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设计、点滴积累

2009-07-13 09:41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探讨语文教学

李 媛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时间和课程资源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发挥语文课堂应有的作用,这正是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本文从预习、自读课文学习和课后练习的布置三个方面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学能力;探讨。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这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关键。

“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时间非常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点不如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不止是在课堂上,在课外也能够自觉自愿的学习。中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才能为他们今后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时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尝试,我认为可以使用这几种方法。

一、通过合理布置预习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教师授课前学生必须做的功课;预习新课,是学生对新课文的一个整体感知和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很多中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也不够,认为即便不去预习,老师也会详尽的讲解。其实这是一种偷懒的思想在作祟。要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提高预习效果,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设定预习。一是设定合理的预习目标,就像学习目标一样,预习目标的设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既要明确又要贴合语文教学实际,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难点上,而不是在细枝末节上耽误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具体的设定预习目标。例如初中强调对生字词的掌握,布置预习的时候也要突出字词这个重点,可以让学生通过看注释和查阅字典,让学生把生字词整理在笔记本上。除此之外,如果是文言文,则勾出重点字词让学生通过工具书查阅字义,对于比较简单的文言文,可以先让学生翻译在预习本上,遇到疑难句子不会翻译的,就勾画下来,上课的时候拿出来与同学和老师讨论解决。如果是议论文,就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找出论点、论据和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等。如果是说明文,预习作业就让学生找出说明的中心,并在预习本上记下预习笔记和疑难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预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也带着疑问,更带着期待走进课堂,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要在课堂上对设置的预习作业进行及时检查,在讲授新课时对于预习目标要有针对性的提问,奖勤罚懒,督

促学生认真对待预习。

二、利用自读课文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很多自读课文,大部分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材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自读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思路。在自读之前应提示学生从哪些方面着手、自读中应重点解决哪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同时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处理同类文本,学会阅读,能迅速的在文本中找到有效信息,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其次是把自读课文当成教读课文,让学生登台授课。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改变老师永远站在讲台授课、学生坐在台下被动接受的模式。课前让几位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像老师备课一样,一人准备一个部分的内容讲授,然后让全班同学参与评价,说一说谁讲的最好,好在哪里?你能不能采用更好更快的方法来解读课文?在活动中,老师将舞台让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导,学习的主体,由于授课的是学生,评价的也是学生,能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会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在常规教学的顺利开展之下,多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自我比较,能看到别人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进行借鉴,促进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三、坚持布置课后练习、制定读书计划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后,教师要坚持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后练习,督促学生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语文作业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人文性,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让学生查找有关的资料或者写与文章体裁相同的作文,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发散性的、有深度的、需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下来作答,课上交流。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一方面巩固了课文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己去探究课文,提出问题,发展创造性思维。慢慢的让学生养成课后复习、质疑的学习习惯,这也是一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免不了要让学生多读多练,教师应该在课后引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业负担,适当地安排学生读好书,读一些对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有利的好书,好的书籍能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尤其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名著是一种很好的情感体验,但是中学生大多都缺乏自主学习性,所以教师合理的安排读书计划,并定期以各种方式进行检查,能督促他们进行课外学习,也能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养成读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时代所需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不断的进行课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近年来也比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和“学”本是统一的,“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转变观念,充分的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学习,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探讨语文教学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