近学生生活,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很快“拨动”起学生的思维“琴弦”,把握住了学生思维的起始点,使新知识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找出生长点,从而打开学生此起彼伏的思维闸门,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擦出火花,促使学生深刻思辩,凸显了学生思维的生命活力。同时,从本案例中,笔者又反思,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准确把握思维起始点,至少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恰当地设置,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合适的“路径”和“梯度”,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如上面所提到的“玩跷跷板”问题。

2.问题的设计内容要直观、易懂,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学生能借助直观领悟数学的本质,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像上述的“玩跷跷板”问题中,所涉及到的不等关系非常直观、明了,易于学生理解,能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构建起“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数学模型,有利于新课的顺利导入。

二、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关注教学的时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而动手操作是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我们不能为动手操作而动手操作,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数学知识本身出发,关注动手操作的时效性。

【案例2】《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中有11种正方体的展开图,两位教师创设不同的动手操作情境:

第一位教师准备了大量的硬纸板,在引出正方体有多少种展开图后,先让学生利用硬纸板、剪刀、胶布等做正方体,再沿棱剪开,得到展开图,贴在黑板上。学生很兴奋,很快沉浸在动手操作的热烈氛围中,但过了20分钟,综合所有学生的成果,展现在黑板上的只有5种不同的展开图。为了探求其它6种,所有学生又开始动手做正方体……

另一位教师在创设这一动手操作情境时,教师在课前就让每个学生利用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包装纸,做成形形色色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模型,课中把学生分小组,每组四人,每组有十几个正方体模型,要求每组对每个模型沿不同的棱剪开。学生也很快沉浸在动手操作的热烈氛围中,但只过3分钟,每组基本上呈现出7到9种不同展开图,综合各组成果,很快得到11种不同的展开图,很快讨论11种。

【反思】实际操作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讨论、推理、表述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目的。案例中,第一位教师的课堂,看似热闹,但给人的感觉是学生被“牵”着走,虽然动手操作了,但仅仅为剪而剪,为动手操作而动手操作,却没动脑思考,缺乏交流、讨论,以至几分钟能解决的问题,花20分钟也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应有的效果;而另一位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功能,分课外、课内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在课内为探求数学新知而有效地操作,弥补了师一的不足,达到了较好的操作效果。

回顾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体现新课改理念,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了,动手操作环节多了,然而反思课堂热闹现象的背后,却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数学探究变成了热闹的操作,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除了感到高兴以外,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多少感觉,更感受不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笔者认为,教学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选用哪种形式,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教师创设动手操作教学情境时,应力求体现时效性。

三、创设自然的活动情境,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案例3】在教“数轴”这节课时,笔者曾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把一根带箭头的绳子拉紧拉直,然后让十个学生排好队伍站在上面,空好间隔,再以其中一生作为原点,记为0,在他右边的第一个学生记为1,这样建立数轴后,让一学生报名字,另一学生说数;再让学生说数,另一学生报名字。在活动进行中,不断变换原点的位置及单位长度。突然,有一学生(生1)说:老师,如果以高苹(站在最左边位置)为原点,那么这根数轴只有原点和表示正数的点,而没有表示负数的点,这是怎么回事?全班同学露出惊讶的表情,顿了一下,笔者只是微笑而没有正面回答,过一会儿,另一学生(生2)就说:数轴是无限延伸的,虽然以高苹为原点,但负数都在窗户外。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但笑过之后,所有同学都露出赞许的表情。这时,生3:如果我以高苹同学为原点,整条线长为单位,可以吗?生4:可以,单位长度不管多大的数都可以表示。生5:我不是很同意,一个单位长度这么长,如果要画十个单位,怎么画呀?

学生又发出了会心的笑,这时笔者才出面开始点拔数轴中单位长度的作用和表示方法……

【反思】本案例中教师创设了一种非常自然的活动情境,使学生“活”起来,不断变换原点和单位长度,学生越报越激烈,正是由于这种意料中的“激烈”,产生了预设外的生成,产生了生1的“节外生枝”,从而相互启发,不断生出新的“精彩”,使所有学生因为这种“节外生枝”,自然地获得了新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突破“预设”的巢臼,创设和谐自然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维,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使“预设”与“生成”共舞,最终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

四、创设开放的体验情境,关注学生的方法和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而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才能真正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案例4】在相似图形的研究中笔者曾经参考北师大教材,特意设计了一节开放的体验课——相似图形与自然,让学生分小组回去到自然界中收集相似的植物叶子,带到课堂中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在小组活动中,笔者让他们测量相似叶子的直径(即叶子上两点之间最长的距离)和周长,并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测量周长,同时提出以下研究步骤:测量两片相似叶子的直径,并计算出相似比k;测量两片相似叶子的周长,并计算出周长比k;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周长比与相似比有何关系。

【反思】打破以往教学中采用类比证明的方法,得出结论,学生无法感知,本案例中,通过让学生去自然界中收集相似叶子,再回到课堂测量、交流、讨论、计算,让学生充分体验活动过程,在自主活动中探究得到研究结果,也真正感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然,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学生是以“做”而非“听或看”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而且实实在在地进行着观察、实验、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看到了知识发生的全部过程,不仅是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对于提高自己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先想想整个活动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还是仅仅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一时热闹,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新课程要求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在改变学生学习评价时,应该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提高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体验。这样,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富有个性,课堂才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3).

[3]吕旭梅.“动态生成式教学”及其使用策略[J].内蒙古教育,2002,(5).

猜你喜欢
有效情境创设情境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创设有效情境, 构建探究型课堂
如何有效创设数学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