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椿
摘要:“科技强国”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抉择。当前,科技已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科技发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事业,不仅需要加强科技研究和开发方面的“硬”件建设,也需要通过科学精神方面的“软”件建设,促进科技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科技资源既是财富源泉又是公共品,它是提升产业的主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并且作为公共品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前提。迫切需要公共政策对科技发展予以支持与调节,进而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科技强国;科技资源;科技发展;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G301;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2-0001-07
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而“科技强国”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抉择。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当务之急,从器物层面或“硬”的方面看,就是要依靠科技发展促进产业的提升,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从价值层面或“软”的方面看,就是要在我们的时代高扬科学精神,保证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科技公共品。为此,研究和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领社会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以确保科技进步并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科技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
在经济活动中,科技作为一种生产投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投入可以代替物质投入,从而达到节约物质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知识的生产、应用、传播因而成为当代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经合组织的专家提出,体现于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企业资产中,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的比例正在大大增加。据测算,很多现代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同时各类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咨询业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就拿“富能敌国”的比尔·盖茨来说,他的资本就是他的知识。他靠知识致富,登上了世界首富宝座,这一事实本身就值得人们研究和思考。
如果说工业经济是以物质生产为主的话,那么知识经济就是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也就是说,产品包含的知识相对越来越多,包含的物质相对越来越少。例如,一种虽然只有指甲大小的基因芯片,但一次可以扫描上万个基因。又如,一张光盘可以存储一部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在后工业时代,知识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以物质资源的高消耗为基础的传统工业经济的衰落。美国1997年登上火星的“探路者”号,成本只花了1.8亿美元,但在火星上搜集到的信息量是21年前发射的“海盗”号的5倍,而“海盗”号耗资高达10亿美元。总之,富含知识的人力成本,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美国学者丹尼斯·贝尔认为,社会、经济和文化三大结构尤其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变化。后工业社会首先涉及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但并不是说社会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政治、文化的相应变化,而是影响了它们的变化。社会结构即技术一经济体系的转变,主要是经济体制、职业体制的变化,也涉及理论与实践尤其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新型关系。
在后工业社会中,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科学直接开辟新的技术领域,研究与发展(R&D;)使科技与经济发展相互结合,理论知识成为了社会的战略资源,因而大学、研究所等知识部门成为了社会的核心结构。在这种情形下,国家或社会再也不能忽视技术的发展,而是转向对技术发展进行大规模的预测、规划和控制。技术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物质方面,更为根本的是消除“不确定性”。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社会快速前进,导致社会前景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贝尔看来可以通过技术来预测和控制。因此,后工业社会中对于社会预测至关重要的智能技术就应运而生并迅速勃兴了。贝尔所谓的“智能技术”,包括研究复杂问题的信息论、博弈论、决策论、控制论、规划论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主要是用来预测、控制技术发展及其后果的技术,不同于纯粹的工程技术,属于贝尔所称的“社会技术”。
贝尔还通过对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者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最新特征。在后工业社会中,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首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本,最重要的政治问题是科学政策、教育政策的问题,最重要的结构问题是私人与公共部门的平衡问题;社会等级主要按照技术、知识标准来划分,阶层变迁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是研究“新阶级”或知识阶级的内聚力,最重要的社会反抗是对官僚主义的抵制,主要以对抗文化的方式展开。今天看来,贝尔关于后工业社会的这些论述,的确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某些最新趋势。
可以说,贝尔首先强调的是科学对于社会结构的基础作用和认识价值。其次,它提出了技术化决策,要求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更加直接地参与政治活动。再次,它强调了知识对于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以及科技活动本身的日益科层化,打破了传统的知识观。最后,它强调了技术知识分子的地位,提出了技术知识分子与文科知识分子关系的问题。总之,后工业社会概念指出了当代社会正在发生的财富、权力和地位分配方面的重大变化,从某个侧面诠释了当代的社会变迁。
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对未来“超工业社会”的讨论中曾指出,在由科学技术革命所推动的超工业社会,“工业的基本原料就是信息加上想象力。这种原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通过信息和想象力,我们将找到取代今天消耗殆尽的资源的替代物,尽管这种替代往往与猛烈的经济动荡和挫折同时俱来”。事实上,科技在今天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资源,也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科技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
“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是我国跨世纪的战略抉择,它既来自人们对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是科技进步的共识,也出自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如何持续增长的慎重思考。这是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而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现代化是世界的发展潮流和主导方向。不同的国家,面临种种机遇和挑战,正以不同的姿态和方式参与其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世界政治、经济的新格局中,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上,正致力于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更新,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它是一个多层次的社会整体运行进程,其中科学技术与教育是这一综合性过程的支撑点。当代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实质就是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科技向现实生
产力转化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扩散与普及,通过教育使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反过来又促进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当今世界正日益强烈地感受到现代科技革命浪潮的涌动和冲击。谁在科技上落后,谁就有可能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在军事上被动挨打,在政治上成为强权的附庸。
科学技术是农业、工业和国防现代化的驱动器和倍增器。现代化的农业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工业现代化,根本途径在于推动科技进步,通过技术创新及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国防现代化更是与高技术的开发应用密不可分,国防科技由于极大地提高将士素质、改进武器装备、加强作战指挥能力、影响战争方式,已成为重要的军事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
中国要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抢占利用新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在今后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世界的科学技术将会发生重大突破,相应的,经济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为此,目前各国都竭尽全力规划部署科技发展战略,有的还成立了由最高领导人挂帅的科技发展委员会,由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三方面专家组成专门的班子,选择对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实行重点扶持政策。而科学界普遍认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新世纪关系国家命运的关键技术。世界将通过生物技术解决吃饭和医疗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带动整个经济和生活跃进一个全新的阶段。
国家要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投资,因为这种投资不仅能增加知识的积累,还能增加其他经济要素的生产能力,并且具有回报递增、连续增长的效应。由于目前我国财力有限,对科技发展的投资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探索“知识生产”投资的新机制,多方面开辟投资渠道。总之,要把科技发展作为重要的社会事业来做好。
除了要加强科技研究和开发方面的“硬”件建设外,还要注重科学精神方面的“软”件建设。正如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对硬件的功能控制和利用率,科学精神在科技强国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强国不仅仅是器物和制度层面上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还要在更深的观念层面上,在全民族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要倡导科学意识,充分认识科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倡导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在人们的行为中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最后,还要建立一套科学价值体系,形成科学的气质和规范。
三、科技资源既是财富源泉又是公共品
科技资源是当代财富的源泉,同时又是支持整个社会的公共品,它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一)提升产业的主要支撑
发展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总是以一定的产业结构为基础的。产业的提升,是在科技和教育的推进下完成的。技术是不同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内在要素,是产业间关联的本源原因,因而“技术进步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沉重的人口负担以及较高比例的农业人口,决定了农业的现代化尤为重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农业生产和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要使农业人口向工业和社会服务业有序转化,完成产业的第一次提升。
纵观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一般呈现出由轻纺工业为开端,继而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再继之以知识、智力密集型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规律性,其中每一过程的转换均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运用相关。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依据不同的国情及外部条件,可以寻找新的技术和经济的可跃迁模式,并不一定要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对这些国家来说,促进产业的高级化发展是一致的。我国如果希望迎头赶上,就只能在新技术的高起点上进行工业化,重视发展智力、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即通过科技和教育的提高,实现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高级化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化。
当前,我国的工业现代化仍面临不少困难。能源、交通、原材料紧缺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工业装备部门及工业加工、生产部门技术手段落后,产出效益低,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有些关键的元器件核心技术仍要依靠进口,因而我们实现第二次产业的提升,就是要改变传统产业的落后面貌,要倡导经济效益高、附加值高、竞争能力强的新兴产业,推进第二产业向信息服务业的转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迎接信息社会的来临。
(二)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关键作用
在当今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竞争的主角开始向“多极化”发展,竞争的内容开始向“综合化”发展,“综合国力论”便应运而生。综合国力是各个国力要素综合组成的国家实力。国力要素包括自然力——国土和资源;人力——人口数量和质量;经济力——以GDP和人均GDP为标志;科技力——科技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教育力——各级学校教育的普及率、社会教育的水平等;军事力——兵员数量、素质和武器装备状况等;政治外交力和体制——决策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等;精神力——国民“士气”、精神状态和民族凝聚力等。综合国力作为比较各国实力的权威性指标,逐渐成为各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也向决策者提出“综合治国”的要求,包括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综合,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国家稳定、安全的要求协调,等等。
各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非常重视科技的作用,普遍认为,谁拥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并能最先把这些技术应用于物质生产之中,谁就可能拥有经济、军事乃至政治上的优势,掌握战略的主动权。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围绕发展科技和争夺人才而展开激烈的角逐。
科技不仅成为当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和前沿,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更成为当代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则是国际竞争力的主导力量。因此,在逐步完善科技内部运作机制和外部连接机制的同时,我国实施了科技活动从三个层次按六大计划全面展开的决策。第一层次环绕着国民经济主战场,包括攻关计划、成果推广计划和星火计划;第二层次就是高技术研究开发和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包括"863"计划、“963”计划和“火炬”计划;第三个层次是基础研究,包括国家的“攀登计划”。在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领域,“火炬”计划的实施已在全国建立了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产值和创汇能力逐年递增;"863"计划、“963"计划作为中国高科技领
域的旗帜,突破了一大批重大关键技术,培养、造就了新一代高技术科技队伍,部分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延伸,开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攀登计划”使我国基础性研究的学术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诸如高强超导研究等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成果。
(三)科技作为公共品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
科技强国战略的目的是为国家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要充分估量未来科技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作用,决定了科技发展不仅是重要的发展动力,而且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品。
首先,科技发展必将加快各主要产业领域的科技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今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尽快提高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尽快提高高技术含量和档次,告别落后的生产方式。
其次,科技发展有赖于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是新知识的源泉,是科技进步的先锋。目前,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主要趋势有:基础研究高技术化,如超导、核聚变的研究;与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开发的前沿贴近,如芯片、新材料、生物工程的研究等;与社会经济的迫切需要相关,如能源、环境、人类健康的研究等。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既要有投入上的保证,又要符合科技自身的作为发现事业的规律,不能急功近利,而且要把它看作公共品。在发展方向上坚持“求高、求新”,在发展目标上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扬长避短,自主创新。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这种公共品成为了区分时代变化的主要力量之一。科技发展扩大了我们对待自然界的方式,改变了社会关系和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资源,科技人员的数量大幅度地增长,如何培育出更多的专业人才成为社会最主要的问题。
科学的大规模和集中化发展,使科技人员和科研经费剧增,导致了科学的官僚科层化。而且,社会中的各科学阶层并不是一致的,也存在意识形态的分野和争论。因此,科学界亟须解决自身的政治问题。但是,科技发展一直以来都要求中立性,要求摆脱政治、传统专断势力的束缚。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这种中立性要求实际上保持了科学的活力,成为科学健康发展的基本诉求,这也是科技这种公共品提出的难题。
四、科技发展需要公共政策的调节
贝尔认为,知识与权力、科技与政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学和政治这两种因素的结合使技术决策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加”。正在到来的后工业社会正是科技治国、能者统治的社会。首先,在后工业社会中,人们获得权力的手段转向了知识,即声望、地位最终都是以知识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的首要问题,成就原则取代归属承袭原则成为划分社会等级的标准。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在后工业社会中,知识成为权力的源泉,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中轴,经验退居其次,理论知识成为社会发明和经济增长的基础。在社会管理方面,知识增长的成果比如社会决策理论,使得有可能用理论知识的指导来实现社会控制,甚至可能根据理论知识对社会的预测来选择我们的未来。因此,知识是后工业社会不可或缺的政治资源,正在改变传统的经验论式的政治决策,而转向技术决策。
贝尔强调政治决策与技术决策的同一性,显然,这是典型的技术决定论,也是过于乐观和简单化了。然而,科技发展与公共政策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这是细胞毋庸置疑的。当前,下述若干问题迫切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支持。
(一)完善科技自身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
科技强国的前提是科技迅猛发展。如何发展科技,首先要完善科技自身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其次,必须充分认识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形成一个普遍支持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并致力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公共政策应促进新型的适应时代需要的科技体制的建立,有助于恰当引进、消化、改造和提高国外的先进技术,实行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
(二)完善科技与经济、社会的连接机制
科技发展本身固然重要,但并不必然导致国家强盛。英国尽管拥有众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杰出的基础研究成果,但并未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实现商品化并占有国际市场,结果影响了其国际竞争力的相应提高。曾一度处于科技大国之列的前苏联,由于片面强调军工技术和基础研究,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导致经济危机的持续加重。所以在重视科技发展之时,更要完善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外部连接机制。
为此,公共政策应致力于在注重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探索我国科技并入经济的良好机制,努力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中,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之路
我国原有的技术创新类型属研究机构主导型,科技人员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此,公共政策应致力于“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正是实施“依靠高等学校与工业界相结合”的战略,哺育了包括5 000家软件公司的许多高科技企业。我国的高等学校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应该是创造知识、造就知识型企业领导人的场所。
(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应该看到,只有真正依靠科技,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还有很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即使是转化了的,也只是局部的,原因还是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企业不能主动对科技开发成果进行中间实验和投入生产,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而要科研机构做出科研成果,实行中间实验和生产实验,转化为生产力后再交给企业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中间实验和生产实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生产人员、场地、原料和器材。科研机构不是赢利机构,自然不能为实验投入大量资金。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主要应由企业来实现。但现在的体制和企业的内在需求还不能使它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给予充分的重视。在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过程中,公共政策是大有可为的。
(五)把学习和教育作为一种生产性投资
在知识经济中,学习和教育不再被看成是一种消费性投资,而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学习和教育是在造就创造知识的“工具”——有知识有创造力的人。知识经济中学习和教育都将具备新的形式和功能。学习过程不仅依靠传统的正规教育,而且更多地依靠在知识经济中边干边学和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
但是,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如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产生的知识具有极强的公共财富性质,是市场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因此,这里尤其需要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有机地结合,特别要求公共政策重点发挥作用,以对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技术保障和新的增长点。关于知识的应用和扩张,则主要应由市场机制起作用,公共政策的作用在于引导和服务,如制定产业技术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发布新技术指南、提供信息服务,等等。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I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91-392,
[3]李京文,科技富国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193--196,
[4]冯鹏志,母小曼,科学技术在当代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功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