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的形成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2009-06-21 01:48王玉娥邓丽丽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教学情境小学

王玉娥 邓丽丽

[关键词] 教学情境 小学 音乐课堂教学

一、在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形成教学情境,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堂教学中,从某一方面切入,让学生或观察或回忆、或模拟生活现象。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体会音乐来源于生活这一真谛。例如:小狗在受到追赶时就发出汪汪汪汪的叫声,形成XXXX密集的十六分节奏,小鸭在走路时会发出嘎、嘎的X•X的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学生们不但在模仿狗叫声、鸭叫声中感觉到生活的气息,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准确的掌握了各种节奏的打法。他们的感觉被调动起来,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必然并行于课堂学习之中。

二、在多媒体课件图画的再现中形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课件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这样教学更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为歌曲配上活动的画面,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形象,产生学习的热情。如教学《小雨沙沙》时用一套种子发育过程的拟人化多媒体课件,通过屏幕,学生看到了一颗沉睡 的种子,在细雨的不断滋润下,慢慢长出了根,进而发了芽,最后破土而出的全过程。自始至终歌曲伴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婉转。学生仿佛也变成了一颗颗小种子,喝水、生根、发芽、出土……他们的动作是那样的逼真可爱,他们的神态是那样的专注而投入。歌曲结束了,他们还沉浸在无声的音乐之中。学习音乐的热情充满着整个音乐课堂。

三、在范唱、表演中形成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新歌学唱前,教师的范唱起着扣开学生心扉的作用,声情并茂的范唱能直接开启学生“我要学唱”的情怀,并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如再教唱《小雨沙沙》这首歌曲中,通过有感情的范唱,伴上学生的动作表演,准确地刻画了小种子大口大口的喝着雨水的情景,将小种子攒足力气,向上拱土的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当再次范唱时学生便会情不自禁的投入到歌曲的学唱情境中,用自己的动作尽情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此而产生强烈的感情,会给歌唱带来更美的意蕴, 从而更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

四、在语言描述中形成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无穷想象

如欣赏《乒乓变奏曲》时,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其想象的情景,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个学生是这样描述的:在操场的一角,学生们在进行乒乓比赛,围观的同学在为他们加油助威,乒乓球台上的球飞来飞去,你推我挡异常激烈,加油声此起彼伏,最后同学甲终于胜利了,同学们欢呼雀涌向他祝贺。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无穷的想象蕴含了无尽的创造,语言的描述无疑加深了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正如新课标中指出的那样:作为教师要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实践证明,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活泼的形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音乐美的体验的同时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教学情境小学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探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音乐教学理念
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探索