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兵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的教学。对于农村孩子从小就应培养其阅读兴趣。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培养阅读兴趣;②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习惯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教学的各个方面。阅读不仅能为学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还能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同时也能让学生获得快乐。阅读既可以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也可以为孩子提供挥洒自由与快乐的场合与机会。况且“培育读书人口,构建书香社会”已经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因此我认为学校应该确立大教育观,对于农村孩子,从小就应培养其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阅读兴趣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学生的阅读欲望具有很大的差异。课堂上,有的学生读起书来津津有味,有的学生读书时口不应心、三心二意。课外,学生由于阅读欲望的不同,其表现就更显得大相径庭了:有的同学一有空就捧起书埋头细读,有的学生即使拿起书本也只不过翻翻目录,看看插图而已。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1.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阅读不仅需要平和的心情,较强的欲望,更需要温馨幽静的环境。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古老的学校。虽然学校经过布局调整后只有几个班级,但校园内仍是景色秀丽、花香袭人,配上班级设立的“读书小天地”,还真的有点儿“书香”的韵味。这儿的学生虽然不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随处都能看到自己喜爱的图书,随手都能翻阅自己想翻的书籍,但是,学生在学校定期开展的“读书活动”中也基本上能满足自己的阅读欲望。每天自习的时候,同学们都能高高兴兴地走进阅览室,尽情地吸取知识的甘露。
2.让学生自主奔向书海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阅读时,学生可以和千年之前、万里之外的作者交谈。因此,我尝试过多种方法,想让学生自主奔向书海。虽然农村学校的条件较差,但是为了让他们也能享受城里孩子那样的阅读权利,我利用可取资源,帮助学生每周出一次黑板报,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简要介绍一些书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班还真的出现了不少“小书迷”呢!这些小书迷在班上开展的读书交际活动中还表现得很不错,他们还经常给同学们讲述读书的乐趣和好处。小学生天生好学,他们常常在别人的带动和引导下激活自己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对阅读充满向往。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巧设悬念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欲望。有时在讲解课文时,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走进阅读。因为2009年是我们连云港市的“知识质量年”,老师们的压力都非常大,有些老师连课间的时间都不放过,害怕学生考不好而影响自己的前途。那些可怜的孩子们就像笼子里的小鸟,只能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根本没有自主阅读的权利。其实,我认为多读书对学生的学习有益而无害,应该多给点时间让孩子读点课外书,使他们自主奔向书海。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关键在于学校,学校可以从学生阅读习惯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要想掌握阅读的方法,阅读习惯不可忽视。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悬思猜读的习惯,反疑解疑的习惯和联想拓展的习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特别留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呈现,特别注重对学生边读边思习惯的培养;我总是把问题留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一些评价性的问题,并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又可以带着思考走出文本。小学课本第九册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古人留下的阅读良方。在阅读教学中,我总要提醒学生在打开书本时拿出铅笔来,在自己书上圈画点注。如果是借来的书可以做读书笔记,做卡片,边读边思考。只有对学生加以长期的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在一本书中说过:“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之外,不再接受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了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书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读书不可。”一个孩子要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要读好课本还必须多读课外书,读书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既然是行为就必须养成习惯。我们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学习紧紧地拴在课本上,应该让孩子放开手脚去阅读那些自己想读的书,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享受阅读,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只要我们能潜心研究、精心策划,就一定能让阅读真正走进乡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