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芹
摘要:提起作文,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说不完的难处,道不完的“怨气”。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作文又是语文学习中绕不开的火焰山。本文就如何让学生乐于动笔、善于表达,写出合乎规范的文章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培养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可在实际教学中却有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面露难色、心生畏惧,写出来的作文东拼西凑,言之无味,毫无情感可言。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敢于写、乐于写,从写作中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享受到作文的喜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促进观察,培养写作兴趣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可见,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热爱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写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才会体验到写作之快乐、写作之乐趣。
我在教学中经常开放课堂空间,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积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来体验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我要求学生抓住重点、抓住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留心观察、认真体验,让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变生活为写作的源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在用心观察、丰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小随笔、小练笔、日记等形式,让学生及时用几句话或几段话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一开始,教者可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提出小随笔、小练笔的要求。如:“春姑娘来到了人间,给人间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认真观察一下形状,品尝一下它的味道,写几句话。”通过有目的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细心观察的方法,然后逐步让学生自主观察、自我体验。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的方法,发现生活原来是这样五彩斑斓。在写作时他就会觉得不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话要说,慢慢地有了写作的兴趣,并逐渐克服写作的为难情绪。
二、引导学生习惯阅读、积累材料,激起写作兴趣
现在的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每天来往于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之间,生活以学习为主,写起作文来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多积累写作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作文来才能左右逢源、如有神助。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教师应引导学生精读材料及与之配套的读物,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报并指导学生把认为好的内容、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东西分门别类地记下来,方便以后查找。在课外阅读的同时还可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写下自己阅读后真实的感想与感受。只要是发自内心,有感而发,不管是三言两语,还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阅读,学生一方面养成了良好的
读书习惯,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另一方面丰富了作文知识,激起了写作兴趣。
三、丰富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们亲身经历的事物比其它任何事物都要使他们感到亲切,更容易染上感情色彩。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参与力所能及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等,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现实生活。
活动的组织要注意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尽可能多开展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的活动。如“到大自然中找春天”“有趣的词语接龙”“帮助孤寡老人”“给广告牌找茬”等,让每个学生都乐在其中。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同学的表现以及认真体验活动中的感受。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及时交流,说感想、说体会、说心得。实践证明,学生对课外活动充满兴趣,积极性极高。多样的活动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
活,又使他们得到了充实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写起文章来就很容易表达真情实感。
四、注重作文教学面批,培养学生写作信心
周一贯教师认为:“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着作者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写作知识和技巧,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得技巧的过程。有的学生满肚子的话,可一到写作,作品总是干巴巴、短撅撅。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与学生面批谈心的方法。谈家庭情况消除戒心,谈理想前途激发信心;让学生看其他同学的同题作文,寻找差异;让学生谈心中感受,比较口语与书面语的异同,找到灵感后,再进行写作,发现其进步后,大加赞赏;看到不足时,适当点拨……用耐心培养细心,用爱心培养信心,让笨口开窍,让石头成金,让秃笔绽放异彩。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爱学、乐学的情境,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为“我要作文”,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