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贵
在政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这是教学的客观规律。老师只是在旁边协助学生学习,起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素质教育把学生从机械性的强迫记忆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把老师从烦琐枯燥的抄背教参中解放出来。它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政治老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加强自己的主导作用。从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课前优化课堂设计。教师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课文作全面深刻的理解,最大限度的预测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上,对课堂进行科学的设计,注意设计的可操做性、多角度性,以及可控性。
其次,课中巧妙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为的教学决不是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让老师去“放山羊”。由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知识体系并不全面的学生去学,因此,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艺术更为重要。教师应把握好四件事。
第一,确定定向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行的中学政治中有许多很贴近生活的内容。老师应结合实际,利用形象的事物和多媒体课件,成为学生关注和向往的对象,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创设一种有利的课堂情景和氛围。
第三,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科学的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学生只有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才能较快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用最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五花八门的现实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讲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对人民负责?怎样做才是对人民负责?通过层层深入式的讨论,给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的确,短短的课堂40分钟学生活动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貌似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望。那种离开了教参就无法上课的老师是无所适从的。学生鲜活的各性被释放、心趣被激发,这就强烈的要求“老师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学生;要走出单纯演讲者的角色,还要成为激励者、促进者、指导者。”
最后,课后充电学习,帮助学生感受生活。既然,政治天然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无所不容,那么,政治老师就要不断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和丰富各种知识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自身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释成长中疑惑;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融入社会大舞台。
总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既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满足他们的好奇,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老师是劳动者,通过各种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悟生活、感受爱;老师还是圣者,高瞻远瞩地指引学生朝着人生新的境界,新的高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