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获得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溯源,掌握知识的动力。笔者认为,在课堂提问设计中,我们不仅要讲求目的性,而且更要讲究启发性、艺术性和预见性。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设计的启发性、艺术性和预见性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问题缺乏启发性而致。在教学中,也要避免那种为问而问,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应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一段写刘和珍和张静淑遇难经过的文字:“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这段文字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①子弹是从刘和珍的背后打来的,说明了什么?(背后,在学生退出去的时候开了枪,说明反动派的卑劣、无耻。)②为什么要强调“其一是手枪”?(这是有预谋、有组织的枪杀。)
二.要有艺术性
教师在提问设计中应努力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一要严密。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提问必须严谨科学。做到在语言设计和运用上精心思索,巧妙安排,体现教师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技巧,使课堂提问成为运用语言的课堂艺术。要求教师在问题确定之后斟字酌句,使设计的提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力求问得清楚、通俗、简练。
二要新颖。教师设计提问时,必须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使学生产生研究的兴味。
三要灵活。教学提问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教学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分,有特指式提问、泛指式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自答式提问等。根据教学提问的内容结构分,可将提问分为总分式提问、台阶式提问、连环式提问、插入式提问等。根据教学提问的具体方式分,可将提问分为直问和曲问、正问和逆问、单问和复问、快问和慢问等。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提问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
三.要有预见性
提问要注意问哪些问题,提问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等,应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地说,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对答问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应有充分的估计,并且事先想好应对的措施。在课堂提问中,往往会出现下列情形:①学生一声不吭。②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③回答虽没有错误,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距离。教师应事先作好准备:或设计一些变通性的提问,或设计一些辅助性的问题,或设计有关提示。以保证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偏离轨道,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熟悉教材,把握知识点传授的正确性与难易程度,在编制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无从下手。有时为了减小问题的难度,教师可采用分解法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
3.考虑是否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问要面向全体。对教师来说,教室里不应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老师的教诲。尽可能少一点指名答问,让学生举手回答,认真听完学生的回答。对个别后进生,在提问中,教师要优先照顾,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提问中发挥每个学生内动力的作用呢?一是要引导每一个学生去积极探求真理。一个出色的教师,不是指点他的学生入住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的学生去“砌砖”,同他一起如何建造“大厦”。聪明的教师不直接向学生去奉献真理,而是引导他们去探求真理。二是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发现新的天地,创造新的境界,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三是要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创新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那些无意有意压抑学生发表创新见解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有善问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把学生带入思潮如海的灵活思维的新境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何丽娟,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本文编校: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