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璨
摘要:网络文学的发展繁荣,对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构建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中,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主体被重组;文学批评抛弃以往的批评对象与批评方式,回归大众文化本色。但网络文学批评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混乱与无序。网络环境中的文学批评规则将如何建立,是新传媒时代需要探究的大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文学批评;重组;构建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4.023
近十余年来,网络文学从起步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其发展挑战的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文学批评。网络文学创作自然生发成长,而网络文学批评不但要面对自身的颠覆与重构,还要对不断涌现的全新的文学现象做出阐释与总结,发现其规律性。原有的文学批评准则、观念等已经被更新乃至消解,而新的批评体系尚未建立。
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指出了构建网络时代文学批评的必须性和紧迫性:“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它会继续存在,就像它一如既往的那样,作为理性盛宴上一个使人难堪,或者令人警醒的游荡的魂灵。文学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沟沟坎坎,因特网之神秘星系上的黑洞。虽然从来生不逢时,虽然永远不会独领风骚,但不管我们设立怎样新的研究系统布局,也不管我们栖居在一个怎样新的电信王国,文学一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坑坑洼洼、因特网之星系上的黑洞——作为幸存者,仍然急需我们去‘研究,就是在这里,现在。”这也应该是我们看待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态度。
一、网络环境中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从痞子蔡的走红,宁财神、李寻欢等少数人独领风骚,到现在的各类写手如星汉灿烂;从当年一两部作品的风行,到今天大量创作的繁荣;从当年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分道扬镳,到今天的相遇融合;网络从文学写手娱乐交流场所,到今天成为传统出版市场的掘金之地,变化可谓迅猛异常。
被称为“中文网络文学鼻祖”的蔡智恒,1998年在互联网上发表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时,还只是台湾成功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的一部小说竟开启了一片文学新天地。1999年,女作家安妮宝贝以小说《告别薇安》成名网络,小说以独特的颓靡绮丽的文字红遍中国。成为当年国内风头最劲的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虽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它不同凡响的生命力,但与当时势力强大的传统文学相比,显然太微不足道,时人都未预料到它今后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其实第一代网络写手里没人把网络写作当成一个事儿,都是把它当业余时间玩的东西”。当年第一代网络写手,如今万榕公司的老总路金波如是说。那时他的网名是“李寻欢”,而那个时候全国的网民也只有400万人。
但仅仅十年的时间,数不胜数的网络文学写手和网络文学作品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网络上并繁衍到传统出版行业当中。目前的网络文学,就像是一部高产出的印钞机,同时为中国传统出版业不断注入生存的新活力。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版对传统的文学出版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写手的作品销量远远超过了传统作家。比如首发于网络,无名作者何马的第一部作品《藏地密码》销量就超过200万,成为2008年度最畅销的文学类书籍。文学写手明星化,这个只有网络时代才可能的产物,在网络文学发展将近十年的时候疯狂地运转起来。许多作家在特定阅读人群里都是明星,粉丝们踊跃出钱买书,而且,可以卖的远远不止书籍本身。面对与网络文学阅读高涨形成强烈反差的传统文学,作家叶兆言用一句“丧家之犬”,来形容当下传统作家的处境。
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必然带来网络文学批评的诞生。和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相类似,网络文学批评在发展之初基本未引起传统文学批评的注意。最早的网络文学评论的主体多为网络文学写手自身,比较引人注目并且影响较大的是易维、Banly(苯狸)、散宜生、元辰、李寻欢、王小山、少君等人。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虚拟网络批评空间中渲泄着自己的激情,“自娱自乐”,但传统的文学批评主体——学界的“沉默”与“缺席”,使网络文学写手们的批评陷入了“自言自语”的尴尬之境。学院派专家学者加入到网络文学批评的阵营中是在2000年前后,网络文学写作已成气候之时。他们一面试图在传统媒介中给新兴的网络文学以适当的定位,一面加入到网络“灌水”批评的热潮当中,以精英与权威的一贯姿态来指点江山。但是当专家学者们发现网络文学批评并不遵循传统的秩序与规则时,他们的发言也被轻易地消解与遗忘于网络的茫茫大海之中。
当网络与文学结合,当娱乐、点击率、灌水、板砖,进入文学传播领域之时,文学所包含的精神、思想、情趣等无形之物,以及与当代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之间的多方面联系,客观上期待文学批评以冷静、理性的眼光将文学的价值从单一的商业价值中剥离出来,将精神的意义从非理性的喧腾中拯救出来,将文学的独特性从文化的丰富性中凸显出来。网络已经给文学批评带来了什么变化?还会带来什么?为此,必须对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表现、变化、趋向等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评判。
二、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主体的重组
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主体与以往大不相同。以往的文学批评主要分为大众传媒批评和学院派批评两大类。传统传媒文学批评的阵地是电视里的文化类节目;大众报刊上的文艺副刊、读书和书评版块、文学专栏、文学报道等等。传媒批评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构建了文学批评的空间,形成文学批评的新格局,并成为公众获知文学信息和文学价值评判的主要渠道。学院派文学批评主体是各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发表阵地是各类学术刊物,各种学报。这些关于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文章,基本只供专家学者同行交流,与大众传媒系统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传媒批评表面上看起来和学院批评互不牵涉,但是,他们能积极地调动学院的专家资源和理论资源,为传媒批评服务。传媒批评的创作主体也是游走于学院和媒体之间的专家学者、权威人士。所以,传统的文学批评中的传媒派和学院派基本上是一颗树上结出的两颗果子而已,这也是传统媒介的特性所决定的。
当文学批评在网络上被广大民众实践起来以前,谁也预见不到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会发展到今天的盛况:在google上搜索一下“各类文学批评网站”,最初结果就有393 000条之多,更不用说各类形式的文学批评了,因而网络环境中的文学批评被名之为“万众的狂欢”。以往批评的主体学院派和纸质媒体的精英们显然仍期望能和以往一样独领风骚,引领潮流。但是,他们失落地发现,他们的优越感和学院派得天独厚的地位在有如大江奔流的网络中已经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任何人都能通过敲击键
盘来向人们诠释文字的意义,任何人都有权利发表他们对文学诠释生活的见解。由此可见,网络文学批评真正成为大众文学批评,至少在机会均等方面创造了文学批评面前人人平等,这或许是网络文学批评火爆的根本原因。
网络媒介还为大众文学批评创立了全新的存在方式:“灌水”批评;“板砖”批评;在线匿名的特性和无编辑把关带来的自由和在线即时评论;俏皮、调侃、幽默的话语点评。网络文学批评者以这些特色啸聚网民,营造出旺盛的人气。而网民总是能根据他们的指点及时地看到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写作的兴旺和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批评用泛文学的方式包容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共在,彻底消解了一切涉及文学的特权意识,把文学批评完全拉回到生活的原生状态。于是,大众化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在文学批评这一始终属于社会精英及上层社会的领域生长起来。
2006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烨在他的博客中发表了《80年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用学院派一以贯之的权威和专业的方式对“80年后作家”提出了建议和批评。随之,“80年后作家”韩寒发表《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等文章与其论争。在韩寒与其众多支持者的网络攻势下,白烨很快宣布关闭博客,退出论争。“白韩论争”且不论其是非输赢,但是其结局的确标志着学院派作为批评主体在网络中的彻底退场。
可以看见: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自由和平等已经成为现实。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批评的权力回到了大众的手中,就像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对许多问题进行评论一样,只要在网络上写字和在博客上写字的人都可以对文学进行批评。以往文学批评的权威、精英失去了力量,批评主体开始重组,“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开始成为网络文学批评中的主体。
三、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标准的颠覆
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对于网络时代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有过这样的预言:“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如果把他所说的“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理解为网络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的颠覆,那么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发展现状正契合他的预言。
在以往,文学批评的对象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问题,批评家们自有他们的选择。但是网络传播中却出现了这样的困惑,由于网络媒介信息量无限承载的特性决定了文学创作及作品的浩大繁多,文学批评的对象变得无法统一与确定。在网络中读到的作品从来源、作者到体裁、艺术形式都和传统媒介完全不同,因而,在传统的文学秩序被完全打破的情况下,选择文学批评的对象首先就成了问题。另外,从某种程度而言,网络传播的消费性、娱乐性和虚拟性导致人们的文化品位下降,使人热衷于对个人利益得失、享受优劣的计较和关切,淡化了对整体人类社会和个人生命意义的关怀,失去了文化的、历史的、生命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和文化自绝的迹象。网络传播的这种特性对于网络文学批评文本的内容选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传统文学批评一向是以经典、深刻、意义深远等作为批评文本的选择标准的,而网络的大众化、趣味至上的特性使经典边缘化,通俗中心化。以往的经典作家作品在网络当中很少得到关注,而背离经典,趋于趣味与通俗,甚至黄色下流的边缘作品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哪些人是好的作家,什么才是好作品,已经不由批评权成们说了算,网络世界自有一套评判体系。
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也消解了文学批评的精英意识,改变了批评的基本方式。传统的文学批评因其教导性、启蒙性,从而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的专业批评模式。网络文学批评的大众化,不仅改写了传统意义上的批评主体,而且批评由居高的位置下移,使创作和欣赏处在同样的地位上。“启蒙与教导”的意识没有了,既然人人得以参与,文学批评开始向原始的口头批评回归。纵情于表达自己,放任自我,旨在于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简短的直感式的“灌水”和“板砖”成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常见形式。批评基本不需要长篇大论,要的是即时跟帖。传统的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事后批评的形式已经落后,在线评论的特性使得批评形式活泼短小,一句话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有的甚至于不用评论作品如何,只是嘘寒问暖或肆意地笑谑也自成一派。特定的长度,充分口语化、生活化的形式,新颖独特或幽默有趣,甚或粗俗、“无意义”,就成了网络文学批评所能归纳出来的特征。
受“趣味中心主义”的影响,网络文学批评一方面避开传统、正统或权威认定的神圣、崇高的作品,依据自己的快感和兴趣选择非崇高、非神圣的,所谓“通俗”的,乃至“浅薄”的作品作为批评对象。另一方面在批评的角度、兴趣的中心,或是批评的方式上,也与传统的文学批评不同。网络文学批评大都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生活经验乃至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情绪而进行评判,而不理会各种思想的、政治的、历史的、逻辑的、美学的乃至真实的传统批评准则。网络文学批评的范围与传统批评相比较实在是大为扩展了,比如把批评的视角扩大到作家的婚姻生活、逸闻趣事,但以往严肃深刻以作品为中心的主题文学批评在网络当中却很少受人关注。
可以看到,在网络文学批评中,传统的批评标准仍然存在。但是由于传统批评的权威地位被消解,由于新旧不同的批评标准的共在造成自说自话,众声喧哗。我们突然发现网络文学批评在迫不及待地抛弃过去的时候,尚未构建起新的批评秩序。
四、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的自由与困境
文学源于人类对自由理想的渴望,自由则是互联网的精神表征。因而,“自由”成为文学与网络灵犀互通的桥梁,是艺术与电子媒介结缘的精神纽带。传统的文学批评可以名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批评家们总是试图摆脱种种来自外界的干扰(政治的、权利的、法律的等等),以争取到德里达名之为“可以讲述一切”的权利,取得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自由。传统媒介时代对于文字自由的这种要求,有时甚至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够实现,而且至今并没有达到人们理想的境界,但这种要求在网络媒介时代却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由网络虚拟空间形成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实时性和匿名性特征,使人们获得了“媒体自由和话语权的解放”。网络文学最核心的人文本性就在于它的自由性。网络解放了以往艺术创作中的某些不自由,为文学舒展自我提供了理想的精神空间。网络文学批评与人类社会已出现的各种文学批评形式相比,是最自由、最民主的批评。人们聚集在“赛博广场”的空间里,尽情地展现,喧哗,喊叫。日常生活中束缚人们的种种宗教的、政治的、道德的律条暂时可以放下,人们也不再有身份、地位、等级。自由写作已经不再是问题,任何人可以用任何方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
绪和感受。在互联网的自由空间里发表文学评论不必考虑任何的压力,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真实思想的权利;没有权威,没有限制,也没有必须服从的规范;人们的欣赏与反感、喜欢与厌恶、称颂与谩骂等都可以不加修饰地直接表达出来。因而有网民这样表示:“网络成为另一个世界,纯粹精神的世界……在IT的掩护下,你多多少少可以说些你想说的话,而不用挖个坑埋起来……你也终于能够发言,有人能倾听你的话语,话语的世界终于给了每个人平等的机会,而这一次将不再靠金钱、权利、地位。”
以2006 2008年的轰动网络的众人齐评“赵丽华诗歌事件”为例:这被认为是网络时代参与者最多的一次文学事件,也是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新诗运动以来的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从2006年9月13日开始,一个叫“梨花教”的ID,在天涯社区的娱乐八卦论坛,发出一个题为“在教主赵丽华的英明领导下,‘梨花教隆重成立”的主帖。帖子粘贴了赵丽华2002年之前的一些短诗作品,配上“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家一级女诗人”的标签到处转贴。有关回复不计其数,最终使得赵丽华红遍天涯,红上各大门户网站,并且进入寻常百姓家……不过三四天时间,就制造出了几十万人齐写“梨花体”,百万人齐评“梨花体”的壮观场面。人们以网络为主要基地,竞相表达自己的观点,掀起了阅读和评论的高潮,时间前后持续两年之久。在传统媒介中占据着权威位置的主流诗人,在网络媒介中却被如此多的大众怀疑,质问,讥讽,这本身就表现出传统文学批评中所未有过的自由、开放特质。
但是,“网络上的生存是一种没有重量的生存”这句话用来描述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在无约束的自由后面临的困境非常合适。惟其过于自由,文学批评变得没有承担。人们由传统的阵地来到这自由的国度中,显然有些眩晕,找不着北了。今天的网络文学批评当中,那些无名的,无约束的,无规范的,无技巧的,无责任的写作,以狂欢的方式浪潮般地涌向网络。网络在成为人人都可以进出的公共场所之后,网络文学批评也让传统的读者大开眼界,大吃一惊:有肆意诋毁、泄愤的,有寻求刺激的,有哗众取宠唯恐不够搞笑的,也有冷口冷面摆出酷状的……传统的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专业化的文学批评在网络中鲜觅踪迹。批评的尺度与规范的缺失导致网络文学批评在某些时候沦为自说白话甚至是胡言乱语。从百万人齐评“梨花体”可以看到,许多批评完全属于肆意的笑谑,用语随心所欲且不时有粗俗表述,甚至出现无意义的攻讦,这显然背离了文学批评的原旨。
这时,我们对网络文学批评过度的自由产生了怀疑:因为没有任何规则和尺度的自由只能走向混乱和无序,文学批评如果丧失了对精神价值的关注和对美学趣味的追求,还能称之为批评吗?
五、网络环境中文学批评亟需新尺度
“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起一种新的尺度”。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在彻底地改造我们,它们对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各方面影响是如此普遍深入,以至我们的一切都与之接触,受其影响,并且为其改变。从今天网络媒介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上看,我们不得不佩服麦克卢汉的先见。
正是由于网络媒介权利的无限扩张和无限自由,使得人们在文学批评中刻意强调自身,以及追求在巨大的传播活动中的观赏性,因为只有不断满足网络传媒的意识形态利益,适应大众传媒的技术性要求,文学批评才会被纳入传媒制度的保护之下,并被赋之以“意义”。因此,传统的力图保持精神深度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在网络中并不受人认同。但是,极力附和庸常的网络文学批评显然背离了文学批评的原旨。
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批评的技术问题,显而易见,所有以上为网络文学批评提出的问题可都归结到网络媒介影响下的新的文学批评标准建立的问题。既有的文学批评准则已经显现出对网络文学的不适应,文学的秩序和关于文学的预设都被打破了。“什么是文学”,“如何开展文学批评”,这一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又被重新突出。鉴于文学作为人类生存精神指标的特性,所以,构建新的网络媒介时代的文学观、批评尺度不仅仅是文学的问题,也是新的传媒时代中的一个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J].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1):131-139.
[2]本报记者.网络写作人人平等[N].新京报·书评周刊,2008-07-26(c01).
[3]本报记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学话题研讨会[N].华商晨报·读书版,2008-10-29(c23).
[4]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M].赵兴国,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
[5]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4:44.
[6]刘学红.网上江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1
[7]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24.
[8]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
(责任编辑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