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以他冷峻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不论是那些挣扎在黑暗社会底层的平凡而又不幸的人们,还是眼见得社会吃人的种种现实却无力改变一切的有一定进步思想的清醒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孤独,还有这孤独中蕴含的深深的悲凉。那么,鲁迅笔下有哪几种孤独者形象呢?
一种是孤独的卑微者。《祝福》里的祥林嫂嫁过两次人,却从来没有被当作“人”尊重过。第一次的丈夫比她小十岁,况且早逝,加上有个严厉的婆婆,很难说祥林嫂曾经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幸福。她逃到鲁镇,“整天的做”“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但竟然“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丈夫的去世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悲伤,她在婚姻中的价值,也不过是个可供利用的劳动力而已。第二次婚姻也是这样,她只是一个被卖的商品,与一个不认识的男人过日子。再次守寡对她也没有多大的打击,而唯一的儿子的惨死却使她短暂的因为舐犊之情而温热的心灵再次跌进无尽痛苦的深渊。爱与被爱的寄托,已经在祥林嫂的心灵里彻底成为空白。
一种是孤独的哀伤者。寡居的单四嫂子与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是她辛苦劳作的根本动力,是她苍白生活的唯一安慰和寄托。可是,儿子在她的焦虑恐惧和无助中黯然夭折,没有人在意她心底巨大的苦痛。《明天》里作者反复写到这个不幸的女人内心寂寞无助地心灵挣扎:“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她心里计算:不过是罢了,这些事都是梦。”
“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她,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她,叫她喘气不得。”独自在阴沉的漫漫长夜里,在静得怕人的屋里一点一点回想儿子生前的种种乖巧,没有人给她一丁点的安慰和希望。但是心灵的挣扎终究是徒劳的,痛苦撕咬得滴血的伤口无法用语言表达:“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一种是孤独的诉求者。在失去爱子的巨大打击中,祥林嫂本能地通过诉求来寻找心灵的安慰。作为母亲,她一遍遍把儿子的不幸、把自己的悔恨自责袒露给鲁镇的女人们听,希冀从这些同样是女人、是母亲的身边人中得到些许的同情,同时,别人的关注也多少满足了她存在的意义。可是,鲁镇人在滴了几滴廉价的眼泪,好奇心稍稍得到满足之后,回馈给她的却是更多的厌烦和鄙弃,祥林嫂重又跌入孤独的苦痛中:“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看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想做人而不得,想做奴隶依然被拒绝,这给了祥林嫂致命的打击。捐门槛是她想要被环境接纳的诉求,可是,“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的断喝彻底把她拒绝在“人”的大门之外。祥林嫂就这样被世界一步步抛弃,除了死亡,她别无活路。
孔乙己也是这样,他以穿长衫的文化人自居而看不起短衣帮,这注定了他不能融入周围社会的孤独的一生。在热闹的酒店中,他只是众人取笑的中心,没有人在意他的辩解,更不拿他可怜的自尊当回事。即便是老实巴交的小伙计“我”,对他的主动搭话也是“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虽然活着,却完全被遗忘。他死了也便死了,没有人在意。
一种是孤独的清醒者。《药》里的夏瑜是孤独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不独红眼睛阿义不懂革命的意义,他的亲人同样不理解他。亲叔叔告发他,不惜把他送上断头台,母亲不理解他,为他的死而羞愧。一句“可怜,可怜”包含多少对愚昧民众无奈的叹息。在《祝福》和《故乡》里的“我”也都是孤独的,作为读过书,见过世面的文化人,“我”对这个不合理的世界是不满的,但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在迷茫中只觉得对话的隔膜,面对闰土的呆滞的和杨二嫂的伶俐都只有无语以对。《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也是孤独的典型。对这个麻木的社会深深的绝望,使他“对人爱理不理的”,成为众人眼中十足的“异类”。其实他心里滚动着热烈的爱和希望,对没有血缘的祖母,对房东的孩子,对照顾过祖母的女工,他的爱清醒到极致反而显得不同流俗。可是,最终,受大人教唆的小孩子们也远离了他,“连我的东西也不要吃了”。他的死不如说是一个孤独者自我选择的灵魂的安息。还有《狂人日记》里的“狂人”,更是一个孤独至极的清醒者。
在这些小说里,我们发现,孤独是寒冬的阴冷,是深秋的肃杀;孤独是浓黑的夜,也是无望的晨。孤独是人对人的阻隔,也是心与心的冷漠。在这些孤独者的身后,是一张密密的浓黑的网,织成这网的,便是那落后的反动的时代和那时代中麻木的心灵。
在这些孤独者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记念刘和珍君》)的深刻思想。鲁迅就是那个时代中一个清醒的孤独者,“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在这孤独悲凉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一腔热血,看到了他对民族、对民众深沉的大爱。
黄晓娇,语文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本文编校:郑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