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角色,提高素质

2009-06-29 02:50陈建法
考试周刊 2009年39期
关键词:教师应新课标高中语文

陈建法

摘要: 在新课标推行的环境下,本文作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联系教学实际,分析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迅速转换角色,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师转换角色提高素质

当前,全国正全面地推广实施语文新课标准,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新型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有关新课标语文教学的各种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纷纷推出,令人目不暇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从,要抓住本质,结合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多方位、立体式、系统化地开展语文教学教改工作。因此,语文教师应树立新课标的理念,重新审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转换角色,提高素质,不断地改善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流程,务求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大多数教师实行的模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技能,发展智力,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陶冶道德品质。整个教学过程就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的“单边活动”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只有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起来,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做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由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向“双边互动”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转换角色,准确定位,否则新课改只能流于形式,不彻底。

1.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权威,“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常常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更缺乏双边的互动与合作,语文课堂是“鸦雀无声”的,很平静,教师也缺乏激情。教师也乐此不疲,三年一轮回,旧教材,旧教案,旧知识点,旧疑问,统统重复演绎给“新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应付高考,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新课标”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新课标”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和一大亮点。

合作学习是语文新课际中着力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现在的高中学生思维已经成熟,往往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不再是“人云亦云”的小学生。所以,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尽快改变自身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因此,教师需要真正地“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再以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胆怯和畏惧,活跃思维,发展自我。

与我们的课堂相比,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比较活跃,很轻松,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得很少,大部分的时间是由学生支配,大家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质疑、争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互动性非常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空间,营造学生自主活动的教学氛围,尽量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感悟,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探究,并让学生更多地互动起来,多交流、多讨论,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锻炼思维,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碧海蓝天。

2.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是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或情景来组织课堂,缺乏灵活性,更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只是一味地要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或探究,使得学生很少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索求知识。虽然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但是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却被削弱了。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这就有了相悖的地方。因为过于强调目的性,就削弱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教育家昆体良所说:“你所完成的不是一把刀子的职责,而是一块磨刀石的职责。”因此,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欲望的目的,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叶圣陶老先生告诉我们:“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与,在相机诱导。”学生在对一定问题情景进行探索时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进而会主动向教师提问,这时教师不应敷衍了事,岔开回到自己所定的问题上去,以固定他们的思维,而应抓住时机,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究得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获得信息。

高中语文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要明确学习与思维的关系。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而思维的过程对于高中学生更为重要。在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其次是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诱导,重探索。学生就如同路人,教师只能指给他们方向而不能抱着他们走路,更不能越俎代庖。此外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应重讨论、重答问,不能搞单向传递,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他们主动探索知识。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如果教师的角色定好位,新课标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良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态。然而,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讲,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不是一夕之功,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如人文素质、情感素质、心理素质和观察应变能力等。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新课标的实施者,新课标实施中的诸多问题不仅仅是转换个角色就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应随时对自己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进行补缺,逐渐完善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应提高以下几个基本素质。

1.具备丰富的人文素质。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文素质,这是新课改顺利推行的基础。因为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新课程的“新,就体现在“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知、情、意、能的健全和完善为发展之本。那么,语文教师也应该把新课标的这个人文起点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除了具备人文精神外,语文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搞好语文教学。不合理的知识结构会使教学如井底之蛙,又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既深且宽的T式结构,高中语文教师既要有横向知识,又要有纵向知识。但现实表明,现阶段有些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面还是很狭窄的,凡是教学中涉及的文学以外的或更加深入的内容,教师无论从主观出发还是从客观出发,其结果都免不了“敬而远之”,这无疑剥夺了学生接受文化的权利与机会。这样的教师是不能满足新课标教学要求的,也是不被学生欢迎的教师。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就会使语文教学舍本求末,如无源之水,抱残守缺。“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永远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挖掘汉语言文字的民族内涵、品味文学作品的民族精神的能力。

2.具备积极的情感素质。

情感是人们由感受所引起的较为强烈的心理反应,也就是对外界环境、事物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如愤怒、喜悦、高兴、爱慕、恐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中不仅有动力作用,而且有消除疲劳、激活创造力的作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能使学习的主体乐此不疲,而且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需要情感,丰富的情感是语文教师的生命。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师只有以这样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才不愧对“教师”的称号。

现阶段一部分教师缺乏对事业、对学生的一片热诚与真诚,因而不能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没有情感的教师等于自己给自己筑了一堵墙,使得学生无法“亲其师,信其道”,使得教学气氛不够和谐融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情感平淡,缺少激情,教学呆板,无论是教句读篇章还是教诗词曲赋,都用同一张面孔、同一种腔调,这样,无论他知识有多渊博,挖掘有多深刻,都不会营造合理的教学气氛,只会导致学生情感平淡,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3.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健康的心理。许多教师偏爱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而对成绩差、表现差的则带有一定的歧视,在教学过程中常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到他们,使一些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的人格的健康发展。

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结构是多项的,每一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具备以上几种重要素质外,语文教师还要有敏捷的观察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善于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观察学生的差异性所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人才。所以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高中语文教师要适时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提高自身素质,创新高中语文教法,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允.新课程“新”在何处.教育发展研究,2001,(9).

[2]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3]王颖生.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现代语文,2007,(7).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新课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