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静
摘要:素质教育得到最好效果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从小树立效率意识,养成良好的高效率的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用,更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学习效率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措施,势在必行。按照这种思维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正确的教育措施,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并重的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获取各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最有效地切合实际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多的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学习效率就低。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一、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
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是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1.转变教育观念,推行素质教育,教师责无旁贷
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教育性质、教育功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的全方位、综合性教育,需要通过教师、学校及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依据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对“应试教育”思想、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扬弃”,以便适应新的教学实践的需要。
2.认真备课是讲好课的关键
要把课备好必须按照科学的思路,正确的方法,一步步深入展开。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把教材钻“深”吃“透”,这是上好课的关键。但只钻研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教一篇文章,要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要多读一些有关的历史资料,以便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也应多看点参考资料,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所教课文的写作特点。因此,无论是新教师还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要以足够的参考资料作支撑。这也就是所谓“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另外,教师还应具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3.要按照课堂常规上好每节课
首先,要做好课前的组织教学,把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前一两分钟集中到课堂学习上;其次,要运用生动的导语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好每节课的知识和能力的欲望;最后,要把握好每节课的要领,抓住每节课的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使知识的来龙去脉明晰,要尽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把知识灵活的掌握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4.做好课后指导和教学总结工作
课后指导是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外辅导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过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解、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并为学好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另外,课后教师还要认真地自我总结,使自己在每节课后都有新的收获,为以后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5.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能力
正所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中国进入了网络时代。上网已经进入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网络中的新人新事不断地补充着学生的知识,也不断地增长着他们的好奇心。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会随之而生。既为人师,就要处处做楷模,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练就多种本领。过去讲求的学历已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更该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现代教育,真正学习一些切实可行的技能,运用于课堂之中。
二、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
1.要加强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的身心发展的幼稚阶段,一方面,他们对学习的性质和意义缺乏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活动的目的和自控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帮助他们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全面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还应在教育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自信而不自大。
2.要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预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旧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在课前及时发现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效果会比较好。预习中可以在鼓励学生参阅书籍、网络,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形成一种现代化学习的技能。另外,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训练,也是训练自学能力的好机会,以适应当前“终身教育”的需要。
3.要养成上课专心致志听讲的好习惯
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小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的好习惯,使学生不仅要记住每节课的结论,还应以教师指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主,为以后的学习和做事奠定坚实的基础。
4.要养成动脑筋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内容提出一些掌握这些内容的关键问题,使学生从小养成爱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比如,在数学课上学新题型时,可先让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既发散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活动和实践是人认识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好奇心较强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如果能把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小学生成为故事的主角,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提高。这样既可以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又可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精神,以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除了做到以上两方面外,还应在实践中多摸索、多总结,以获得更多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