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亚
随着语文课堂的返璞归真,随着阅读教学走向本真,“让课堂多一点语文的味道”的呼唤愈加强烈,这让我们仍然可以在常态课堂中享受到阵阵的语文味。
一、 语文味,漫溯在品词析字中
字词是构成一篇课文的基本单位。因此,品词析字是学生阅读文本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阅读的语文味就可以在品词析字中体现。笔者在执教《特殊的葬礼》一文时,是这样进行揭题导入的:
师:(上课伊始,即板书生字“葬”)今天,首先让我们学习一个生字,齐读“葬”字。
师:猜想一下,“葬”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与“死”有关吧。
生:把死去的人埋进土里。
师:为什么你们这么猜想“葬”的意思呢?
生:因为这个字中间含有“死”这个字。
师:猜得有道理。查字典,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吧!
(学生查字典)
生:“葬”的意思是:掩埋死者的遗体。
师:(教师补充板书:“礼”)再想一想,“葬礼”是什么意思?
生:为死去的人举行的安葬仪式。
师: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特殊的葬礼》。
师:读完文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谁举行“葬礼”?
生:这个葬礼“特殊”在哪里?
生:在哪儿举行的葬礼?
生:哪些人参加了葬礼?
这样的揭题导入方式让课堂充满了“语文味”,教者层层深入地揭示文题,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同时,“葬”字的教学运用了字理识字,学生先放胆“猜想”,在学生对“葬”字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再去查字典,让学生逐步养成既要使用字典这一“拐杖”,又不一味地依赖“拐杖”的学习品质。这一设计在知识的逐层构建过程中使学生自然“生疑”,并给学生以充分“质疑”的时间,这样的教学因为贴近学生,所以学生乐学,是原汁原味的语文学习。
教材是阅读对话的载体,更是语文味散发的源点。《北大荒的秋天》一文语言生动,词汇丰富。鉴于此,教者将文中的优美词句打乱重组,并以“组”为单位逐条出示,让学生进行组块式词语学习。学生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既发展了言语思维,培植了言语智慧,又为即将与文本展开的对话扫清了阅读的障碍。这样打乱重组的过程,改变了以往词语学习“读→写→查”的固有、单一的模式,直指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内核,自然会“蒸腾”起阵阵语文味。
二、 语文味,漫溯在品读感悟中
感知文本内容,体悟文本情感,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品读感悟文本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阅读历程的有效性。因此,语文学习的路径必须坚持根植于文本之中,坚持以品味文本的语言为依托,引领学生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中经历一个来回,进而有所感,有所悟,有所习得。
“说不出,但却可以不时地触摸得到”是语文味的显著特征。在《特殊的葬礼》一文第3自然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把静止的文字“活化”成动态的画面,教者让学生体会“雄伟壮观”,随后让学生找出“从哪些语句感受到雄伟壮观”?使昔日大瀑布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并形成意象。在处理课文第5自然段“今天的瀑布”这一环节时,当学生对大瀑布产生“痛心、震惊、难受”等一系列的感受后,教者让学生带着这些初步的感受再次走进文本之中,圈画出相关的词句,然后品读、感悟。学生的思维在文本之中经历了一个来回以后,对大瀑布的感受就更加深厚了,大瀑布的今昔对比也就更加强烈,学生学得更加扎实有效。
在执教《爱如茉莉》时,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品读感悟:
师:细节中流淌真情。轻声地读一读,你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又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生:“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妈妈很关心爸爸。
生:“虚弱”这个词语也能说明妈妈深爱着爸爸。虽然妈妈的身体很虚弱,但是她仍然想着出差刚回来的爸爸。
师:你很会读书,能从一个词语中读出这样的真情来,你已经把这一种爱浓缩到一个词语之中了。
生: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而是“直奔医院”。从这儿可以看出爸爸对妈妈的爱。
生:“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这句话也能看出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读书还要学会把静止的文字读活,学会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从“直奔”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爸爸满头大汗地向医院奔跑的样子。
师:这镜头你在生活中未必遇见过,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从这一幅幅想象的画面中,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感受到,此时爸爸的心中只有妈妈。
生:我感受到了爸爸对妈妈深深的爱。
在阅读的过程中品读感悟,让学生围绕“直奔”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对话,原本孤立、静止的一个词语一下子站立、鲜活起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了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产生了良好的语像感。阅读对话就在如此的驻足想象中回归了本色,充盈着生活的情趣和语文的味道。引领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征途中驻足、回味、推敲、顿悟,进而读懂文本,感悟道理,直至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这样的品读感悟的过程一定充满着语文味,这样品读感悟的历程必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三、 语文味,漫溯在拓展延读中
许多文章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不论是教师在解读教材,还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直接的对话,有时候会需要引用文本以外的一些资料加以辅助,这些资料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图片式的,也可以是动态的视频。但是,不论是怎样的资料补充,我们都应该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应该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阅读的障碍,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在时间上还要做到“适可而止”,不能“喧宾夺主”。
一位教师在《特殊的葬礼》一文的教学中,因为明确“拓展延读”的目的,所以课堂中文本以外资料的补充就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位老师对瀑布的“流量”这个词语情有独钟,花了近2分钟的时间介绍大瀑布“流量”这个资料:“塞特凯达斯瀑布每秒钟有10000立方米的水……在三十公里外,瀑布的声音还清晰可见。”出示这段资料以后,教师还不罢休,又通过打比方的方式,告诉学生:“每秒钟10000立方米的流量”可以在八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把玄武湖灌满;“三十公里外”相当于在南京的新街口,仍然能清晰地听清楚在栖霞山脚下传来的声音。如此的“拓展”不但没有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反而把资料中两个原本很“冷”的数字与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勾连,使资料一下子鲜活起来。这样的“拓展延读”是在为学生的品读文本服务,是充满语文味的拓展延读,是真正有价值的拓展延读。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