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

2009-09-01 09:03李换英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语气文言文言文

李换英

新教材(人教版)对文言课文做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其变化体现在:文言课文(特别是古诗词)数量大幅增加,新增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古诗文,这无疑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困难。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教师要授之以法,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文言文

我在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

1.读音。注意以下四种情况:一般是通假异读,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读yuè。二是古音异读,如“可汗大点兵”中“可汗”读“kè hán”。三是破音异读,即用改变字音来表示词义的变化。如“食之不能尽其材”中“食”读“s씓陈胜王”中“王”读“wànɡ”。四是文言虚词通常轻读(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等则要重读)。

2.停顿。课文所选文言文都加上了标点符号,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破读。这中间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句首语气词和“发语词”后稍停顿。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两个单音词之间稍作停顿,如/“方/七百里”。③骈句,凡是四字句均两字一顿,相邻两骈句之间,骈句与散句之间作稍长停顿,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④五、七言诗和词曲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语气。朗读时一般按句末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读出句子的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醉翁亭记》中以“也”结尾的句子的语气各不相同“环滁皆山也”,表陈述语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表肯定判断语气;“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表感叹语气。

4.摘录名句。教学生会积累阅读材料。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文言文中的精彩词句、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

二、精心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强化诵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由口入心、琢磨和体验的过程,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就会进入一个广阔深邃的精神境界,自己的思想就会逐步走向丰盈和深刻。所以,课堂上可以施行多种朗读训练。尽可能使学生能读到如出己口,烂熟于胸,脱口成诵。当然,朗读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这样学生在朗读时才会增加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会从感觉上感到不适而发现问题。

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应逐步减少机械记忆,学会理解记忆,背诵应该以了解内容为前提,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这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寻找审美轨迹,提高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因而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仅此而已就大错特错了。入选我们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文学作品,《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艺散文;《曹刿论战》、《出师表》、《唐雎不辱使命》等虽节选自古代史书,但也是具有很强的文学性的;《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等能传诵后世、脍炙人口,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写就《春望》,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深情;苏轼作《水调歌头》,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祝愿;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些文言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等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因此,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文言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帮助学生架起一座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文言文教学一定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语气文言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气不对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